APP下载

重拾语文真味找回华夏墨韵

2017-07-25吕刚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融合

吕刚

摘 要:语文不仅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积淀。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融合

中国的语言与文字中蕴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历经了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仍旧有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内涵渗透到语文教材之中,让中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让每个学生不但能学到语文的“真”,还能够品到传统文化的“韵”。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

初中语文的阅读课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种课型。文言文就如同我国国粹国画和京剧一般,任岁月洗涤,仍旧保留着有序而和谐的韵味,一字一眼之间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语文教育者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突显出来。如在学习《人琴俱亡》一课时,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怎样读懂文章的寓意?怎样读透作者表达的思想?教师可以进行启发:文中王子猷对其弟的情谊从哪几句话中体现出来?请学生标记出并阐明理由;结合自己对“悌”的理解,请学生谈一谈“什么是手足之情”。两个问题先是让学生关注本文的重点,然后是从文章到文化进行过渡与延伸。过渡,是将课文与学生之间的时间差缩短;延伸则是从文章中的“孝悌”延伸到“手足之情”,从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实生活。在学生对“悌”进行理解时,教师可以做此引导:从字面来看“悌”是指弟弟对兄长的敬重和爱戴,但现实中“悌”是指姐妹兄弟之间的互相关爱,这是古代儒家提出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它彰显的是人性美、人情美和人伦美。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与姐妹兄弟之间有没有互相关爱的情景和事情,请他们通过一些典型的细节,如动作、语言或者是神情等进行讲述。最后再回过头来“活读”此文,用故事的方式重述原文,加深他们对“孝悌”“情谊”的理解与认识。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经典教学”的融合

经典名著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习经典名著的过程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施“经典教学”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与渗透。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选自中国经典名著《水浒传》的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分三步实施教学:先是帮助學生积累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向学生介绍作品内容、背景、作者的艺术成就与艺术风格等,这些可以以教材为主,教师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进行精彩片段的读与分析,向学生展现文化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鲁达”这个主人公表现出的形象特点和精神风貌,很多学生总结出了“侠义之风”“扶危济贫”“打抱不平”等特点。再次,则是让学生客观地审视和反思传统文化,哪些是应该传承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最后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与英雄主义与西方文化所提倡的“民主自由”主义之间的差别在哪里?这样具有深度的反思,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故事情节的了解上,而是让他们学会“跳出”传统文化对待经典名著,帮助他们建立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

2001年,南京考生蒋昕捷的一篇《赤兔之死》文言文作文获了60分高分,这让很多教师感到惊喜之余,也意识到新时期的青少年已经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怎样写”尚有一定之规,但“写什么”的空间选择很大,教师可从这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熏染。如在进行写人记事的写作训练时,教师以“美好的心情”为题,让学生先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即先想想自己什么时候心情格外美好,记录下来,再去想如何落笔。刚开始学生的重点放在“收到了一个礼物”“满足了一个愿望”等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事情上,这时教师将话题巧妙引入到“与帮助别人、孝敬父母或者是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了某种成功相比,哪种心情更加愉悦和美好”上,学生的思维开始发生转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文言文写作训练。如让学生注重对诗文名句进行积累,写作时让学生将平时收集的诗句罗列出来,尝试着引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题目上多以“爱国”“思乡”“送别”等为主。

总之,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不是文化复古,而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要用清醒的头脑为学生传递出最具文化内涵的知识,彰显语文真味,找回华夏墨韵,借语文之势,为中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炫丽篇章。

参考文献:

[1]刘甜甜.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6(12).

[2]刘莉.试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读写算:教师版,2016(34).

猜你喜欢

传承传统文化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