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7-07-25马明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马明艳

(沧州市运河区实验小学,河北沧州,061000)

摘 要:因為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教师都有了深刻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结果,是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的标准。现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以前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都是在课本中学到的。不过,这是判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到现实的有效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改革

一、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随着在新课标的改革实验中,教育改革的施行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教师需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教师要在现代生活教学中运用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在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变能够顺利的进行,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能够很快得以建立了。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体会到课堂教育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着。并且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而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轻松地学习氛围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并且研究发现,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状态时,学习的效率会更加的高。

教师在教学中默默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清楚地发现教师的教学也很不容易,学生也会体谅教师,并且由此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教师需要做到以平等,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引导方式可以起到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的作用。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多鼓励学生面对难题时,要敢于勇往直前,不退缩大胆的挑战困难。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在教师能够耐心的去给学生讲解新知识时,并且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真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轻而易举的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

举个例子,自古以来,一般教师都会很喜欢理解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生也很喜欢和蔼和亲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够保持好多年乃至学生的一生,这就叫做“恩师”。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找到相处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师生之间长期相处形成的默契。在现实中,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

二、引入生活化的学习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具体的说,数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教师在演讲《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首先问学生:“每逢过佳节的时候,大人都喜欢用什么来庆祝节日?”学生会立刻反映想到酒,“那同学们是否酒的酒精度数是怎样表示呢”“是百分数。”“那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类似的表示方法?”用这种谈话的方式引入百分数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既独特又新颖,而且很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顺其自然的认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入的很自然又贴近生活,为了学习新的知识,营造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又比如有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去西湖旅游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喜欢,到西湖玩坐公交车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可是现在教师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三十个人想去西湖玩,每辆公交车限乘只能做十人,需要租多少辆公交车?大家需要先分析理解题意,然后帮老师解决。”

生:限乘十人,就是说每辆车最多只能坐十人,坐多了就会有危险。

生:三十人,就是说可以分成三组,每组十人。

师:好!同学们是怎么想的?

生:共有三十人,每组十人一辆车,求需要租几辆车,就是看三十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十就租几辆车。

师:大家说的很对,就像同学说的,三十里面有三个十,就租三辆车。

案例分析: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那么就会显示出学好数学是很重要。因此,会特意设计了一节《平均分》的实践课。通过简单的谈话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这样把平均分的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他们不在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

三、选用开放性教学内容

由于新的教学课程改革,使得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就是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

一般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实际应用在开放题中。例如:在1,5,7,9,10这五个数字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又例如,能被2整除的整数,一定能够被0整除吗?(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等等。

四、总结

学生的学习热情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会使得教学内容很容易取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和教师的友好关系,会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从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次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3(06).

[2]魏密坤.分层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0(05).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