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智双扶”视域下校园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2017-07-25李刚秦丽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

李刚+秦丽

【摘 要】本文分析校园资助育人工作案例,提出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要改变传统认知偏差,树立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意识,遵循“志智双扶”理念,促进扶心扶志与扶能扶智有机融合。

【关键词】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30-02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国家扶贫扶贫理论的内涵式发展。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提升学生脱离困境的素质和能力。摆脱贫困,实施“志智双扶”,必须引导学生做到智随志走、志以智强。

一、案例简介

杨某,男,2015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自广西某县城一个农村单亲家庭。从入校开始,该生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国家助学金申请过程中更是表现出极强的自卑、敏感和偏激。由于资助工作审核程序严格,杨某提交的认定材料因缺少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公章,始终未能通过认定,加重了杨某的焦躁心理,最终导致其误以为辅导员故意刁难。尽管军训期间已经做过先期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办理指导,但仍未改变尴尬局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其更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自称贫困生,讲话做事畏手畏脚,战战兢兢,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严重影响其健康快乐成长和生活。

二、案例处理过程及效果

(一)案例处理过程

1.瞄准根本痛点,进行无缝沟通

鉴于杨某对资助工作程序的不理解及本人存在的误解,笔者在QQ上约其赴办公室进行谈话。在访谈过程中,首先耐心倾听了杨某的诉求,也清楚地了解到其因办理手续繁杂而欲放弃的想法。在详细解释了资助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告知其具体的办理方法后,利用共情的原理,阐明了自身大学期间也因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过助学金,更表达了想要帮助杨某的意愿,劝服其耐心补办相关证明,真正替家庭分忧,解决燃眉之急。

2.改变思维习惯,摒弃贫困标签

班级作为校园生活的基本构成单元,由众多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及价值偏好迥异的个体组成,若差异得不到尊重、理解和包容,极易滋生摩擦和矛盾。鉴于杨某较强的“贫困生”自我暗示心理和资助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贫困生”标签化现象,为让杨某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受助,贯彻“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笔者在励志与感恩主题班会中明确声明,所有同学均要改变思维习惯,摒弃贴标签的陋习,要树立“人穷志不穷,缺钱不缺德”的思想、观念和信心。贫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现象,它代表的是家庭经济状态,而非个人人格标签,我们的心理失衡往往囿于刻板印象,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撕下身份标签。

3.加强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笔者在军训期间就鼓励杨某积极竞选班干,最终在遴选中其获得生活委员职务。经过数次的宿舍走访及非正式访谈,针对工作方式及人际交往方法的悉心指导后,杨某的处事态度逐渐变得亲和友好,行为礼仪也越发自然明朗。随着经验的积累,其工作开始渐入佳境,在常规宿舍内务检查、班费收缴及使用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及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已基本达到轻车熟路的状态。在随后的班级大讲堂活动中,杨某更是自告奋勇,勇于担当策划者;在学院技能大赛活动中其积极号召班长、团支书等争取分赛项承办权。经过各种锻炼,杨某在思想和自信心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综合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4.加强专业学习,强化技术技能

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不仅可以有效阻断贫穷在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更是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笔者坚持鼓励杨某加强专业学习,强化技术技能,积极汇聚高年级优秀朋辈力量,为其探讨学习方法和经验提供平台,同时加强与科任老师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杨某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通过持续的关注和助力,杨某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最可贵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杨某不仅习得了励志感恩,更懂得了自立自强。

(二)案例处理效果

经过持续的教育引导,杨某的潜力得到极大发挥,一步步从消极懈怠到积极上进,从被动腼腆到主动开朗,从局促不安到落落大方,因资助和鼓励更加坦然乐观。入校以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校级奖学金3次;获得市级三好学生2次、校级三好学生3次;获得市级、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各1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区赛三等奖及学院细骨料筛、建筑CAD竞赛、建筑识图竞赛等多项奖励。

三、工作的反思与展望

(一)要做好个体案例甄别,坚持将个体引导和群体教育相结合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日常工作实务中,要善于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等方式,收集学生基本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针对焦点问题,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学生资助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做好个案甄别,同时要注重将个体引导和群体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目标。

(二)要改变传统认知偏差,树立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意识

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使资助对象处于心理或经济条件的劣势地位。随着资助政策的逐步规范和完善,政府“刚性”帮扶政策的落实、监督、调整力度不断增大,精准扶贫更是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公共治理层面,资助过程也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但不可否认,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柔性”帮扶机制仍然比较缺乏,在精神帮扶方面还应在思想、心理、情感引导上下功夫。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认知偏差,树立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并重意识,在资助工作中必须坚持全面关爱、重视服务、立足发展、促进和谐的特殊群体科学化帮扶原则。

(三)要丰富校园德育载体,注重感恩立德与励志教育和谐统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即教育事业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教育中的立德树人,重点在立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生活美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资助育人方面,要不断丰富校园资助育人载体,注重感恩立德与励志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成长故事树立优秀典型,构建学习榜样的文化氛围;通过公益劳动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志愿服务;通过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进行学生成长成才辅助;通过寒暑假走访贫困家庭,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助力学生视野拓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通过丰富评奖评优体系,提升优秀学生感染力。

(四)要践行“志智双扶”理念,促进扶心扶志与扶能扶智有机融合

高校教師要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践行“志智双扶”理念。“志智双扶”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将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与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氛围,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资助育人,不仅需要政策保障,更需要智力支持。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唯有此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于美亚.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及其科学化实现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王建南.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J].求是,2014(8)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与其校园文化的耦合机制研究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让阳光点亮你的生命
微信平台对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分析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