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触及世界: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要素浅析
2017-07-25沈喆铭
李 龙,沈喆铭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系,陕西 西安 710119)
生命触及世界: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要素浅析
李 龙1,沈喆铭2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系,陕西 西安 710119)
亨利·柏格森作为一位被遗忘的哲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且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构了独特的生命哲学。本文从绵延、记忆、生命等角度,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进行探究和解释。
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记忆理论
亨利·柏格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他的语言具有诗的气韵。本文分析了柏格森提出的绵延与时间、记忆理论等概念,并对其生命哲学的理论进行探讨。
一、时间与绵延
(一)时间与绵延的基本关系
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一种是“绵延”。
柏格森认为,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是可以分割的,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瞬间组成的。针对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柏格森提出了“当前”的概念,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当前”,当我们意识到“当前”的时候,“当前”已经变成了过去。“从实际的角度看,我们所知觉的只有过去,而纯粹的当前,则是过去向未来的侵入,是一种不可见的进展。”[1]物理意义上的时间笼罩一切事物,不可停止,不可倒流。“这是一种同质的均匀的流,它外于它所负载的一切事物,对它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它的节奏不受任何人或物的影响,始终是一样的。”[2]
柏格森对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将之用来引证绵延。绵延不是一种客观的时间,由瞬间构成,作为一段完整的时间流,不从过去流向未来,仅仅做类似于收缩与膨胀的动作。绵延具有独特的节奏,可以被认作是一种空间概念,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概念。绵延具有四个特点,即不可测量不可分割性、始终变化性、前进创造性和不可预知性。
(二)绵延与万物
在柏格森塑造的形象世界中,自我的形象和其他的形象有明确的区分。自我分为两种:一种自我被表现出来并被人看到,存在于表象中;另一种自我深藏于心底,存在于深层意识之中,无法被轻易看到,属于本质的自我。在自我深处的一种绵延塑造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记忆又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和知觉。也就是说,一个又一个的绵延支撑起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记忆又支撑着整个自我。
对于外物来讲,变化是状态的代替,而不是进展。如我从椅子上站起来,站起来的我的状态就取代了坐着的我的状态,坐着的我的状态消失了,被站立替代。人们会认为这是外物的绵延,但其实不然。“那些构成外界的同时发生虽然彼此有别,但对于我们的意识而言是陆续出现的;我们于是认为就它们自身而言,它们具有陆续出现这种属性……我们的意识这样就把陆续出现引入外界物体。”[3]
总而言之,绵延来源于外物对我们的作为,我们又将绵延施加于不具有绵延的外物。这样的双向关系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构成了人与世界的交流。
(三)时间与自由意志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往往受到许多限制,只能以表象的自我来应对,无法将最真实的深层自我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肯定不是自由的。绵延的膨胀是深层自我的膨胀和展现。“个人的自由在深层自我的状态下,受到意识的张力的推动,最终而得以实现。又由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流的需要,个人并非总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在受自己的表层自我支配,从来就没有过自由。”[4]自我绵延在生命冲动的运作之下,能够实现个人的创造,达到自己的目标,而自由程度低的人永远在表层自我的牢笼中打转。
(四)绵延与生命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指出生命的进化具有三个方向:植物、动物和理智。在人类向理智生命的方向进化时,具有两个属性,即本能和理性。在理性占主导的情况下,人类与以本能为主体的动物得以区分。有生命的外物是绵延的,但外物本身不是绵延的。我们把生命和具有生命的形象物分开来看,如桌子、椅子不具有自己的绵延,我们把自己的绵延加在他们之上。
(五)绵延与形而上学问题
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分析了伊奥尼亚学派的问题,提出:“每个运动,只要是作为两个静止点之间的中间过程,就绝对是不可分的”。[1]在“飞矢不动”、“阿基里斯与龟”两个悖论中,芝诺把时间分成一个一个的点。柏格森则反对将时间分成由独立点组成的线段,而提出了绵延的特性。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物理时间来形容运动,因为这种运动被我们观测、学习到,存在于我们独立的绵延之中。如我们从椅子上站起来,坐着是起点,站立是终点,站起来的过程是占据绵延的不可分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念中存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是可分割的,在分割点的停止不是停止,而是另一种运动。柏格森所认为的静止就是绵延的终点。这两种运动观都否认绝对静止,承认运动的真实性。
二、记忆理论
记忆理论是生命进化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柏格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一)形象世界
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着无数的形象,宇宙是一个形象,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形象,我们自身的形象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的一切形象围绕在我们周围。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和自身的形象组成了特殊的形象,也就是我们自己。存在两个形象系统:第一种形象系统是“自为的”,在自为的系统中“每个形象为自身而变化”[1];另一种系统是“人为的”,在人为的系统中“所有形象都为了一个形象而变化”[1]。这个形象就是我们自身。此时的形象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本身的影像。
(二)我们的知觉
人通过器官来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经由大脑处理,再化为动作,进而施加于外界形象。“在确切的范围内,行动估量着时间,而知觉估量着空间”[1]。这与“不确定域”的概念相关。我们接收到外界刺激,需要时间转化。这是人作为高级生命体和低级生命体的区别。知觉不确定域就是人的知觉范围能够感知到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我们的知觉和感觉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被培养。培养知觉和感觉的过程就是培养鉴别力的过程。只有具有一定的鉴别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知觉。
(三)我们的记忆
记忆的形式分为两种:纯粹记忆和记忆-形象。
所谓的纯粹记忆就是上文所述的“表现”。纯粹记忆在梦境中得到较多体现。我们在梦中处于无意识状态,纯粹记忆的图画没有次序地迸发出来,因此也被称为“梦像”。我们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纯粹记忆的出现与消失。纯粹记忆是记忆的一个基础,所有的记忆和知觉都在纯粹记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出来。
记忆-形象是纯粹记忆的一个进展。记忆-形象既包含纯粹记忆的图画,又包含由记忆向形象运动的一个趋向。形象世界并不主宰我们的心灵,心灵与物质(材料)处于一种双向决定、双向交流的状态。
(四)记忆原理
记忆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示[1]概括:
图1 记忆原理图示
AB面被称为纯粹记忆的平面,各种各样的记忆在此处形成和保留。P平面被称为现实的平面,我们可感的一切形象、物质都在这个平面上存在。而S点就是我们的实际知觉。我们把纯粹记忆称为记忆,把P平面称为直觉,由此可以得出:记忆+直觉=实际知觉(包括运动趋向)。
从AB平面到P平面是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纯粹记忆到记忆-形象之间的记忆筛选、调动。在这个过程中,记忆从纯粹的表现慢慢变成带有运动趋向的、可被我们调动使用的记忆。S点与P平面的接触就是记忆与直觉混合,被称为实际的知觉。“不存在没有记忆的知觉”[1]。在实际知觉的过程中,二者中任何一者的缺席都会造成无法完成知觉的后果。
三、生命机制
生命机制的核心是生命冲动。生命冲动被形容为一种生命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内部推动力。柏格森否定了机械论和目的论的进化,并提出真实时间的不存在,以主观的绵延代替物理时间的进展。在生命冲动推动进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三个方向,即麻木、本能、智能。
在麻木阶段的生物类似于植物、低等的动物,寄生虫、变形虫都为此类,他们对外界施与的刺激无法作出自为的应对,如当触碰变形虫的身体时,它会立刻收缩,无法做出其他的反应。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外界施与的刺激是一种压力,为了应对压力而被迫进行的一系列运动和反应是生命冲动的作用。停留在麻木阶段的生物,生命冲动低,也就是绵延的膨胀性低,甚至不占据绵延,蕴含的力量小。
本能控制、主宰着生物,大部分的动物都觅食、结群、交配来维持生存,在面对压力的过程中占据的绵延较麻木者更多,内部向外的膨胀力更强。
在智能阶段的生物是高等动物,比如人类。我们不区分本能和智能的高低,本能与智能的进化过程不是一个递进过程,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我们在无限的绵延之中不断释放自己的能量,从抵抗压力到反对压力,向外界释放我们的生命冲动,变成了如今具有高等智能的人类。“我们的智能——就狭义而言——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并理解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理性思考。”[5]这是柏格森对智能的精要概括。生命冲动与绵延的力量为我们带来了智能,为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理论历史与发展
柏格森有关生命的理论大部分来源于康德的观念。康德曾将现象和本体分开,认为我们只能观测到事物的现象,而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身。柏格森继承了这一点,并在解释绵延的过程中将之提了出来。唯意志主义的思想在柏格森的书中得到体现。尼采曾提出“强力意志”的概念,柏格森效仿了这个概念,把它解释为全新的生命冲动。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成为了柏格森矛头所指。创化论就是他在反对和批判《物种起源》的传统进化论的基础上得来的。斯宾塞有关进化的机械论给柏格森提供了一个批判的切入口。
吉尔·德勒兹运用柏格森的记忆理论,解释电影影像中的梦幻与超现实。在把握了记忆的运作机制后,电影创作者可以运用这些无意识或潜意识中的神秘图画来创造具有美感和梦幻的影像。德勒兹还用绵延的理论将影像解释为时间,着重分析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如《奇遇》《蚀》《夜》,把其中的空镜头以及导演对环境的运用解释为时间,创造带有主观绵延色彩的动态影像。
[1]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M].肖聿,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王晋生.柏格森绵延概念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陈利娟.柏格森的自由观[D].湘潭:湘潭大学,2012.
[5]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王离,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017-01-07
李龙(1977- ),男,副教授,从事西方哲学研究;沈喆铭(1997- ),男,从事西方近代哲学研究。
B565
A
2095-7602(2017)07-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