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游戏的作用与选择

2017-07-24唐建华��

读天下 2017年20期
关键词:选择小学体育作用

唐建华��

摘 要:体育课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而以游戏为主的教学,能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并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想法,这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下面从游戏对教学的作用与选择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作用;选择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多为理论知识讲授或是简单的运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隨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小学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并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体育教师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游戏作用,以实现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升。

一、 体育游戏相关概述

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形式,同时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其具有独立性、趣味性、知识性、竞争性等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不及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的快乐,同时能够使学生学会公平竞争。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游戏众多,场地器材能够根据学校的经济环境而定,适合广泛应用。同时,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因此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 游戏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 放松身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爱玩的特点。但是,由于一直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多被挤占,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所以,仅有的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乐园,操场则成为学生娱乐、游戏的最好场所,而体育游戏则成了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能增强体质、陶冶性情,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等特点,这一特点成为学生喜欢活动的理由。

(二) 优化环境

首先,运用游戏能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能达成适应社会的教学目标。在游戏过程中不光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也可以教育学生。这样教学,学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与活动中养成相互关心对方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体育游戏,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集体性,所以,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感。游戏的进行离不开规则,所以,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责任感。另外,游戏还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在集体活动中,有合作,也有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得以消除,同时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得以形成。

(三) 发展素质

游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游戏不仅是消耗体力的,而且也是脑力的。所以,在整个活动中,需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力量、协调性、柔韧性、耐力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从而开发大脑,这对于学生的综合成长是有利的。另外,通过游戏,学生的内在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比如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选择体育游戏

(一) 要符合学生课堂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兴趣为目的。小学二、四年级水平二、五、六年级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目的。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肌肉组织比男孩发育差,腿比较短,而且步幅也小。因此,在力量、速度扩张和快速运动的游戏中,女孩可以比男孩降低要求。如果选择一些带有平衡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则能引起女孩子的喜欢。

(二) 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游戏内容

在教学中,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级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十字接力跑”这个游戏就不宜在小学低年级做,因为传接棒和弯道跑技术学生没有学过,做起来困难就很大。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在低年级也不宜做,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做起来很不安全。“黄河——长江”这个游戏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但在高年级也可以进行,该游戏虽然有跑,但主要是练习反应能力,在跑的距离上就要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在低年级根据儿童爱模仿、有上进心、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应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和运动量较大,技术性较强,规则较复杂和竞争较激烈的游戏,如“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三) 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游戏选材是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具体活动内容,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思想性,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就等于失去了游戏的特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游戏选材时应把兴趣作为直接推动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使它成为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但不可单纯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应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自觉地锻炼身体,又从中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如游戏的名称与目的、组织方法与管理、比赛规则与奖励制度等,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不同年龄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将其渗透到整个游戏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觉主动、积极乐意地参与活动,并从中接受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 结语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道德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合理运用,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勇.刍议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43-44.

作者简介:

唐建华,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小学校。

猜你喜欢

选择小学体育作用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