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
2017-07-24邓艳平
邓艳平
(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
邓艳平
(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本文以中美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视角,利用2004~2014年两国进出口数据,同时结合产业内贸易指数Grubel-Llyod指数和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状况分章分类别进行分析,得出随着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其产业内贸易水平出现下降趋势和贸易逆差现象,特定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交替进行。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边际产业内贸易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双边贸易额显著增加,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对中美两国友好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作为全球农业生产大国之一,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五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同时是美国第四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而美国凭借其顶尖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优势,已然成为国际农产品出口强国。据统计,2004年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额仅仅79.5亿美元,到了2014年,农产品的进出口飙升到了331亿美元,约为2004年的四倍多,其中进口为257.6亿美元,出口为73.4亿美元,成倍增长的农产品贸易总额滋生出贸易逆差的持续拉大问题,美国农产品和美国农业巨头公司长驱直入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则举步维艰,表明在中美两国不断上升的农业发展空间下实际上我国正丧失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现状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但出现贸易逆差
随着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在实行”走出去”贸易政策同时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贸易已然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重要的活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增长迅速,既向世界各国积极展现我国农产品相对优势,即劳动力要素要素,又向各国进口所需农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经历了逐步增长的过程,随着农产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农产品进口比重远远高于出口比重,显然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保证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的前提下缩小贸易逆差亟待解决。
中国与世界农产品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贸易总额由2004年的782.4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747.49亿元,同比增长79.12个百分点,而中国从世界进口的农产品与出口世界的农产品金额逐步拉大,由2004年的微小差距到2014年近两倍的差额,说明虽然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但出现了贸易逆差的情况。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美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且发展态势良好
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都是美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进出口贸易对美国农业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美国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科学技术跻身于世界农业出口强国前列,但由于全球的经济状况、美国的贸易政策以及世界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每年都处于不断起伏的波动当中,不断扩张的出口为美国农场的扩大提供了多种渠道,从而促进了其农产品的出口和加工制造。根据UNCOMTRADES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处于不断飙升的状态,从2004年将近1500亿美元的数额,到2014年上升到3000亿美元,约为2004年的两倍,进出口数额的持续增加刺激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且出口比重大于进口比重但差距不明显,可以看出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良好,不断改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贸易条件扩大了农产品的贸易规模,增加了国际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量并且稳定了其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强国的角色。
(三)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及四大类农产品贸易状况
1.中美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双方贸易联系逐步密切,农产品贸易作为推动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发达强国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进出口贸易加快了中美双方经贸往来的步伐,为两国的发展和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UNCOMTTADE数据,自2004年以来,中美农产品进出口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2004年仅实现79.5亿美元的数额,2014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到达最顶峰,为331亿美元,约为2004年的四倍。横向比较来看,中美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势头。从进出口比重来看,2004~2014年,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稳居60%以上,整体有微小的波动,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77.2%,中国已然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重要贸易国,对美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纵向来看,十一年来,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数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低位盘旋状态,整体上逐年下降,2004年出口比重占29.06%,而到了2014年只有22.18%,同比减少了6.88%,说明在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对于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逐步恶化,已出现贸易不平衡情况。
2.中美四大类农产品贸易状况
本文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其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HS2012将农产品共分为四类二十四章,第一类为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编码包含HS01-HS05,第二类为植物产品,编码包括HS06-HS14,第三类为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编码为HS15,第四类为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编码包括HS16-HS24。
由表1可知,第二类农产品HS06-HS14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稳居过半比重,除开2006和2007年占比44.9%和47.6%,从2004年到2013年,其比重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类农产品只包括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一章,故贸易额交易最少,占比也由2004年的0.5个百分比上升到2013年1个百分比;11年来,第一类农产品和第四类农产品的贸易额比重波动较明显,如因活动物和动物产品自身运输的局限性和中美贸易政策的不断变化,2005年第一类农产品占中美农产品贸易额25.8%,而2014年减少到了15.6%,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个百分点;第四类农产品所占比重为11年最大值为29%,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到了2009年其所占总贸易额比重仅仅18.3%,相比下降了10.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04~2014年,随着中美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中美四大类农产品贸易比重并没出现相继递增的趋势,而是处于上下波动状态,第二类农产品在中美贸易中交易最频繁,第三类农产品所占比重最小。
表1 中美四大类农产品比重 亿美元
二、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一)静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Grubel-Lloyd计量法
1975年,格鲁德Grubel和劳埃德(Lloyd)提出了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即GL指数,该指数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权威的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其公式为:
其中,GLi表示的是一定时期某国的第i产业或产品的GL指数,Xi、Mi分别代表的一定时期某国第i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的取值范围为[0,1],GL指数越接近1,说明国家间产业内水平越高,GL指数接近0,说明国家间产业内水平越低,同时,存在两种特殊情况,即:GL=0,表明国家间一切产业或产品的贸易为产业间贸易;GL=1,表明国家间一切产业或产品的贸易为产业内贸易。通常学者认为当GL指数在0.5以上时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相反,则产业间贸易比重较大。
1.中美两国Grubel-Llyod指数分析
本文以2004~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样本,计算出的GL指数见下表:
由表2可知,11年来,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明显波动且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0.58到2014年的0.44,同比减少0.14,两国农产品GL指数在经历前三年的迅猛上升并于2006年达到最大值0.93,这说明该期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极高的地位;两国农产品GL指数在2007年出现骤降情况,由0.93下降到0.85,随后两国农产品GL指数虽然期间有上升的年份但整体处于下滑状态,直到2014年,GL指数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说明2007~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比重持续拉大,产业内贸易水平持续下降,总而言之,中美农产品在2004~2011年间处于产业内贸易发展兴旺状态,但随后三年,GL指数小于0.5,说明中美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向产业间贸易发展的趋势,农产品双边贸易趋向单边流动有恶化倾向。
表2 2004~2014年中美农产品GL指数
2.中美四大类农产品Grubel-Llyod指数分析
本文对中美四大类农产品的进出口额进行统计,计算整理可得各个类别的GL指数,发现其有各自的变化趋势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第一类农产品GL指数在2004年趋近于1,并且在各个年份都保持在0.70以上,说明第一类农产品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具有最高水平;第二类农产品十一年来的贸易状况比较平稳,GL指数基本保持在0.3以下,即便2006年上升到0.36,但整体的贸易形式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第三类农产品贸易波动最为明显,2004年GL指数仅为0.15,2005年急剧上升到了0.84,随后几年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平,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交易为主的第三类农产品出现急剧下降情形,GL指数为0.22,最后到了2014年GL指数为0.55,说明2004~2014年中美第三类农产品贸易方式是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交替进行的;除开2004年GL指数为0.67,2009年以前,第四类农产品的GL指数较低,贸易方式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为主,而2009年以后,GL指数一直递增,2014年达到最大值0.93,说明产业内贸易是中美第四大类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
表3 2004~2014年中美四大类农产品GL指数
表4 2004~2014年间中美各章农产品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二)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虽然GL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美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状况但其是静态的,即只能说明在某一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为了动态地反映中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本文引进了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它以贸易变化量为落脚点,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中美农产品的贸易增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表示第i类产品在特定时期内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Xi、△Mi分别表示在这段时期内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量,Ti的计算结果区间范围为[0,1],若,Ti越接近1,则说明两国之间的贸易形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若Ti越接近0,则说明两国间的贸易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
依据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定义,本文将各章农产品的贸易分为2004~2014年10个时间段,来具体分析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量。表4清晰地反映了不同时期中美HS01-HS24农产品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整体来看,11年间,各章农产品Bruelhalt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化波动很大,由于中美两国消费者对于动物产品的需求偏好趋于单一化,肉及杂碎(HS02)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0.01,而我国凭借农业大国的地位和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在糖及糖食(HS17)、谷物及淀粉等(HS19)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最大值却达到了0.99和0.98,十年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多在0.5的界限上下浮动,说明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方式是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交替进行的贸易方式。从分类的各章农产品横向来比较,2004~2014十个时间段中,以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5以上的农产品类别包括HS01、HS03、HS05、HS09、HS10、HS17、HS19,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5上下浮动均匀的有:HS13、HS18、HS21、HS23,其余的农产品各年度指数平均低于0.5,说明11年来,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间贸易在特定农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1]Grubel.G and Lloyd P.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ofInternationalTradeinDifferentiated Products[M].London:Macmillan,1975:35-47.
[2]Balassa.B.and L.Bauwens.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 a multi-country and multi-industry framework[J].Economic Journal,2000:923-939.
(责任编辑:罗蕾)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Intra-industry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NG Yan-p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US,we use two countries’import and export data from 2004 to 2014,and combine the inner-industry trade Grubel-Llyod index with Bruelhart 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of Sino-US agricultural trade to analyze the spec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have a conclusion:as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scale expands gradually,the intra-industry trade level is declining and trade is deficit,specif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s alternated between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ndustry.
agricultural products,intra-industry trade,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
F304.3;F752.712
A
1008-2107(2017)03-0062-05
2017-03-12
邓艳平(1977—),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商学院国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