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学生喜欢的科目,创真实灵动的课堂

2017-07-24江铭初,姚军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科目资料课程

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学生喜欢的科目,创真实灵动的课堂

一、背景简述

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为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的自主拓展课程板块;参评对象为上海市小学、初中和高中从事自主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教师们。

自主拓展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三类课程中拓展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以校为本、自主选修”的主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差异发展。

中小学自主拓展课程的工作重心,从本世纪初“追求开出科目数量、确保学生选择权利”,发展到当前的“关注科目品质内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教师专业能力评判,也从“编出科目、上好课”提升到了“追求品牌、育好人”。

上海市2017年中小学自主拓展课程的工作主题为“用匠心锤炼品质”,这要求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因此本届教学评选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建学生喜欢的科目,创真实灵动的课堂”。

二、主题简析

中小学自主拓展课程科目分布面广、专业离散性大、实施形态多样、学程模块多、校际差别大、个性适应程度高,其主要特点如图1所示。

通过不断挖潜开源,依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志趣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空间,让学生修习自己喜欢的科目,提升学校课程支持力,是校本自主拓展课程品质的基础保障。

图1 学校自主拓展课程结构图示

如何将学生喜欢的科目落实到真实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发展思维、激发创意、实践创新,进而形成志向,是考量科目品质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

(一)建学生喜欢的科目

纵观多年来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各区遴选的优质科目,一个好的科目应该是学校能长期开设的、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科目,通常在学生自主选课时能被“秒杀”。一位优秀的自主拓展课程教师,应该在科目的建设上多下工夫,不断地优化科目的结构设置、改进教学的方法路径,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科目结构设置

从课程的专业视角看,这类科目除了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比较科学合理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通过适切的问题或任务,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态结构,使学生能不断接受挑战、拓宽视野、丰富经历、发展思维,产生主动学习、刻意进取、积极创新的主观意愿和持续动力。

2.教学方法路径

除了目标、结构、内容、资源等课程基本要素外,制定适切的组织实施策略,科学地选择学习方式、铺垫学习路径,是这类科目的另一个特点。从各校的实践来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效优化课堂管理、科学适配教学资源等,是自主拓展科目品质的基础保障。

(二)创真实灵动的课堂

课程的使命是育人。一个自主拓展课程的科目能否切实落实育人的使命,课堂的效能是关键。换言之,“好”科目是“上”出来的。

这里的“课堂”涵盖学生参与本科目学习的全部时空,包括校内场所(教室、实验室等),社会实践基地,各类场、馆、会、所等,也包含通过信息化工具架构的虚拟学习平台。

参与自主拓展科目学习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愿,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呵护学生的学习意愿、包容学生的差异发展,是每位执教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综合上海市中小学自主拓展课程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一个“好”的自主拓展课堂,至少应具备真实、灵动两个指征。

(1)真实的课堂:自主拓展课程的内容应契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应根据科目纲要和学生实际,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制定适切的教学策略,精心雕琢高效而不矫揉造作的课堂。

(2)灵动的过程:教师应通过设计有效的引导问题、提供自主活动时空、增强平等师生互动等措施,精心设计、动态调控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课堂气氛,调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意,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专注于学习任务,在完整的思维与操作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动脑、动手,获得灵感、产生创意、完成任务。

总之,自主拓展课程在科目编制及课堂教学中,应赋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积极践行两个原则:一是“下要保底”——对科目涉及的通识、公理、规则、程序、技术要领等应严格要求,坚守底线;二是“上不封顶”——面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技能掌握、应用水平等的差异,给予充分包容,创建宽松、自主、包容、同堂异质的学习环境,避免不恰当的齐步走、当堂清。

三、指标概要

本届拓展型课程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不是单纯的教学评比,而是通过书面资料、现场活动、说课答辩等环节,采用第三方评估方式,从科目设计、组织实施、优化完善三个指标维度,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进行考量。拓展型课程的参考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拓展型课程中青年教师评选参考要求

(一)科目设计

以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为依据,根据参评教师提供的参评科目纲要、科目编制说明及相关资料,结合现场教学过程及教师的说课、答辩,对教师自主拓展课程科目设计能力作出鉴定。

(二)组织实施

以参评教师提供的参评科目纲要为依据,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范例,结合现场教学过程及教师的说课、答辩,进行评判。

(三)优化完善

以参评教师提供的参评科目纲要、科目编制说明为依据,根据现场教学过程及教师的说课答辩,结合现场提供的各类资料档案,进行综合鉴定。

四、过程说明

本次拓展型课程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两说、一观、一答辩。

(一)两说

(1)课前说科目——参评教师就参评科目、教学设计等作必要的说明,便于评委进一步理解科目特点及教学设计思路。

(2)课后说课——教师就教学过程、现场应对、活动成效等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与反思。

(二)一观

评委现场观摩教学过程(时间统一为:小学35分钟、中学40分钟),以完成对参评教师拓展型课程理解力、科目设计力、教学组织与指导力的现场取证,对教师的课程实施有效性进行实证判定。

(三)一答辩

评委就资料研读与实地观摩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给予教师进一步说明、阐述的机会。

五、资料要求

(一)上传资料

参评教师需上传的资料包括:

(1)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或同等效能的文本);

(2)参评科目的科目纲要(或同等效能的文本)及相关资料;

(3)参评教师撰写的参评科目编制说明;

(4)教学设计范例(至少三篇,含参评课)。

(二)现场资料

反映教师拓展型课程专业能力的相关文档、配套资料(音像资料、数字化资料、网络资料等请提供现场查看条件)等,具体由学校自行决定。

(执笔人江铭初姚军)

猜你喜欢

科目资料课程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考“新科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