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企业发展

2017-07-24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品种

本刊记者|王雯慧

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企业发展

本刊记者|王雯慧

企业是种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种子企业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截止2016年,种子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173件,占申请总量46%,已成为申请的主导力量。企业已累计获得保护授权品种2296件,占授权总量37%。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在种业行业中越来越占主体地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我国是农业大国,种子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种子,可以减少其他生产资料的投入,覆盖生产成本,获得较高产出。

中国是种业大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为了加快我国种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

种业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多元化种子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中国种子企业升级改造、研发创新、开拓市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

企业逐渐占领主体地位

2017年6月,中国种业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完成了成对瑞士先正达的收购。先正达是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有259年的发展历史,拥有农药、种子、草坪和园艺三大业务板块。2016年,先正达销售收入约900亿元,净利润84亿元。其中,农药和种子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和8%。

从1978年,中国第一家种子企业——中国种子公司成立,到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收购,我国种业在体制创新中不断发展,企业在整个种业发展中逐渐占领主体地位。

在5月26日召开的2017年度种业科技创新峰会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综合处处长杨海生表示:近年来,企业在新品种培育上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现在已经超过了科研和教学单位。2014-2015年企业通过国审的品种有53个、74个,占国审品种38%、52%。其中企业国审玉米品种18个、37个,占比为62%、67%;企业国审水稻品种17个、26个,占比为36%、49%。

繁华背后的隐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整个粮食安全来讲,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三个文件,十二届全国人大全面修订种子法。为支持企业育种创新,引导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各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然而,与国际种业企业相比,我国的种业企业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行业集合度不高,小而散的现象造成企业竞争力不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从8700多家种业企业降到了现在的4300家。前十家占18%,前50强占35%,孟山都加先锋,在北美两家,玉米加大豆,基本上占百分之70,市场占有率差别很大。孟山都一年的营销额是一百多亿美元,相当于全中国所有种业企业的营销额,其研发投入一年是一百个亿人民币,而我国隆平高科去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2.23个亿。

在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的眼中,中国种业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当于美国的1985年到1990年。张建说:“当时美国的种业企业也很分散,在不停的兼并和重组。在2000年的时候6大巨头出来了。我们国家现在还在形成几大巨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5年,10年,或者更漫长的过程。因为我们种子法从2000年才开始颁发的。我们从2000年才开始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所以这有个过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企业在研发上投入越来越多,实力也越来越强,但总体来看,我国种业企业研发底子薄、基础弱。来自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吴坤生曾在海外工作了二三十年,去年回到国内。提及我国种业企业和国外的差距,吴坤生表示,“我们国家的种业跟国外种业公司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品种上的差异直截了当,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摸不着的,还埋藏的很深的东西,比如数据就属于这一类。”

张健认为,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很多还是从科研院所去买断品种权。真正全靠自己育种的企业,在中国可能还是占少数,绝大多数还是运用别人的品种之类的。趋势已经在往企业倾斜了,但是要真正达到像国外那种企业主导的地步,还有漫长的时间。

“我们购买了先正达,但是一个先正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全国有4300多家种企,将来他们面临什么样的生存,他们要想真正进入到世界行列,需要相应的一些大的投入,相应的技术基础和人才投入。目前国内初现端倪的有大公司,像隆平高科,山东登海,金色农华等,未来他们需要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张建告诉本刊记者。

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程度低。育繁推一体化是指种子企业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经营和推广为一体。这种体制不仅能够使企业成为种子市场的占有者而且能够促进新品种的涌现、加速种子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但绝大部分中国种子企业育、繁、推分离即科研、生产、经营脱节。科研部门拥有创新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所改良培育的种子质量高,但不够重视种子的商业化前景以及市场需求导向,经审定之后能推广的品种较少;种子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市场,但对种子品种的科研投入甚少,大部分依靠购买科研部门的品种权或经销权来经营;企业的原种依赖于科研部门并受其制约,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张健认为,跨国企业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金来支撑,已经把研发链、生产链、营销链、资金链打通,而我们还是碎片化:研发在科研院所,种子生产是种子生产的种企,营销是专门有种子经销商。农业本身是一个比较长远的投入,资金也有一些困难。

科技创新是种业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

在正视我国种业企业面临的困境同时,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24家外资种业企业,销售额占全国种子销售收入的3.2%。其中,北京市有7家。外资企业主要经营作物均为蔬菜。由此看来,外资企业并未对我国种业构成威胁,所以,我们还是很欢迎外资来竞争,同时带来好的技术、品种、管理模式。

张健认为,国际种业巨头在全球的兼并重组愈演愈烈,一号文件也强调了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种业企业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绿色通道随着品种的井喷,如何满足消费者市场需求,绿色发展的品种将会成为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在种业研发方面,我们慢慢从过去科研单位变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育种目标本身是多元化,过去只强调高产,只强调农民,未来可能更多的要考虑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从过去追求个体优势到追求群体优势,特别像玉米通过密植提高高产,把追求高产转变为追求高效。

同时,国家也在强调“藏粮于技”,创新驱动种业发展,成为了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要想进一步发展种业,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现代技术,特别像分子育种、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构建。

张健建议,企业要加大科研的投入,不能因为现在困难,就舍不得投入。没有科研的企业就是没有未来,对于企业来说,科研实际上是他未来的发动机,那发动机不好的话,飞机是飞不远的,所以只有把科研研发这一块真正作为一个企业的一个支撑点来做的话,才能做好。

国家蔬菜工程中心主任许勇表示,在企业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创新依然是企业的灵魂,市场的需求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导向。国家种业企业面临三个层面的问题,一在政府层面,要以保护品种权、打击假冒作为政策执法的着力点;二在科研单位,要尽快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把育种技术做得更强;三,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以建立商业化育种和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生产流程。只要真正把科技创新重视起来,把产学研、育繁推结合起来,我们国家的种业就大有希望。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品种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桃种子
狗狗的常见品种
可怜的种子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