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7-07-21程健维雷亚东韦冬余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程健维+雷亚东+韦冬余

(1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留学生绝对数量显著增长,这一现象对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尚存在某些不足,留学生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改善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机制等是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教育质量 教育国际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文件指出“高等教育对不断变更的世界的响应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策和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9月21日教育部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并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十五年来,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总体数量增长显著,学生来源地及留学生院校分布日趋广泛,且要实现到2020年来华留学人数达到50万人次的目标,目前只需以每年增长7%的速度即可实现教育部提出的留学中国计划,这个增长率远远低于我国近十五年16%的平均每年增长率,因此计划中数量指标的实现指日可待。基于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绝对数量的增长,来华留学人员结构调整与教育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二、现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开放主要围绕三个目标: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及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1.来华留学生绝对数量增长的表象。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之一是“留学生占学生总数不低于20%”[1]。衡量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体现在留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上。由此,来华留学生绝对数量增长不能代表我国教育国际化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据有关数据显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0.4%、35.8%、31.3%[2]。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国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8%,是最高比例。由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还比较低,现阶段繼续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2.在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同时,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

(1)生源结构。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地集中在亚洲。2016年,亚洲来华留学生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59.8%,比上年同比增长2.58%(见表1)。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别较为集中(见表2)。

留学生生源州别和国别过于单一,一方面不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而阻碍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2)学历结构。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是非学历生,虽然学历生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但是相比欧美国家,其学历留学生占总留学生数量90%以上,日本为80%以上,其他发达国家都在50%以上[3]。并且,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学历留学生中,80%左右都是本科生。据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外国学历生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占其留学生总数的40%以上。由此,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学生生源学历结构上与国际发达国家仍然差距较大。

(3)学科结构。发达国家外国留学生主要学习理工科专业,来华留学生学习文科占留学生总数的七成以上,理工科比例较小。来华留学生所修专业单一化,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影响力的提高,在汉语的普及之下,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将面临挑战。

3.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1)留学生招生培养环节的“宽进宽出”政策,使教育质量打了折扣。一方面,在招生时,由于当前考核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仍以数量型指标为主,因此一些高校只看重留学生的数量,不重视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不严,评价标准较低。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没有完善的培养考核体系,普遍认为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较弱,文化差异过大,从而降低留学生的培养要求及评价标准。

(2)文化差异过大,没有有效快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扫除这一障碍。我国传统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勤奋刻苦、谨遵师命、考高分;教学模式多数使用灌输方式,考核模式采用分值标准,这些与多数来华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产生碰撞,导致留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3)高校教育体制的国际化程度偏低。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清华大学全英文授课项目仅13个,北京大学全英文授课项目仅12个,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全英文授课课程逐渐增加,但是全英文授课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困难较大,因此和发达国家相比,全英文授课程度偏低。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师资力量偏弱。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教师综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优劣。现阶段,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国内高校留学生师资力量的建设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业教学力量不足。为了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国家化程度,国内高校积极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但是广大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在思想上和能力上不足以胜任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无法克服跨语言和跨文化教学等障碍,这也是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偏弱的一大因素。二是后勤服务师资力量不足。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对留学生教育国际化急功近利,来华留学生的后勤服务体系尚未建成,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外事人员从事,他们对留学生缺乏了解,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影响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研究

1.继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虽然增长迅速,实现教育部出台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指出的到2020年的数量目标显然不成问题,但是要达到有关学者指出的“留学生占学生总数不低于20%”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国需要继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以下提出几点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的措施思考:

(1)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尤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扩大,近年来中国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据数据统计显示:2004年共有178个国家的11084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而到2016年共有37705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国家外在形象,现阶段我国需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从而吸引外国留学生,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

(2)积极开拓来华留学生的招生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收留学生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官方途径,即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外政府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接受国外学生,统称为政府奖学金生;二是民间途径,即我国高等院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接受留学生,即留学生中介服务机构、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交流、个人申请等途径,统称为学校奖学金生或自费生。积极开拓其他招收留学生渠道,比如学校与企业合作,开拓职业培训市场、交换生市场,学校与他国汉语培训学校建立密切合作等途径。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国内高校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加国家在国外举办的留学中国教育活动;媒体广告;国内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等一系列宣传。

2.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

(1)生源结构。近年来,来华留学生国别已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全球化,但是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来华留学生中50%以上都是来自亚洲的中国周边国家,我国留学生生源结构不均衡。根据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外交政策是影响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的一大重要因素[4]。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为: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的新丝绸之路,其核心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护和平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和平。我国应继续坚守这一外交战略,努力促进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的优化。

(2)学历结构。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主体为非学历生,并且在为数不多的学历生中硕士和博士生只占20%左右,通过上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得出结论: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和高等教育都很发达。就高等教育而言,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路要走。下一阶段,我国要在做好学历生中本科生和非学历生的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对硕士和博士的高学历教育投资,努力改善学历类别不均衡现象。

(3)学科结构。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中选修汉语言专业的占主体地位,而理科、工科、农科等专业则少之又少。下面为改善这一状况提出一些思考: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政策激励,以2002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情况为例(见表3)。

表3显示在来华留学生中规模最大的汉语言的奖学金比例却最低,很显然即使这些热门专业不设置中国政府奖学金也能吸引大规模的外国留学生,而理工科这些专业若是设置奖学金数量和金额少,则这些专业留学生可能更少。因此,为扩大理工科、农科等专业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在扩大宣传、开拓招生途径等前提下,加大对这些专业奖学金的投入力度是有效措施之一。而对于那些热门专业则可以适当减少奖学金投入,以提高我国奖学金的使用效益。

3.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1)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差异等的融合[5]。我国传统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勤奋刻苦、谨遵师命、考高分;教学模式多数使用灌输方式,考核模式采用分值标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多数来华留学生所在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来到新的环境中学习,必然会面对这些因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教育体制等差异而带来的不适应,而这些是阻碍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必须实施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

(2)提高高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对外交流渠道,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知识的国际化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国内高校和国际高校的互访建设,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以应对来华留学生面对的文化差异这一挑战。

参考文献:

[1]贾益民.建立大学预科教育学的初步设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16-120.

[2]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08):88-92.

[3]耿虎.来华留学生教育历史分期及相关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10(04):92-97.

[4]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伊鸿慧.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7):170-171.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资助(2015QN47),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江苏高校品牌專业建设工程资助(PPZY2015A055)。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