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麻家大院及主人麻席珍事迹小考
2017-07-21刘兴利杜建梅
刘兴利,杜建梅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浑源麻家大院及主人麻席珍事迹小考
刘兴利,杜建梅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浑源麻家大院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围合式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大院主人麻席珍于教育、司法领域颇有盛誉,晚年关注浑源地方文物保护,著有《浑源出土古物图说》。当前,麻家大院在浑源着力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麻家大院;麻席珍;文物保护;发展规划
浑源麻家大院是一座规模较大,建筑考究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2011年被大同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院主人是清末举人浑源士绅麻席珍,席珍先致力于教育事业,后在司法界声名鹊起,曾在山西多地任县知事,致仕返乡后对当地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一、建筑风格
麻家大院位于浑源县永安镇西关街孙家巷11号,占地面积约5亩,平面呈长方形,现存房屋70余间。大院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展开,共有三进院落。东、西亦各有三进跨院作为附属建筑。整个院落保存状况较好。
大院屋宇式大门,铺首衔环,门板施两路门钉。顶部用海墁天花,走马板处有“树德”二字。门簪一对,鼓形门枕石一对。外檐枋下施雀替,透雕琴棋书画、松竹梅。一进院内正房面阔五间,硬山顶,进深四椽。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硬山顶,进深两椽。二门为卷棚式过道,两侧墙壁施以彩绘。二进院正房面阔五间,硬山顶,进深四椽。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硬山顶,进深两椽。两侧原有砖碹侧门与东、西跨院相通,现封闭。三门为硬山顶,平时此门不开,行人从其右侧甬道进入内院。三进院正房为二层楼阁式建筑,筒瓦灰脊,正脊满雕花草。底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出廓用六柱,古凳石础。明间及两次间均安六抹格扇门,左右稍间置槛窗。格心为双交四椀菱花格眼,裙板、岔角及绦环板无纹饰。山墙两侧墀头下镌刻对联一副,“处世无如为善好,传家惟有读书高。”二层亦面阔五间,前出廊,明、次间格心为龟背锦地纹,稍间格心为斜方格纹。廊柱间以巡杖相连,燕翅板镂刻万字锦地纹。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硬山顶,进深两椽。整个三进院构成一个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图1)。
图1
三进院有砖碹便门与东、西跨院相通。由西侧便门可进入西跨院。西跨院有前院、中院和后花园。现前院尚未完成修复。东跨院有前院、中院、后院,现仅存后院,中院、前院已毁,目前待修复。
大院内木雕荷花墩和墀头砖雕技艺精湛,堪称艺术精品。尤其是墀头砖雕极富特色,盘头处雕刻狮子戏球,盘头下须弥座装饰,束腰处浅浮雕花草纹,最下端用丰满的团花砖雕作收束(图2)。
图2
麻家大院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落建筑,严格遵循南北中轴为主、左右两厢为辅、前堂后室的建筑格局。“庭院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其基本手段是围合,表现形式是院落。”[1](P34)这种建筑格局既暗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又具备日常生活所需之功能,故逐渐定型并得以推广,成为中国民间传统建筑的基本模式。
麻家大院至今已住过四代人,院内房屋曾不同程度翻修过,但原建筑格局并未改变。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对大院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
二、麻席珍生平
麻席珍,字国华(1866-?),浑源东坊城水磨疃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任河南旅汴中学监督、浑源中学教师、校长。清宣统二年(1910)考取法官,历任陕西长安初级审判厅及山西太原地方审判厅推事。民国七年(1918),历任山西闻喜、晋城、沁水等县知事。期间,曾获得六等嘉禾章、司法部二等金质奖章、山西都督阎一等金质名誉奖章、山西省长教育奖章。[2](P344)于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致仕返乡,著有《雪鸿录》、《金石考》。其墓在城西水磨疃村。
西汉时,浑源为匈奴经常出没地,人口逃离甚多。至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北部少数民族兴起,鲜卑族拓跋氏割句注山陉北为代,徙东晋五县于陉南,其中包括崞县(今浑源县)。并从西北部迁来10万人口充实这一地区,崞县迁入人口约2万。后经隋、唐、宋(辽)、元等朝代的民族战乱,浑源域内战火不断,人口大量流失。明初大移民时,从南方和晋南的洪洞县移来居民甚多,[3](P104)麻席珍的祖辈即在其中。
麻氏自明初迁浑以来,传至席珍已历十七世。麻席珍详勘宗族各支列成世系表,集资印刷,制成麻氏族谱。据麻氏族谱显示,麻氏可考之祖起自迁浑后之英、雄、端、镇兄弟四人,而迁浑以前之祖,并未述及。
麻席珍曾供职于浑源中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浑源中学堂成立,首任校长是清末举人郭金堂。民国元年(1912),浑源中学堂因“官府施行剪发,愚民暴动,将学堂焚毁,随即停办”。民国三年(1914),浑源中学堂修复后再度开办。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23年间,共招收25个班级,毕业学生1200余名。期间,继任校长是清末举人麻国华(麻席珍)、清末举人刘学圣、山西大学毕业生徐秉忠、山西大学毕业生李镜寰。[3](P531)
关于麻席珍的出生地水磨疃,1999年版《浑源县志》载:“据《浑源州志》记载,在明、清时代,唐家庄、郭家庄、水磨疃、郝家寨为重要村寨,郝家寨、水磨疃均筑堡设巡检司。”[3](P32)此说不确。清顺治《浑源州志》载:“明初设乱岭关、蔡家峪二巡司。未几,俱革。止存磁窑口巡检司。”[4](P173)又,磁窑口关“明洪武四年筑堡设巡检司。”[5](P270)乱岭口关“明洪武七年置巡检司。后裁。有乱岭关堡。”大寨头关“洪武九年置蔡家峪巡检司。后裁。”[5](P272)可见,历史上水磨疃并未设置过巡检司。
三、文物保护
浑源李峪村出土文物是民国时期颇为引人关注的一件事情,当时曾引起很大轰动。其经过在麻席珍所撰之《浑源出土古物图说·古物记》中有详实记载:
民国十二年夏历正月二十三日,浑源城西南十五公里李峪村,有高凤章者在村南庙坡地掘土,掘出古铜器物多种,大小形状不一。牺尊、瓶、罍、鼎、炉、豆、洗之属,纷纷罗列满地。……县知事谢恩承饬警佐成伟赴村调查,除被私人淹没散失不计外,归公保存者有十九宗,正副三十六件。迭经古物专家鉴定,认为确系三代以前至宝。……初有法国人以五万金之价购而未果,继而本邑人以原价聘之亦未成。今事隔十年以九万八千售诸古玩商祝某亦中止,旋奉省政府令饬保存不准出售。……又按此宗古物于民国二十二年冬月,经县人运至太原出卖与某商,得价银元二十万零二千元,经省政府核定归本县保管云。[2](P354-358)
此笔款项后来大部分用来修建浑源书院(即浑源中学)。
“我们中国的古物,始终没有经过专门发掘者的有意发掘过,除了几次的农夫农妇偶然的发见之外,一切宝物都是废弃于地,不知拾取。”[6](P554)致仕返乡后的麻席珍对此事极为关注,遂进行详细调查,并亲自鉴定李峪出土青铜器,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撰写《浑源出土古物图说》一书,内含《古物记》、《古物歌》、18张古物照片及说明。据该书记载留存的文物有:牺尊一、尊一对、罍一对、小牺尊一对、无盖圆鼎二、有盖圆鼎一、嵌石炉一、圆鼎一、半圆豆一、圆豆二、嵌铜豆一、洗一、瞻壶一、锥斗一、铜嚼环一、无名铜器。[2](P361-379)
自出土后,这批文物便颠沛流离,屡经倒卖,期间颇具传奇色彩。而关于这批文物的命运,则始终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如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家内藤虎次郎,国内学者吴世昌、卫聚贤、商承祚等,[7]就连当时的《申报》也做了题为“文化浩劫古董商到处搜罗,古物外流偷运出国换外汇”的报道。[8](P174)1948年春,包括1923年在李峪村出土的国宝级青铜器——牺尊在内的17箱共345件走私文物在上海海关被扣留。此后这批文物一直保存在海关仓库,直至上海解放才被新成立的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接收。[7]
经省府同意拍卖的19宗30件文物,几经转手,有的已经下落不明。但有几件幸免劫难,得以留在本土,尤以11公斤重的牺尊为贵重之物,我国曾将这一牺尊和瞻壶、豆形器3件珍品运往日本等国进行展出。[3](P641)
需要指出的是,1999年版《浑源县志》中关于李峪村发现文物之记载有两处明显错误:
一是关于李峪村发现文物的时间记载有误。1999年版《浑源县志》记载:“1932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李峪村民高凤章在庙坡附近挖土时挖出一个大古墓,在这一古墓中发现了许多铜器。”[3](P639)麻席珍在其《浑源出土古物图说》中则明确指出是民国十二年夏历正月二十三日,即1923年正月二十三日。麻席珍是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致仕返乡后即关注此事的,说明李峪村发掘古物事件应在其返乡之前,故席珍之记载当为不谬。另外,上海博物馆的陶瑜之在《牺尊还椟备忘录》一文中亦称李峪村古物的发掘时间是民国十二年(1923),惟不同处在于此文认为是正月十三日。[9]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一文中认为是“民国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10](P9)孰是孰非,难以遽断,但“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的说法却是一致的。可见新志所记之1932年是错误的。
二是文献所载当时浑源县长有误。文物出土后,1999年版《浑源县志》记载:“时任浑源县长的原兴华一看大有油水可捞,便以文物归公,统一保管为名,政府派员强行索取,收回19宗36件。”[3](P639)在《浑源出土古物图说》中记载“县知事谢恩承饬警佐成伟赴村调查,除被私人淹没散失不计外,归公保存者有十九宗,正副三十六件。”查谢恩承,“陕西安康县人,民国八年任。”原兴华,“山西洪洞县人,民国二十三年任。”[3](P406-407)可知当时的浑源县长应是谢恩承而非原兴华。
鉴于麻席珍对文物保护的突出贡献,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李兆麟在为麻席珍所撰之《浑源出土古物图说》所作序言中,称席珍为“真能好古也”,其作“雕绘宝器,腾实蜚声。蔚然大作,图说分明。有记可考,有歌可赓。”[2](P343)麻席珍因此声名远播,其《浑源出土古物图说》也被后世誉为研究李峪青铜器的开山之作。
四、发展规划
浑源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即悬空寺、永安寺、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栗毓美墓、律吕神祠、圆觉寺砖塔、浑源文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即麻庄汉墓群、界庄遗址、古磁窑窑址、恒山建筑群。另有州衙、北岳行宫、麻家大院、金龙峡古栈道遗址等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另有其他不可移动文物459处。
近年来,浑源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引领创新,全力打造旅游名县、文化强县。特别是精心实施以文物为依托的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克服保护任务重、修缮面积广、资金缺口大等困难,积极争取国家、省文物部门资金,实施了以历史文化名城和该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的大规模的文物修缮工程。其中尤以建设历史文化街最具代表性。
历史文化街工程得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全市发展大旅游、“建设古城,发展南北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位于浑源老城中心,包括文庙、州衙、麻家大院、圆觉寺等四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经过恢复建设,将形成南有北岳恒山、悬空寺,北有神溪湿地、历史文化名村为依托的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古民居旅游景点,为发展大同乃至华北地区环北京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结语
浑源麻家大院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围合式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大院主人麻席珍于教育、司法领域颇有盛誉,晚年始关注浑源地方文物保护,其《浑源出土古物图说》成为研究李峪青铜器的开山之作。当前,麻家大院在浑源着力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必将成为推动地方旅游事业发展的新质力量。
[1]眭 谦.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2]麻席珍.浑源出土古物图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3]山西省浑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浑源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4](清)张崇德.浑源州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5](清)桂敬顺.浑源州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6]郑振铎.古迹的发现及其影响——《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序[A].郑尔康.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7]陶喻之.牺尊还椟备忘录续[J].档案与史学,1998(04):55-59.
[8]文化浩劫古董商到处搜罗,古物外流偷运出国换外汇[A].申报(第393册)[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9]陶喻之.牺尊还椟备忘录[J].档案春秋,1998(03):57.
[10]容 庚.商周彝器通考[A].容庚学术著作全集(第7册)[C].北京:中华书局,2011.
A Research on the Ma’s Family Compound in Hunyuan County
LIU Xing-li,DU Jian-mei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The Ma's Family Compound is a better preserv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Qing Dynasty.It is a typical northern quadrangle construction with high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The owner of the compound Ma Xizhen has got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justice.At older age he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culctural relics of Hunyuan and published a bookAn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Unearthed Artifacts of Hunyuan.At present,the Ma’s Family Compou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 project in Hunyuan.
The Ma's Family Compound;Ma Xizhen;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development planning
K878.2;K878/879
A
〔责任编辑 马志强〕
2016-12-25
山西大同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清代大同院落建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以吕家大院、麻家大院为例”(XDC2015112)
刘兴利(1971-),男,山西广灵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戏曲文物与民俗研究;杜建梅(1991-),女,山西古交人,2013级本科生。
1674-0882(2017)03-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