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
2017-07-21陶玉晶
王 丹,陶玉晶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田径业余体校,吉林 长春 130000)
速度滑冰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
王 丹1,2,陶玉晶1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田径业余体校,吉林 长春 130000)
通过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变化对速度滑冰竞赛成绩的影响分析,得出其中的主要影响与间接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帮助。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整理与分析2000-2014年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研究结论:1)速度滑冰场地规则的改变为运动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更利于运动员成绩的发挥;2)计时装置规则的改变,即缩小秒表误差值、提高精确度可以更好地体现比赛成绩的公平性;3)滑跑规则的改变为提高竞赛公平性、规范运动员不良习惯提供了保障;4)装备规则的改变有助于提高比赛安全性、减小滑行阻力等。
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竞赛成绩
通过整理与分析2000-2014年速度滑冰相关竞赛规则的变化,发现竞赛规则的改变对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竞赛规则中无论是技术、战术、裁判组织工作等因素,普遍对竞赛成绩都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整理与分析竞赛规则的变化,有助于找到其中对于竞赛成绩的直接影响因素与间接影响因素,进而可以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建议,使竞赛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日常的训练及比赛提供可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速度滑冰竞赛规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查阅了2000-2014年的国际滑联的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并在国际滑联的官方网站检索了2000-2014年的规则变化及在此期间举办的世界杯速滑联赛、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的相关数据,为进一步分析速度滑冰规则的变化提供了资料。并且,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途径查阅了56篇关于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的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其对成绩的影响及变化的原因等,对国家级速度滑冰裁判员和教练员进行访谈(表1),在访谈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所研究的内容,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并对访谈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提炼、归纳与总结。
表1 访谈专家基本情况统计
1.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央视网下载观看了2011-2012年度速度滑冰世界杯比赛第1站、第2站,及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m决赛视频,观察分析了竞赛规则的演变及其带来的影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记录。
1.2.4 数理统计法 对2011-2012年度速度滑冰世界杯比赛第1站、第2站所得的相关数据,及2009-2011年世界杯速滑联赛、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规则的改变
2.1.1 跑道 1)在跑道方面,《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指出,“每条跑道宽4m、4.5m或5m”;《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2]指出,“内道宽4m,外道宽至少4m”,并添加“国际滑联锦标赛和国际滑联世界杯必须在400m速滑场地举办,在赛场比赛道内侧,还应该有一条宽度不小于4m的练习道”和“跑道的测量应自跑道内沿外侧0.5m处计算”。
2)在跑道分界线方面,《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指出,“跑道间及弯道分界线,均使用标志块划分开(经常使用室内跑道),椎体标志物(最低限制为20cm,最高限制为25cm,底座直径为15cm)是使用在每个弯道入口处的第一个标志”。《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指出,“赛道的分界线使用标志物或者雪,雪不可以冻结在冰面,必须沿整段路程铺设直至换道区”。《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指出,“赛道分界线可以使用着色线后位可移动的胶块、木块或其他适宜的标志物划分”。《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2》[5]变化为“赛道分界线直道和弯道均使用实心着色线划分。赛道分界线及标志物弯道前15m每隔50cm摆放标志物,弯道的其余部分每隔2m摆放标志物还要紧靠着色线的内侧,直道的分界线不使用标志物”。《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4》[6]规定“赛道分界线,包括直道和弯道均使用5cm宽的实心着色线划分。赛道分界线必须使用可移动胶块或合成材料(最高不超过5cm),必要时为使直道分界线明显应摆放标志块,其间距为10m摆放一个”。
分析跑道分界线和标志物变化可知,标志物和赛道分界线的改变和完善使得运动员在滑行中能更加清楚地分辨滑行路线,提升了滑行的安全,避免了运动员之间互相干扰和碰撞,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得比赛成绩更加公平和公正。
2.1.2 防护垫 在防护垫方面相关规则也作出了调整,《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中规定“防护垫应不少于15cm厚、80cm高”;《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指出“使用防护垫应不少于15cm厚,至少80cm高”;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6]中添加了比赛中保护措施的最低要求:“防护垫的使用及设计材料在运动员发生冲撞时要有足够的吸附力,防护垫至少80cm高、30cm厚,防护垫的表面为耐磨防水的材质,弯道处必须放置防护垫并延伸出弯道末端至直道至少12m,距跑道3m以内的固定物件(防护栏、椅子或柱子)应由防护垫包裹,防护垫的固定必须满足当运动员与其发生碰撞,保护设施本身不会造成危险因素。”这个规格的防护垫尺寸一直沿用至今。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中添加了国际滑联赛事和冬季奥运会的保护措施:组织者必须保障比赛中的保护措施高于最低的要求,事先向国际滑联速度滑冰运动主管等部门提交一份现有或计划的安装保护垫的技术说明书,包括相关技术和科学测试数据,以便审核。其要求遵循以下7点:1)垫子可以是矩形或是梯形,或者是经过证实适合为运动员提供足够保护的其他形状,垫子可以由多个不同密度的泡沫层组成,或者使用其他材料或者方法,只要通过科学技术测试证明其具有足够的保护功能可以减缓冲击力、减少反弹力的影响都可以使用;2)垫子的表层可以用耐磨、无胶的防水材料做成,用重叠的尼龙搭扣皮带覆盖垫子之间的结合使外表面平滑;3)垫子的厚度至少60cm,高度在100~120cm之间,确保观众观看比赛;4)所有直道和弯道必须使用保护垫;5)赛道3m以内的固定物使用充足的垫子包裹;6)防护垫必须固定以阻止摔倒的运动员滑到垫子底部,为了使垫子固定于冰面,必须保证冰面平滑且垫子底部没有障碍物或锋利物体。用于控制垫子移动的安全带或者任何其他部件应该到位且持续控制。弯道处避免使用柱子来固定防护垫,或至少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柱子上带有附加保护措施;7)为保障安全,在训练期间也应按1~6点中的要求放置保护垫,上述规则也应被当作国际赛事和其他高级别速度滑冰比赛的组织者的指导方针。
防护垫是保障运动员安全的有效措施,防护垫的增高、增厚提高了安全系数,在高速滑行过程中,一旦运动员摔倒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速度带来的惯性冲力,有效减少运动员受伤的概率和次数。因此,防滑垫的设置对于运动员的保护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1.3 终点线 在起终点线方面,《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中是“起、终点线以色线清晰标出,与直道或其延长线成直角,线宽不超过5cm,在起点后1m应设置一条预备起跑线”;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中为“各起、终点线均以画线标记,与直道线或其延长线成直角,线宽不超过5cm,在起点线后2m处设置一条预备起跑线”。《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添加一条“使用终点摄像设备进行官方计时的,终点线应有1cm宽的着色线标识(白色实心线,用红色或者蓝色作为边线)”。
终点线的改变使终点线视觉上更加明显,为运动员提前冲刺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此外,由于颜色可以刺激运动员的大脑中枢神经,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情绪,而情绪又是比赛中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所以采用一定宽度的着色线标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激发运动员潜能,提高运动成绩。
2.1.4 教练区 在教练区方面,《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新添加“在弯道区有特殊标记,由弯道区结束进入换道区20m处至下一个弯道前10m之全长”;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变化为“从弯道区结束进入换道区25m处至下一个弯道前10m处并贯穿整个换道直线区”。分析认为,规则的变化可以避免滑行距离的差异,进一步提高了比赛的公平性。
针对1 000m以内的比赛及双发比赛的教练员要求,《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新增加规则:“比赛中最多只允许1名指导教练在教练区,1 000m以上的非双发比赛,及集体滑比赛,每个参赛队或运动员最多可以有2名教练在教练区指导;确保终点摄像及电视转播在终点处视角清晰,教练员在集体滑比赛和双发比赛中不允许穿越终点线区域;比赛期间(滑跑开始),教练员不允许在热身道陪伴队员。”
教练区的改变,使教练员的活动区域得到有效控制,不至于干扰到比赛中的运动员;使运动员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不是靠外界因素的帮助和影响,这对于竞技运动比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使运动成绩更加真实、有效,诠释了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特征。
2.1.5 其他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添加了“冬季奥运会的比赛必须在人工制冷国际滑联标准要求400m场地进行,必须按国际滑联规则设计,而且在比赛赛道内侧有一条不小于4m的练习道。赛场必须建在室内,避免天气与风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不直接横穿冰面的情况下进入冰场内场。必须有一定的观众席,可以为运动员、官员、贵宾、电视台及其他媒体提供相应设施”。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中添加了冰场技术专家的建议:“国际滑联冰面委员会有权直接使用能够获取上述数据的仪器或者系统。室内场馆的冰场技术专家应该提供比赛中各时段的风力或气流信息,同时负责控制冰场的通风系统,避免由于跑道内气流不同造成的比赛条件差异。”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4》[6]添加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场地必须建在有取暖设施的室内。”
由上述变化可知,在室内滑冰馆里进行比赛,能有效减少运动员冰刀受损情况,也能使运动员在相对温暖的无风的条件下比赛,直接提高了运动员成绩。另外,练习道规则的改变使运动员在赛前可以充分进行热身,而不影响比赛中的运动员。总之,规则的改变为运动员创造好成绩提供了有效保障。
2.2 计时装置规则的改变《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中人工计时规则只有8条,《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4》[6]增加至11条,把之前没有考虑到、考虑的不周全的内容都加以补充。例如,人工计时员的站位和计时方法,并说明在昏暗的情况下如何计时;当人工成绩成为运动员的成绩来源,在成绩手册和成绩单上都标明清楚。《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明确表示人工计时只能使用数字电子计时表,并指出所有的计时表都必须具有测量并显示精确度至少在1/100s的功能;同时增加一条规则:“当裁判长在成绩单上签名之后,成绩被认定为正式的成绩,正式成绩不能被质疑”;《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2》[5]明确指出,比赛中一条人工计时程序必须准备到位,然而如果使用超过2套独立运作的电动计时系统,可以不使用人工计时程序。由于速度滑冰运动的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差距逐渐变小,比赛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计时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查阅并分析终点电计时的相关规则发现,《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只规定成绩册中的比赛成绩都精确到1/100s,如果决定正式成绩的秒表精确度超过1/100s,将余数舍去。《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中明确表明,成绩手册中的所有比赛成绩均精确到1/100s,如果秒表中精确度显示超过1/100s,1/100s的计时忽略不计;《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指出,如果终点的摄像系统分辨率是1/1 000s,为了打破平局,成绩中的小数点的后3位需要记录。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男子500m短道速滑比赛第1名与第2名的成绩分别是69.31s和69.32s,差距仅为0.01s[7-8],这反映出高水平竞技比赛中竞争的激烈性,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可能会非常小,这就提高了比赛对电子计时装置精确度的要求。而速度滑冰竞赛规则中秒表的误差值的减小,使秒表的精确度越来越高,满足了比赛的竞争性、激烈性不断增加的需求,对比赛的公平性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3 速度滑冰滑跑规则的改变
2.3.1 速度滑冰起跑技术规则的改变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中的起跑规则中曾经提出,运动员第1次起跑犯规后,进行判罚,若同组2名运动员同时犯规,2个运动员均被判罚;《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6]指出,若同组2名运动员同时犯规,2名运动员被警告,第2次犯规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指出,运动员有一次抢跑初犯的机会,第2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竞赛规则细致规范了运动员的犯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弥补之前规则的漏洞。起跑是运动员获胜的关键,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合理运用起跑技术,对运动员获得优秀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心理上讲,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一场比赛具有重要作用。
2.3.2 速度滑冰弯道切雪线技术规则的改变 弯道切雪线是指运动员在弯道滑跑过程中冰刀不得切入(触碰)雪线。其在速度滑冰竞赛规则中有明确的改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指出,从进弯道到出弯道禁止运动员为了缩短比赛距离越过内侧雪线或超越可以移动的块状标识物,违反这一规定将有被取消比赛资格的可能。《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指出,当进弯道、弯道中和出弯道时,禁止运动员为了缩短距离而穿越弯道内侧的雪线或可移动标志物,违反这一规定该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指出,在进入弯道、弯道中和出弯道时,禁止运动员为了缩短距离而切入弯道内侧分界线,该分界线有着色的实线、雪线或可移动的标志块标识,违反这一规定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图1 世界杯速度滑冰联赛弯道切雪线成绩统计[9]
通过图1可以看出,运动员山尼·戴维斯(Shani Davis)在2009年成绩是35.60s,在2010年运动成绩是35.68s,在2011的成绩是36.02s。由于2009年比赛时使用的是《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弯道切线的规定不是那么严谨和细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比较理想;但是《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的判罚提高了要求,运动员在比赛时既要争取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又要避免犯规,所以在2010年的比赛中成绩有所下降,所以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同时不能忽略规则的改变,这点应该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注意。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弯道切雪线的竞赛规则变得更加细致,从雪线或可以移动的标志物到着色实线、雪线或可移动的标识物,再到标志物的具体摆放等,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的要求都更加规范了,使速度滑冰规则更加严格与细致,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2.3.3 速度滑冰终点直道切线技术规则的改变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添加1项:终点直道如果有运动员的一只完整的冰鞋在指定跑道外,或者完全切线滑到另一个跑道或者热身道,该运动员将被取消参赛资格。但同时也指出了特例情况:当运动员不能保持在内弯道滑跑或在进入终点直道时不能保持在内道滑跑,切断赛道的分界线进入外道,这时运动员如果立即返回内道,将不会被判罚;而如果运动员没有立即返回,即使没有影响到外道滑跑运动员,也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终点直道切线虽然在2006年曾提出过,但是没有正式写入国际速度滑冰竞赛的规则,没有引起运动员及教练员的重视,直到2010被写入国际滑联竞赛规则,并且在比赛中有很多运动员在该环节遭到判罚才引起了重视与关注。在2010-2011世界杯速度滑冰联赛第1、2站中,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终点直道犯规情况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表2),对新规则执行后运动员的犯规情况进行了研究。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犯规人数最多的是终点直道切线的地方,有60人犯规,占整场比赛犯规人数的71.49%;排在第2位的弯道切线的犯规和换道区阻挡犯规各8人,分别占整场比赛犯规人数的9.55%和7.1%;排在第3位的是换错道次,有3人犯规。由此可知,占整场犯规人数最多的是终点直道切线犯规,应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足够的重视。
访谈了解到,虽然运动员已经注意到这一变化,但是因为还有没有完全理解新的规则,所以在比赛中还是因为“完全”切线取消比赛成绩,甚至有运动员多次在此情况下犯规,导致整场比赛中有多人次犯规,被取消比赛成绩。
2.3.4 其他方面竞赛规则的改变 在换道区规则更为细致。《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对由内道换到外道、外道换到内道只是作了简单描述;《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将换道区直道界定为第1个弯道末端到下一个弯道始端。在判罚方面也有变化,《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规定“违反本规定将被取消比赛资格”,而《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中的规定则是“违反本规定将取消参赛资格”。
在竞赛规则中,运动员伴滑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1]中也只是不允许,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中相关规定则变为了取消比赛资格,同时,还添加了在指定赛道内的比赛规则,即运动员要保持在指定的赛道内进行滑行,如果运动员一直在自己赛道内滑行却被其他运动员干扰,则取消干扰运动员的比赛资格。但是,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2》[5]中又添加了当越过指定赛道的规则,指出如果一名运动员有1支完整的冰鞋完全越线到其他赛道或者热身道,即使没有干扰到其他运动员,该运动员也可能会被取消参赛资格。进一步观察发现,有超过1次以上这种行为,该运动员会被取消参赛资格,但是也指出有3种情况除外:1)在摔倒或其他意外情况下离开指定赛道,随后如果这名运动员立即返回赛道,将不会被取消资格;2)如果运动员为了超越在同一赛道的另一名滑跑运动员,超越过程中越过该赛道的外界分界线以免受干扰,这名运动员将不会被取消资格。3)当运动员不能保持住内弯道滑跑或者进入终点直道时候不能保持在内道滑行而切断跑道分界线进入外道,如果运动员立即返回内道将不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增加了一条:在运动员抵达终点线后,禁止在终点线处故意踢冰刀(视冰刀完全脱离开冰面),或者将身体摔出通过终点线,这样情况将被直接取消比赛资格。
在集体滑添加出发形式按编组的情况而定,如果按队伍排名进行编组,则排名最好的队伍将在终点直道出发,否则队伍的出发位置则由抽签决定。此外,还明确指出比赛只使用一条跑道。在取消集体滑比赛资格中明确指出,如果违反某一规则或国际滑联兴奋剂规则,则全队的资格也同样被取消。
表2 2010-2011年世界杯速度滑冰联赛第1、2站运动员终点直道犯规统计[9]
双发比赛是指由4名运动员分2组比赛,2组出发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圈。《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3]指出,双发比赛只有经承办国组委会、国际滑联运动主管、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同意,并在赛事通知中公布才能举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指出,如果参赛运动员不能组成完整的双发(所有双发均由4名运动员组成),只可以第1组不完整(甚至可以只有1名运动员)。
以上要求在《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2]及之前的相关规则中并没有被提出,随着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规则做出了调整及补充,说明了竞赛规则的人性化,考虑到了越过他人赛道、为了取得名次故意摔过终点线而不是刀尖先冲过比赛,及如果比赛中人数变化如何进行比赛、是否进行比赛等不可避免的客观情况。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积极学习新规则,创新训练方法及手段,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4 速度滑冰运动员装备规则的改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比赛装备有头部保护、热身服、比赛服、冰刀,这些装备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的先进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计时设备的更新与添加、比赛服装采用了高科技材料等,更能使运动员从中获得优势从而改变命运。分析竞赛规则可知,对冰刀、比赛服装和头部保护措施的内容没有什么改动,但《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4]中又添加了3条其他规定。
1)禁止携带音乐设备,是指在比赛期间无论是比赛区或者是热身区运动员都不允许佩戴任何的音乐播放器或者其他的声音设备。这样是为了使运动员不要依赖于外界其他东西来提高对比赛的兴奋性,而应通过自身的调节与掌控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加以注意,并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都努力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好成绩。
2)辅助计时设备,指如果在比赛中实物计时设备要求运动员佩戴或装置协助计时设备,参赛的运动员在检录的起点须佩戴所需设备并在比赛中一直佩戴。
3)袖标或其他身份标识物。规则规定是为了确认运动员的身份以及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和抵达终点时应该滑行的跑道,运动员有义务按照规定或裁判长的要求佩戴袖标或其他身份标识物,运动员有义务在起点检录时佩戴正确的袖标或者其他身份标识的标志物。这样的规定为了便于裁判员、教练员或者观众更清楚地看见运动员是否犯规,从而进行判罚。如果现场遇到突发情况,运动员要服从裁判长的安排,在比赛中运动员要为自身袖标或其他标识物是否正确佩戴负责,如违反上述竞赛规则,将被取消参赛的资格。
运动装备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速度滑冰的器材设施和运动装备既要符合国际滑冰联合会的标准,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又要使运动装备健康发展,推动速度滑冰运动水平的提高,所以要重视运动装备对运动员的影响,继续研发与创新更好的运动装备,推动速度滑冰运动向更强的方向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1)速度滑冰场地规则的改变大幅度提高了速度滑冰运动的安全性,为运动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更利于运动员成绩的发挥。
2)计时装置规则的改变为缩小秒表误差值、提高精确度提供了保障,能更好地体现速度滑冰比赛成绩的公平性。
3)速度滑冰滑跑规则的改变,有助于提高竞赛公平性、规范运动员滑跑中的不良习惯。
4)装备规则的改变对提高比赛安全性、减小滑行阻力等提供了有效保障。
3.2 建议1)从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应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改进速度滑冰竞赛规则,这样可以让赛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逐渐提高速度滑冰的工作标准,同时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2)及时掌握竞赛规则的变化。教练员与运动员要重视对速度滑冰竞赛规则的学习,在遵照规则进行训练的同时了解规则、吃透规则,并及时了解规则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犯规,导致对竞赛成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0[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4[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08[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0[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5]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6] 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2014[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7] 2014冬奥会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 决赛(第1-10组)[EB/OL]. http://2014sochi.cntv.cn/2014/02/10/ VIDE1392041038708370.shtml,2016-11-30.
[8]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第2轮 11-20组[EB/ OL]. http://2014sochi.cntv.cn/2014/02/11/ VIDE1392049078065504.shtml,2016-11-30.
[9] 国际滑冰联盟[EB/OL].http://www.isu.org/en/ home,2016-11-30.
[10] 刘建和等.运动竞技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1] 刘建.竞赛规则演变的外部动因与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63-65.
[12] 王洋.速滑运动员利用竞赛规则规范技术提高成绩的途径[J].冰雪运动,2009,31(2):11-15.
[13] 陶玉晶,张强.第9-11届全运会速滑比赛成绩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2):112-116.
[14]陈陪基,唐秋菊.田径运动竞赛规则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57-60.
[15]赵国强.单保海,实施短道速度滑冰新规则对运动员参赛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3):16-18.
[16]张强,于明涛,王立国.速滑·轮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梁林花,蒙猛.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与韩国速度滑冰项目发展比较[J].冰雪运动,2010,32(2):1-5.
The Development of Speed Skating Competition Rules
WANG Dan1,2, TAO Yu-jing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2.Kuancheng Track and Field Amateur Sports School, Changchun 130000, Jil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peed skating competition results when the competition rules of speed skating change and obtain its main influence factors and indirect influence factors.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the coaches and athletes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the compet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the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video observation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rules of the contest from 2000 to 2014.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anged rules of speed skating competition guarantee athletes’ safety, which favors athletes’ performance. 2) The change of timing device, that is reduce the stopwatch provided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error, can better reflect the fairness of the speed skating race results.3) The change of the speed skating run rules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fairness, norms and athletes running some of the bad habits.4) The change of athletes’ equipment rules can improve security and reduce the sliding resistance provides effective protection.
speed skating; competition rules; competition achievements
G862.1
A
1004 - 7662(2017 )01- 0071- 06
2016-12-25
吉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课题重大项目“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A39);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全民健身背景下吉林省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研究”(项目编号:1505233)。通信作者:陶玉晶。
王丹,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冰雪运动理论与训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