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

2017-07-21汪博武

观察与思考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政治党从严治党

汪博武

论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

汪博武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现阶段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完整地回答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何为担当,担当为何,为谁担当,如何担当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形成了包括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时代特色、价值取向等在内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思想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责任担当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新境界。

习近平 领导干部 责任担当

作者汪博武,男,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安庆 246133)。

强烈的担当精神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秉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观和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重担当的优良传统,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发展现实以及党所处新的历史特点、历史方位、历史任务的基础上,在一系列的文章和讲话中,科学阐明了现阶段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完整回答了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何为担当,担当为何,为谁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形成了包括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时代特色、价值取向等要素在内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互为支撑的思想脉络。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理论维度清晰,意义指向明确,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习近平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及管党治党新要求等维度对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刻揭示了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把马克思主义责任担当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

(二)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应有之义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根本内容。马克思认为,国家机关是社会的“公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相继提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就是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深化了人民与权力关系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在承接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强调权责统一、权责对等,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进行了新的丰富和探索。

第一,责任比权力更本质。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而是政治责任”、“权力并不是实现自己私利的工具,而是履行责任的内在标杆。”③《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对于领导者,责任是基本要求,人民赋予领导干部的职权,实际上是赋予领导干部义务和责任,比较而言,权力只是尽到责任的手段,责任才是领导真正的要义。第二,权力和责任要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24页。权力和责任是同步消长的,权力既不能擅自放弃,也不能任意转让,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权力和责任要始终保持一致,否则,当领导者享有的权力大于其应当担负的责任,就会出现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现象,相反,当领导者享有的权力小于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就会出现无力完成领导任务的情况,甚至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形;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统一的,领导干部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责,有权必有责,有位必须为,不为要问责,失责要追究。可见,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三)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治国理政的进程中,习近平同志把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责任素养、责任勇气概括为“敢于担当”这一实践品格,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意义指向和具体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鲜明特点。

1.敢于担当的意义指向。敢于担当反映着干部的品性和党性,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和气魄,也决定着干部履职尽责的程度、干创事业的大小,是领导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敢于担当,2012年12月,他提倡“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5、413、418页。,是新时期好干部五个方面的标准之一。2014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考察时更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现实来考量,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是可靠的,工作是负责的,同时要看到,领导干部中“无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作为不力”的问题特别突出。习近平同志严肃批评了干部队伍中的“太平官”、“平庸官”、“推诿官”、“圆滑官”,认为他们危害极大,要求下大气力解决。他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8页。另一方面,在选人用人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激励敢于担当的干部。比起为官不为,敢于担当型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容易得罪人,犯错误的概率高,有时候得票可能会低。对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全面、辩证、具体地看待有担当的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的工作失误和得票,如遇到认识不一情况,组织上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以让那些想干事、干成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位子、有位置。

行业竞争程度因素(Marketc),通过Herf i ndahl-Hirschman指数对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度进行检测(Kafetzopoulos 和 Psomas 2015)[14]。

2.敢于担当的具体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5、413、418页。这一论述,科学阐释了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内涵和要求,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以及怎么样敢于担当,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和具体行为中落实责任担当提供了更清晰的标准和可判断的尺度。一是是非面前不摇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态度暧昧还是立场鲜明,这是衡量党的干部敢于担当的试金石。敢于担当就是要求党的干部在面对错误观点、错误思潮、错误言论时,敢于亮剑,敢于批评,敢于回击,不做“墙头草”,不做“推拉门”。二是矛盾面前不逃避。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化解矛盾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敢于担当,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就是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5、413、418页。。三是危机面前不退缩。习近平同志指出:顺境逆境看襟度,关键时刻见担当。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四是错误面前不开脱。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敢于正视错误、承担责任。习近平同志指出:“坦率地说,谁都不是神仙。积极干事业,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如果遇到难事、急事、大事,不敢担当,不愿作为,那才是不可原谅的。”⑤孙业礼:《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新概念、新韬略》,《党的文献》,2014年第2期。五是歪风邪气面前不迁就。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对于不正之风,领导干部要零容忍、动真格,敢于较真、敢于说不,敢抓敢管。

(四)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内在要求

治国理政要担当什么样的政治责任,这是执政党首先要回答的中心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面审视党的新的历史特点、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从政治责任的战略高度,明确了管党治党在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中的中心地位,并由此探索形成了以“明责为起点、践责为基点、追责为保证点、负责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四位一体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实现的逻辑机制。

管党治党,根子在干部,关键靠担当。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做法还不尽人意”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页。。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同志发出“治党三问”,即“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页。如何解决“治党三问”,习近平同志认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页。

1.前提基础:明确管党治党责任。第一,明确管党治党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④《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第二,明确管党治党责任主体承担主体责任的全面性。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简称“两个责任”)概念,但其内容主要界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两个责任”,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承担者由党委(党组)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构成,并强调党委(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对承担“两个责任”的范围作了扩展,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并要求制定责任清单和问责规定。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六次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并把纪委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定位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他还进一步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既要管事又要管思想管作风,带好班子、带好队伍,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书记。”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6页。习近平同志把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的内容从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发展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责任主体全面性和主体责任全面性的统一。

2.中心环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⑥《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如何做到具体、认真,习近平同志分别从高度、纵度、广度、长度、力度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在高度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页。二是在纵度上,习近平同志认为要建立“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制。三是在广度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⑧《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93、93、94、94页。。四是在长度上,习近平同志认为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关键是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构建纪律、监督、问责等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五是在力度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逢山开道,遇水叠桥的钻劲”、“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责任落实。”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0页。

3.关键保障:追究管党治党责任。习近平同志认为,追究管党治党责任需要落实问责制,并以此构建起“三全”为主线的追究机制。一是“全领域”追责。责任追究不留死角、没有盲区。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些年,在干部监督上,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当前的一个问题是,抓安全事故等行政问责多、抓管党治党不力问责少,问责规定零散、内容不聚焦。”②《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③《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二是“全员化”追责。责任追究没有特殊,也无例外。习近平同志指出:“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发生了党的领导作用不发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样、管党治党不严不实、选人用人失察、发生严重“四风”和腐败现象、巡视整改不力等问题,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以及追究上一级领导责任、党组织责任。”④《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他还对一把手、领导班子、纪检组长等群体的责任追究提出明确要求。三是“全方位”追责。责任追究没有暂停,更无休止,必须发挥合力,久久为功。针对“一些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账,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19页。的情形,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终身追责”;针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实行“一案双查”,“倒逼追责”,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既倒查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也倒查追究纪委的监督责任;对于失职失责造成重大损失、侵犯人民群众利益、损害党的执政基础的,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抓住问题开展“典型追责”;他还要求“健全问责机制,把责任追究的内容、事项和方式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⑥《习近平关于责任担当重要论述摘录》,《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14期。。

综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是一个“定责、践责、追责”相统一的合力工程,涵盖于管党治党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定责是前提基础,践责是中心环节,追责是关键保障。无论是定责、践责还是追责,目的都是负责,本质上都是促使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使党始终成为推动和发展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历史渊源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懂得承续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重要论述,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历史底蕴,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民族美德、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的鲜明品格。

(一)中华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情怀是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形成的文化根基

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从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起源看,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源同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开物成务、建功立业、修齐治平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天下责任。从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华先贤的瑰意琦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甘于担当的内在禀赋,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内蕴。习近平同志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坚毅秉承者,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承续基因、萃取养分、凝聚力量,赋予了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以新的精义和要求,并在新时代的境遇中不断发扬光大。

(二)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历史责任和执政责任是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形成的深厚基础

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们党 95 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向人民负责”的民主新路,在回答黄炎培“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王朝周期率时,指出“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②黄炎培:《八十年来·延安归来》,北京: 中国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1945年,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更是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5页。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执政责任。他说:“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④《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页。1992年,退出领导岗位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仍告诫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责任大啊”也成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结束语。1996年,江泽民同志发表了《责任重于泰山》一文,并强调要“自觉担当起跨世纪的历史责任”,“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历史责任”。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胡锦涛同志也反复强调:“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⑦《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0页。回溯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三次“伟大飞跃”的历史贡献,就是因为具有并始终保持了甘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关于责任担当的论述和实践是习近平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时代特色

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在深刻把握党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当代中国发展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深刻地阐明了新形势下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重大意义,凸显了习近平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时代特色。

(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召唤领导干部责任担当

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同志把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肩负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概括为“中国梦”,赋予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以鲜明的目标指向。在很多场合,习近平同志在谈到责任担当时,总是将其寓于中国梦的追求之中;在论及中国梦时,总是将其与责任担当紧密相连。2012年11月14日,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肩负着对民族的重大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0、84页。同年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0、84页。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阐明了中国梦的内涵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强调:“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奋勇前行。”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6月7日,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认为“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272、101页。,“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履行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做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负责任大国”。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272、101页。民族圆梦,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日。。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论述了民族复兴背景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时代内涵,特别强调了责任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定信念,勤政务实,为民服务,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习近平同志把现阶段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未来担当的基点统一于“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中国梦之中,凸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战略性、全局性、整体性,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时代特点。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需要领导干部责任担当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责任担当是推动改革的精神动力。当前,中国正步入“发展起来时期”,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期。邓小平曾指出:“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⑦《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4页。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272、101页。因此“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⑨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日。,“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⑩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从现实情况看,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尤为严重,一些党组织权责不明、权责不等、失责不究的现象特别突出,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起来时期”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召唤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决定了党员和党的干部需要有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①《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7日。他反复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敢想、敢做、敢当;各级干部要切实履行好对改革的政治责任,敢闯、敢干、敢为。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不难发现,现实是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来自于他对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冷静分析,源于他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意识,是对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特点、新的历史任务的郑重回应。

四、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思想的价值取向

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价值立场决定支配实践主体的价值态度和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立场是人民立场。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担当作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所在,明确回答了治国理政“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问题,为党员领导干部践行责任担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2013年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回答俄罗斯记者提问时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3、4页。为人民服务,实质上就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担当。首先,为人民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把人民当主人,当先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等等。这些观点,阐明了党和人民关系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为人民担当的理论依据。

其次,为人民担当就是把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作为治国理政最根本的方法论,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3、4页。、“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人民群众期盼什么就努力实现什么、人民群众拥护什么就始终坚持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就坚决改进什么”。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3、4页。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通过作好“改革文章”,让老百姓有整体的、实际的、持续的、可靠的获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民为主体、为依靠的共享发展理念,强调把回应多元民生诉求、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再次,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从提出“八项规定”,聚焦解决“四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高悬反腐利剑,以零容忍态度打虎拍蝇;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到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促进社会公平,体现着习近平同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彰显了为人民担当的价值取向,贯穿着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

责任编辑:凌 雁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及其哲学意蕴”(SK2017A031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理政治党从严治党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신시대
渔歌子·治党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