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017-07-20时煜
时煜
众所周知,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即要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机械练习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通过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中焕发出探究活力,效果良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质疑提问。撬开学生探究思维的大门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一块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人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设置疑问”,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二、巧设提问,点起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我在学生认识了分数,会动手折出分数、化出分数的基础上,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判断。这时,学生分成了两派,一派持同意意见(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持否定意见。而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急于判断孰是孰非,而是请学生双方争辩,各向对方陈述理由,谁能想个问题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就算哪一方赢了。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紙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我才问道:“这题错在哪里?只要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这样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培养了其逻辑思维的慎密性,通过知识的争辩、体会,学生自己解决了原先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也比较深刻。
三、“梯度”提问,开启学生探究思维的潜力
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通过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教师立即判断,说明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是有规律的。然后教师启发设问,这个规律是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他地方呢?让学生观察到像“13、33、26、36”中“1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而13却不能”,在“26和36个位相同,但36能被3整除,而26却不能被3整除”,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在学生的议论中,教师不要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可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将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之悦。针对知识形成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当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有助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潜力。
四、拓展提问,关注学生探究思维的个性
拓展学生课堂思维,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解法和思路。由于这些解法或思路是学生积极努力的“成果”,是主动探索获取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对“答案”去再认识、再讨论,并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在教学中恰当提出问题,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索研究的兴趣。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甚至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才是一堂真正精彩的课。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