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批评与《傲慢与偏见》教学
2017-07-20徐龙飞
徐龙飞
摘要 《英国文学简史》教学除了解名著之外,还可以将批评理论运用于选读内容,为塑造本科阶段学生完整的世界观贡献力量。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同时对爱情、婚姻、财富等方面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对选文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学生认识到观点与内心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理解能力。
关键词 心理分析 观点 理解能力
1理论简介
心理分析批评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源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理论通过符号解析的方式,特别是对“梦”的解析,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病症的根源,了解人的无意识的工作机制。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所代表的是人的无意识的欲望或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欲望遵循快乐原则,时刻追求满足;“超我”所代表的是来自社会的规则所形成的束缚或压力;而“自我”就是前述两种力相互冲突之后调和而呈现出的样貌,是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一个接口。在“超我”与“本我”的冲突之中,被压抑的“本我”,因其永不停歇的内驱性质,会寻求其它形式的满足或者表达,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表达有四个基本步骤:压缩,即把无意识中的内容以一种简洁的方式在意识中呈现;置换,把意识所不允许的内容改头换面;转换,即把无意识内容转换成抽象的梦境;二级阐释,即对无意识内容最后进入意识层面的梦境的内容进行修订的机制。这个过程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非常相似,具有高度的类比性。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语言,于是语言中所表达的内容就等同于作家的“梦”,一个人物使用的语言所揭示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就是该人物内心的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个作品中的人物实际上是虚构的,并没有自己的人格构成,那么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源头自然只能上溯至作者。因此,心理分析理论在分析作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作者进行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2作品及作者简介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813年出版的一本小说,最初题为《第一印象》,被出版社拒绝之后改为现在的标题。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本内特的情感成长历程,展示了英国社会生活一角的风俗习惯,行文轻盈优雅之外,还带着轻微的戏谑之意,使得作品更加魅力无穷。
奥斯丁生于1775年,一生共有六部小说,写的是18世纪英国乡村地主阶级的生活风貌,通常探讨那个时代女性只能通过婚姻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依靠的尴尬处境。关于奥斯丁的生平,并没有太多史料可供参考。除了匿名发表的作品之外,只有一些她的家人所作的一些简单记述和一些她写的信件。终其一生,奥斯丁写了近3000封信件,大部分给姐姐柯桑德拉,可是这位姐姐在1843年把这些珍贵的信件几乎全部烧了,原因是不想让这些信件落入亲戚的手里,因为其中尽是奥斯丁对亲戚和邻居们“非常辛辣和坦率的评论”。
奥斯丁一生大部分时间没怎么离开过闭塞落后的故乡,但生而敏锐善察的她却因此对英国的乡绅阶层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虽然她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但是女性从事写作在那个时代是不被接受的,因此她的作品一直匿名。虽然作品广受好评,但她的生活一直都很宁静。1817年她在温彻斯特与世长辞。
3作品分析
《傲慢与偏见》的情节安排虽然因为人物众多而稍显复杂,但实际上脉络清晰,主线突出。故事讲的是本内特夫妇有五个女儿,根据当时的法律,女性不能拥有财产权,因此五个女儿不能继承他们的遗产,她们未来的生计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为了把五个女儿嫁出去,本内特夫妇可谓焦头烂额。这种恶劣的风俗之下会诞生何种千奇百怪的现象和人物,显然值得探讨,但限于篇幅,本文选取作品中有关爱情、婚姻、自我以及财富的言论,结合社会历史现实进行心理分析,以此管窥作者内心世界。
在第一章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作者流传千古的名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be in want of a wife.”作者这一句话可谓道尽当时身为女性的悲哀,同时也彰显了作者的笔力。婚丧嫁娶,本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作者用词却是极尽华丽,“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与这些平凡的小事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那个时代的女性却是不可置疑的“真理”;从句中的主语是“男人”,谓语是“拥有”和“缺少”,宾语是“财富”和“妻子”。一个男人拥有的和缺少的,被放在了同一位置,女性被彻底物化,与财富处于同等位置。这是那个时代身为女性的悲哀,也正是那个时代的可笑之所在。故事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如同作者本人一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人,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人格的构成并不会改变。她有对幸福的追求(本我),同时她要面对社会习俗的束缚(超我),在这二者之间的挣扎,会造就不同的人格面貌。伊丽莎白与这种社会习俗对抗的方式,就是她的讽刺。她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被压抑的她的本我的扭曲的体现。
一个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或者说“本我”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无非就是爱情、婚姻、财富、家庭、自我等内容。它们对生活如此重要,却又因社会习俗的干预而遥不可及。自然而然,作者对此也是颇有微词。撇开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童话故事一般的结局不谈,只看作者通过伊丽莎白的眼睛和头脑对所处时代的观察和思考,大约也能明白为什么奥斯丁的姐姐要把她的信件付之一炬。
在故事的第二十二章第二段,作者說到卢卡斯小姐的婚姻,或许此处的婚姻才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真相。“愚蠢如果是一种天赋,他(科林斯)的天赋能让所有女人对其避之不及;卢卡斯小姐之所以接受他,原因非常纯洁,没有一丝丝儿的杂念,就是把自己嫁出去。”出于经济的考虑,一个女人可以牺牲多少?奥斯丁在这里的遣词造句显然,除了令读者感觉骂人骂得痛快之外,也包含着深深的绝望。对于幸福的追求被现实打压如此,作者的“本我”会如何扭曲体现?
说到财富,在第四十八章第四段,“整个梅里屯的人现在都在说他(维克汉姆)的不是,但三个月以前在这些人口中他几乎是光明天使。人人都知道他欠债,都在说他的种种劣迹,包括诱骗少女。”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读者可以看到群众意见风向的转变,是以“欠债”开始的。换言之,一个人没有钱,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些“群众”,不过是“群氓”。
作者还在第五章中讨论了骄傲。卢卡斯小姐就认为达西,即故事的男主人公,因为出身高贵,长相英俊,因此有权骄傲。伊丽莎白的妹妹,爱读书的玛丽,也认为骄傲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但虚妄则是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作者却通过伊丽莎白的口,在第十一章第十八段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一个人真的境界高人一等,那么他的傲慢就不会表现出来。”面对自带优越感的人,作者还是忍不住要批评一番,也是作者自己的“本我”的一种体现。
“爱情”可能是一名女性对于幸福的最高向往,爱情应该基于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在第六章第十二段,达西初见伊丽莎白时:“刚跟朋友们说完她的脸毫无亮点,达西就发现伊丽莎白深邃的眼眸使得她的整个脸盘显得聪慧无比。接下来的发现更让他后悔自己刚说的那些话。虽然他的毒眼发现伊丽莎白的体态并非完美,却不得不承认别有一种动人的风韵;虽然她的举止与时尚不搭,但却清新自然。”维基百科上奥斯丁的画像可以看出作者的外在容貌整体不算特别出众,但是一双眼睛确实非常有神。虽然没有姣好的容貌,但希望自己的气质能胜出,也是常见的女性心理。
4结论
在心理批评的视野之内,透过作品中人物对一些共同话题的态度,可以大约窥见作者的心理状态。作者有才华,有自己的坚持和骄傲,对爱情和婚姻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可惜的是,生不逢时,这些理想只能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或者说实现。这也验证了心理分析理论的有效性:艺术的创造源于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愿望。通过这一批评实践,希望学生了解时代的进步的同时,也能掌握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对自己的生活的思考之中。诚然,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并不完美,但对于人格构成的解释确实非常有实效,因而在扬弃的基础上也值得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