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7-07-20杨春霞朱梅红李小艳

科教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大学英语互联网+

杨春霞 朱梅红 李小艳

摘要 本研究对传统面授与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有提高。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0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在全球流行开来。加拿大拉瓦勒大学教育学院教授Michael Power首创了“混合在线学习设计”理论,开展了高等教育同步和异步学习技术的研究。混合式学习集传统学习方式与E-Learning的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国内,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首先倡导“混合式学习”。刘艺(2010)等开发了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多元化互动功能,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平台、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周晓玲(2010)等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广西师范大学自主研发和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王懿(2011)研究发現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促进作用。虽然中外学者对于基于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视角有所不同,基于网络的数字多媒体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己初具规模。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笔者所教授的2016级广告学1-2班,2016级国贸+法学双专业1班,三个自然班共计80人。本研究旨在探讨:(1)利用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创造的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是否得到提升;(2)通过探究式、合作式学习网络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

1.2研究设计

以我校使用的朗文交互学习平台为依托,将《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中2016-2017学年第1学期教学大纲规定的4个单元的授课内容整合后上传至该平台。具体方案如下:

(1)线上网络自主学习。授课前,教师将每个单元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等内容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发布到朗文交互平台上。任务的形式多样,根据每单元的教学主题既有个人任务也有小组任务;既有书面任务也有口头或视频、音频制作任务。学生在课前登录平台查看教师提供的课程信息、教学课件、微课、作业、在线测试等网络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在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需在讨论区、聊天区就教师引导的话题展开讨论,可以在答疑区或班级QQ学习群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在各小组内部交换意见。预习以教师提供的课本内容为主,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效率高的学生在完成规定预习任务的基础上,可能通过网络对教师推荐的补充资源进行更广泛的自主学习。

(2)线下传统课堂面授。每周的课堂面授教学,主要进行检查、反馈、交流与总结。首先,教师向学生反馈平台提供的本单元学习记录,并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各小组就课前准备的讨论内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帮助,并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然后,设置与单元主题或课前上传的课件、教学视频等材料相关的输出活动。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与小组的讨论进行总结评价,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及写作内容。其中,写作作业发布在批改网上,使用系统的自动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教师进行手动批改检查,共享优秀作文,在课堂上师生一起点评。整个面授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互动交流、小组协商讨论、小组成果展示等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巩固并内化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评价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利工具。本研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学习时间、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在线口语、作文同伴互评;线下包括学生随堂听写、测试及课堂表现。终结性评价指期末考试。这种多元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平时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

1.3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教学日志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期初的第一次课上,笔者详细向学生介绍了“混合式学习”,并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告知学生。随后,笔者就学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态度进行了投票调查。投票结果显示,15%的学生(12人)认为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会促进英语学习,愿意尝试”;62.5%的学生(50人)认为这一教学模式“麻烦,压力大,不愿尝试”;22.5%的学生(18人)“无所谓”。可见,对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认可度并不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教学日志观察及个人访谈,笔者了解到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有了改变。“网络学习资源更丰富,PPT、微课等形式的教学内容趣味性更强”;“这种教学模式使自己逐步摆脱了高中完全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认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很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与同学的沟通、分工与合作”。当然,仍有一部分学生表达了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满。他们认为“本学期同时要学习3门混合式课程,再加上传统的非混合式课程,课程多压力大,明显精力不足”;“新生没配备电脑,采用手机学习经常出现技术故障影响了学习效率”;“网络诱惑力太多,会有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学生对于这一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然是褒贬不一,但学期末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的学生表示这一教学模式让自己认识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表示“愿意继续尝试”,这与之前的62.5%的学生对这一模式有抵触情绪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仍然不少比例的学生(32.5%)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压力大,精力不足,不愿继续尝试”。学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负面评价,笔者认为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作为大一刚入校的新生,这一“线上+线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与他们在中学时期的传统学习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比如,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有学生完全不参与小组讨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必要,是在浪费时间。针对这种看法,笔者甚至需要花很多时间与学生沟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学生课程作业确实繁重,精力不济。由于学校正在推行教学改革,很多课程都集中在一个学季(八周)开设,短时期内学生同时面临3门混合式课程,同时还要应付4-5门传统的非混合式课程,学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学生想回归到简单单一的传统学习模式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此外,网络学习平台时常发生故障、稳定性差、功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学生学习体验不佳,时间成本增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于是刚迈入大学,学生表示与之前的评价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更注重平时的学习效果,提高了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好的评价方式。

2结论

本研究对传统面授与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有提高。既然仍有部分学生对这混合式教学模式持反对意见,笔者认为恰恰说明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网络学习平台稳定性的提高、学生课业负担的适当减轻、学习任务设计趣味性的提高等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在线学习”这一环节投入更多精力:提前上传各种教学资料、检查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线讨论、在线解答学生有关学习的、技术的问题等,这种课上课上随时处于工作的状态,对教师的精力、责任心与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时间不长、网络及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后期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来解决。

★本文为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大学英语互联网+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