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力
2017-07-20李冬梅
李冬梅
【摘要】 推拿是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科,学生手法的熟练程度以及手法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由于推拿操作的灵活性、局限性从而使视障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上造成很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视障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力,笔者就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视障学生 推拿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5-126-01
0
在视障学生推拿教学之中,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低视力、全盲学生学习十分认真,但是其手法技能却很难有起色,难以理解、掌握,无论教师怎样指导,其进步却十分缓慢。而其中有个别全盲学生只要教师稍微指导,就能够很好地掌握推拿的手法动作、要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视障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为此,需要注重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推拿实践能力。
一、合理搭配推拿实践课教师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前提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教师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就视障学生推拿的实践课而言,通过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的合理搭配对于促进学生推拿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用处。合理搭配视障与明眼教师的配备,对视障学生而言视障教师更具有亲和力,视障教师知道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视障教师授课时同时搭配明眼教师,以弥补视障教师的不足之处,以确保推拿教学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视障教师与明眼教师各司其职,视障教师教授自己所感受到的,明眼教师教授自己所看到的,相互补充,以大大提高推拿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触诊环节
就视障学生而言,他们认识世界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依靠触觉来进行的,相对于明眼人群而言,他们有着比明眼人群灵敏度更高的触觉。因此,对视障学生的推拿教学来讲,触诊环节无疑是提高视障学生推拿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应就模型、标本以及课本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实体教学,课上,教师应尽可能指导视障学生在实体上找到相应的肌肉、韧带以及关节突等组织,让学生对某一结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加明确,以确保学生就层次、定位更加准确。比如要引导学生寻找肱二头肌短头腱时,除了要让学生就短头腱在学生手中的波动的感觉以外,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短头腱与锁骨、喙突、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邻近组织的关系,以此来确保学生以后寻找这个部位时能够明白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明确其走行方向,以确保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手把手教,让学生通过触摸教师与自身手形的不同及其與体表的位置关系,就手法的操作要领与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手指的敏感部位并进行仔细体会,以指导学生牢牢把握各种触诊方法,让视障学生做到手摸心会,这对于推拿教学中对实力缺陷进行补偿的重要方式。
再次,教师应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比如腕部腱鞘囊肿时,为了使学生对囊肿早期、后期的不同程度的硬度变化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气泡薄膜、圆形软糖、巧克力豆来对学生进行形容,并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触摸加强感受。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异常点进行触摸,学生学习推拿时不能够每一节课都能够对每一个病症进行见习或实习,对此,由于学生有视力障碍,平常不良的姿势等等难免会对颈、胸等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这一现成的资源,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触诊,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去触摸韧带剥离、肌肉挛缩、棘突偏歪等等情况,以加强学生对病理变化的感知,以提高学习推拿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推拿实践能力。
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教学
学习推拿与学习针灸是一样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践,帮助患者缓解疾患带来的痛苦。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推拿理论知识、初步感受与实践能力后,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推拿的见习与实习机会,以帮助学生从理论转变为实践。但是由于教学任务重而课时较少,学习后不久学生就会忘记所学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视障学生推拿实践能力的培养,多选择典型病例、多创造见习与实习的机会。应多加强学生在模型、自体、他人身体进行认穴、辨证认穴以及进行简单的推拿等等。以此来提高视障学生的推拿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视障学生推拿教学的过程之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过程,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视,让视障学生能够对推拿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作为学习推拿的重要动力,最终将推拿理论知识转化为推拿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造推拿实践的机会,为视障学生推拿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前提。
[ 参 考 文 献 ]
[1]王利民.视障生针灸推拿专业人体解剖学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02):33-34.
[2]黄冰冰.浅谈合理设计针灸推拿专业(视障生)实践课以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