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在适应与内在超越

2017-07-20李跃忠杨航

武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超越适应目标

李跃忠+杨航

摘 要: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文化思想对吸收而来的印度佛教思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禅学宗派,武术禅修则是以武术运动为形式的禅修。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武术禅修的终极目标进行阐述:目标一,外在适应。追求平衡就是适应的内容,这种平衡是外在形式的平衡。目标二:内在超越。超越是武术和禅修共同的内在特征,是“体悟成智”和“顿悟成佛”两者的强化。其次举例论述了兼并包容武术禅修:“禅武合一”的少林武禅和“心拳合一”的太极禅。

关键词:武术禅修 目标 适应 超越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4—0028—03

“禅”为梵文Dhyana,音译为“禅那”,意译为“静虑”,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不始于佛教,而是源于古印度的瑜伽术。中国禅缘于印度禅,印度禅有外道禅和佛教禅之分,佛教禅与外道禅都以“无我”为理论基础,通过禅定而追求智慧解脱之外,其重要区别是教禅排斥苦行,不以获得神通为最高境界,在修行方式上,佛教禅系统较为完整。佛教禅又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之别。小乘禅主要是以凝心入定、坐禅数息的形式与方法进行修行,禅与定是结合在一起,往往以定摄禅,长坐不卧的主要禅修形式,现今以南传禅代替小乘禅;大乘禅则是不再拘泥于静坐等某些固定的形式[1] ,而是依附于大乘佛教的理论。

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文化思想对吸收而来的印度佛教思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禪学宗派。禅宗发展犹如流水一样顺流而下,其历史幽远,流派也众多。菩提达摩将释迦的心法传授给慧可后,经僧璨、道信,传到五祖弘忍,五祖弘忍的两个弟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北派创始人神秀、南派创始人惠能,在之后禅宗发展中,南北两派又衍生出诸多流派,直至现今,禅宗流派枝繁叶茂,各放异彩。禅宗主流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各派又有不同说法: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等。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2] ,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基础)、方法(中介)和目的(境界)三个基本问题。

1 武术与武术禅修

武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的武术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而狭义的武术是指一种体育运动。广义的武术可以理解为传统武术,其内容包括“流传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129个拳种,以及在民间自发流传的、具有一定历史渊源、体用兼备的武术项目。并且还认为,使传统武术得以实现的实物、得以依存的流派等[3] 。狭义的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内容,以套路和搏斗运动为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禅修是以武术运动为形式的禅修。在禅宗体系非常独特,也颇具创造性,与禅宗超越思想不谋而合,武术在这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佛教禅修方式,武术禅修是需要遵循佛教禅理、佛教戒律,凭借武术这一媒介,让禅修的方式超越自身,变得更为开放;从武术的角度来看,武术则有了佛教禅宗这一种超越自我的心理训练方式。从禅修的角度看,禅修跳出了“静”为主的方式,加入了动态的修炼方式。学者乔凤杰认为其主观意识与目标追求有着较大差异的两个层面:第一,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的唯一目的;第二,把武术训练作为自己禅修的一个凭借,在实现武术训练之经验目标的基础上超越武术、消除武术,以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而转识成智[4]。这种认识是把武术禅修剖开而来,武术禅修的目标变成了武术或者禅修单个目标的延伸。那么武术禅修是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呢?文章从适应与超越两方面来阐述武术禅修的目标。

2 武术禅修之适应与超越

事物的存在并不是一定有其目标存在的,也可以这么说,事物发展过程中,其目标是动态的,每个发展阶段其目标都是有者其历史性和社会性。例如中国武术,最初武术曾在的形式是“武勇”,起源于原始社会猎取食物和躲避野兽攻击演变到到奴隶社会就变成了“一击一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武术目标是在实战中取胜。隋唐以前的禅学是印度佛教所推崇的思想,其目标是获取心灵的安静,到了隋唐后传入中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后,其目标则朝着“立地成佛”的方向发展。武术禅修也符合事物其目标的动态发展规律,但也有其区别于其他的特殊存在。适应与超越就是武术禅修的两大追求目标。

2.1 适应是追求外在平衡

适应的种类有多种,有生态环境的适应、社会环境的适应和文化的适应等,武术禅修的适应是人内部与外部的适应,准确的理解为人与自己关系的平衡、人与他人关系的平衡、人与外界关系的平衡,不是为了单纯地消弱其他而来强大自我,也不是压抑自我,而是朝着“平衡”迈进,努力的这一过程就是武术禅修的主要内容。武术禅修目标不是禅修中“静”到极致的目标,也不是武术中“动”得利害倾向,而是追求动静平衡。“以禅入武”的少林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少林僧人练武是强身健体和保护寺院的目的,禅理加入武术之后,其目标却有了较大的改变,内在精神提升和武艺提高的平衡是少林拳法所追求的。因此,追求平衡就是适应的内容,这种平衡是外在形式的平衡。

武术对于技战术的要求达到了极致,部分拳种的技战术精致到了四肢的末端,比如咏春拳以手法多变闻名,兼顾多种进攻和防守的摊、膀、伏其精细程度之高,正因如此,某个部分的用法越是精细,就会减少其他部位的运用,咏春手法一精细,自然腿的运用就减少了。咏春拳虽然接近实战,但是由于手法过多,就暴露出技击性单一的特点。禅宗修炼继承了印度佛教禅学大、小乘禅以静养性的坐禅修炼之功,通过坐禅是可以让修行者突破自身的限制,体会到自身与大自然的合二为一,达到一种空灵的安静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体已经全部放松下来或者完全放下,这时整个身体的气血流动减缓,新城代谢指数处于最低。禅修这种“静”的修炼特征是在修心,过多注重内在,而修身却不足。

武术禅修追求平衡的适应目标是武术与禅修各自的特征决定的,武术技击性单一在实战中是通过扬长避短达到技击平衡的,而禅修重在“心”的修炼凭借武术这个媒介可以达到身心平衡。

2.2 内在追求超越

武术禅修所追求的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目标而言的,超越是武术和禅修共同的内在特征,是“体悟成智”和“顿悟成佛”两者的强化。

首先,武术大部分习练是通过师傅口传身授的,当武术来到高阶层的时候,自身体悟最为主要。既然是自身体悟,所体悟的内容就不是实战中凶狠缠斗或者绝妙的攻防技擊,而是跳出武术去看武术,领悟武术的最高境界,它是一种无招胜有招,无拳胜有拳境界,可见武术最高阶段是去除技击和暴力心,不再局限胜负得失,而是开发每个人心中那一颗无所不能的智慧心,也就是说,武术最终的目标就是超越武术,体悟成智,并且这种智慧的开发不影响武术追求世俗得失。其次,禅修的目标可以就用“顿悟成佛”这四个字概括。“顿悟”是消除内心矛盾与障碍的重要途径。宇宙永恒和人生的短暂的矛盾是引起人内心不安的紧要因素,禅修顿悟就是来解脱生死之事,达到内心安宁。为达到禅修顿悟,其修行方法以“无念”为主,《坛经》中的《大藏经》所云:般若三昧,即是无念;心不染著,是为无念。人有六识,眼耳口鼻身意,为人体各器官,六识所获取的对象就是六尘,六尘又称谓“前镜”也。而“无念”者,即是“于诸镜上心不染”,“长离诸镜”。若不执着于某现象而沾滞于其上,则不为其所限,即而“顿悟。”人的修行不论多久,其本质是为了心灵准备的,要想“成佛”,是先得经过“顿悟”,这是一种断崖是的心灵体验,只有经过这样的心灵体验,才可以“成佛”。禅师像平常人样的生活,做寻常人所做的事情,经过了从迷到悟的过程,已经把肉体放下,进入一种禅定的境界,叫做彼岸世界,但是禅师“成佛”的过程不是停留在彼岸世界,他们重新回到世俗人世,依旧过着平常人样的生活,做着平常人做的事,只是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因而,“顿悟成佛”诠释了禅修目标的超越性。

武术禅修内在目标之所是超越,是因武术体悟成智和禅修的顿悟成佛的终极目标促成的,武术与禅修两者终极目标的超越性在武术禅修上得到了延续。

3 兼并包容的武术禅修

武术与禅修看似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事物,却拥有深层的联系,最终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给了武术和禅宗另一片发展天空,如少林武禅、太极禅。

少林武禅是少林禅修的目标与武术训练实战相结合,它使少林武术的功能从世俗得失脱离出来,使其目标指向了禅修的超越,从而提升少林武术内在品质;少林武禅因有禅修思想的引导,少林武术变得更具有包容和开放,技法套路多样;禅学“无念”思想一方面消弱了武术的暴力心,但也致力于开发少林习武者内心潜能;禅修将其戒律规章迁移到了武术习练上来,使得武术修炼指向禅宗修炼,让少林武术具备一套武德规范;禅学思想对少林武者思想的重构,让“禅武合一”思想得以形成,使少林武禅呈现出这样一个精神写照:少林习武者在其习武过程中发扬了禅门“无生”的视死如归的斗志以及“无念”宇宙为我、我为宇宙的修炼毅力。

太极禅作为武术拳种和宗教法门的融合点,它是受武术与禅宗的共同影响,共同促进发展。太极拳与禅修在各自主体思想上有相似之处,太极拳习练过程中注重“气”的引导,通过运气达到“心拳合一”,凭借“体悟”感受阴阳平衡,借助“习悟”体验柔中带刚的蚕丝劲,这是一种内外兼修、身心统一的拳术。“内”的修炼除了“气”的运用之外,还有思维、意识、心神等无形的内部活动和其他气息的运作。“外”的修炼就是武术拳术的常规,身体外在各部分的习练,包括手眼身法步,里三合,外三合的外在演练出动静疾徐,攻防技巧方法。富含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兼并科学养生的太极拳和禅学思想融汇,变成了一种心灵上的追求。

武术禅修,不仅外在修炼去磨砺自我的内心,而且从内心感悟出发去寻找武术真谛与精神。没有掉入任何一个极端,它从内外磨砺修行者,让其增长智慧和无所畏又有所畏之心。那武术禅修的本质是什么?可以试着这样理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万物在自心,本身就是无,就不必探讨身上的“尘埃”了。

4 结语

武术禅修是历史遗留和社会转型下的产物,是武术在某些时候和禅学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我们就把这些规模称之为武术禅修,武术禅修不去特意强调两者谁是主体,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终极目标,这种目标不是两者融合后形成新的追求,是他们本身自带,并相互加强。从历史的演变看来,禅宗创立于隋唐,至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且依旧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独立文化思潮禅宗日渐衰落的状态已经显现;传统武术走到现在也步入了低谷,武术异化等现象层出不穷。那么武术与禅宗的未来道路在哪?也许武术禅修的目标:外在适应与内在超越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洪修平著. 中国禅学思想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4-8.

[2] 方立天.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 哲学研究,1995(03):66-70.

[3] 虞定海,牛爱军. 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 乔凤杰. 佛教禅修与武术训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3):61-65.

On the External Adaptation and Internal Transcendence ——the Ultimate Goal of Wushu Zen Training

Li Yuezhong1 Yang Hang2(1.Guangzhou TCM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2.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Zen is a sect that Chinese Zen formed by masters absorbing Indian Buddhism thoughts an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ulture thoughts, Wushu Zen training is a kind of Zen training in Wushu sports.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studies the ultimate goal of Wushu Zen training: one goal is the external adapt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daptation is to pursuit the balance, and this balance is the balance of the external form. Another goal is the internal transcendence; the transcendence i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Wushu and Zen together, is the strengthening of "Zen training to wisdom" and the concept becoming the Buddha after sudden realization to truth". Then the study with examples, discusses the merger and inclusive Wushu Zen combining training of Shaolin and "the Unity of Mind and Fist".

Keywords:Wushu Zen training Goal Adaptation transcendence

猜你喜欢

超越适应目标
跨界与超越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