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研究综述

2017-07-20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太极拳全球化民族

杨 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研究综述

杨 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民族传统体育理应成为我国体育文化推广的先行者,在海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对其海外推广工作的研究将有助于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我们的文化魅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得到相关结论:今后此方面研究应立足内涵和文化基础的开发、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成功经验,在全球化视野下结合相关产业进行本土化延展,突出不同项目特色优势等,以期有益于今后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热潮,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相伴而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近年核心期刊的论文来看,这种趋势还会延续。

1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目前,关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对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价值判断和推广的必要性研究。张建华(2013)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中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力度的结论,但都是应然性的阐述,对学理层面和哲学高度的论述尚未深入。(2)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探索。以此为基本内容的学位论文和专著在 2000年之后陆续涌现。这个方面的研究以吉首大学白晋湘科研团队的研究最为前沿。白晋湘(2011)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基于对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研究,强调在全球化对话与交流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同时增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理论体系,从而达到文化增值的效果。(3)按国别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问题与现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墨尔本、泰国、乌克兰、日本、北欧、东欧等地的推广现状研究和瑜伽、柔道、跆拳道和板球等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成功推广经验分析,为其他研究奠定了基础。例如,娄虎(2013)的《墨尔本地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广途径的质性研究》、郭旭霞(2014)的《泰国孔子学院的体育传播研究》、刘小学(2010)《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北欧的传播》、于善(2014)的《对太极拳在东欧国家乌克兰传播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张晶晶(2014)的《太极拳在日本传播现状与途径研究》、李旺华(2007)的《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倪依克(2004)的《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友宽(2013)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等。上述研究中提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培训不足和规范标准的不健全等方面,比较成功的推广方式是由具有中华文化背景的当地推广者率先将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至熟知的群体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推广工作应在其华人聚集区开展,进而辐射其他。现有文献中对文化认同的分析不足,实现文化认同,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更高效的推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4)民族传统体育不同项目的推广问题研究。舞龙舞狮、龙舟等的特色项目研究特色突出。如龙益知(2010)的《高校龙狮运动的推广策略研究》。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太极拳、武术等项目上,如张杰(2012)的《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闫民(2015)的《太极拳文化形象及品牌塑造的路径》、虞定海(2011)的《基于孔子学院的武术推广模式研究》等,研究提出了包括通过孔子学院等方式进行推广的若干结论,但个别项目的推广方式能否泛化实施,尚待讨论。

2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我国的学者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国外的专家学者也将目光投注在其他民族成功推广其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纵观世界体育强国,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及传统培养上都较为成熟整体上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1)从经济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产业集中度、产业发展等问题。例如,Oliver Budzinski在2011年发表的体育市场的适用性系统的第一篇文章《Sports business and multisided markets: towards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提出了多边市场理论。(2)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模式的研究,英国模式、日本模式、印度模式等。例如,Peter Wynne-Thomas于1997年出版的《The History of Cricket:From the Weald to the World》一书,站在一个比较宽广的社会和政治视域下,探讨了板球运动如何成功迎来它的黄金时代。还有更多的研究关注更为全球化的足球、篮球或其他运动的国际传播,媒体在运动传播中的作用等,如色拉米(Selamizsoy)研究了土耳其球迷在体育交往中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国外学者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从国际视野来看待民族体育的国际化,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而应是富含我们民族文化的世界文化先锋。总体来说,国外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历史悠久,形成了相对丰厚的研究基础,这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 目前研究的限度分析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统计和分析认为,在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这一研究对象上仍存在研究的不足:(1)对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研究的学理层面和哲学高度的论述不足,对拟推广对象的本体研究不够充分。(2)既往研究中对一些项目的研究比较充分,但对有些项目的开发不足,优势并没有显示出来,甚至对部分项目的推广研究鲜有涉及。立足研究现状,学者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3.1 开发内涵和文化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既是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推广对象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成功推介的前提和基础。应在关注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研究对象的体育特征的同时,充分重视对其文化基础和内涵的开发。

3.2 借鉴成功经验和成果

不同意识形态的民族、不同地域气候的国家都可能生成迥然不同的文化土壤,如何让带有我们文化特殊的植被在异域根植壮大,需要研究者做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应在分析其海外推广现状的同时,考察其他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3.3 本土化研究

华人华侨是海外的一股有生力量,对这一群体的调研将有助于掌握海外情况。应在探求民族传统体育推广路径的同时,开发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拓展可能。本土化进程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进度,异域本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使我们的推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产业结合研究

体育产业的开发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理应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海外推广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应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他学科交叉的同时,深度开发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各种联系。

3.5 项目研究与开发

区别看待不同特点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助于明确研究的重点、提高研究的效率,实现点面结合,多元共进。应对民族传统体育海外推广的研究将突出优势项目、重视特色项目、厘清不同地域项目、不忽视濒危传统项目。

3.6 全球化视角下的研究

研究视角的调整有助于得到更广益的效应。在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中国文化交流诉求的同时,注重从世界多元文化的构建和国家文化大外宣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4 小 结

体育界已经开始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探究,重新思考民族体育的现象和本质,掀起了拯救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潮。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海外推广研究还应继续探索,使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实践起到充分的指导作用。

[1] 张建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3).

[2]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 娄虎.墨尔本地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广途径的质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5).

[4] 崔俊铭.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

[5] 刘小学,李少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北欧的传播的项目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7).

[6] 于善.对太极拳在东欧国家乌克兰传播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C ].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2014.

[7] 李旺华,高河永.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5).

[8] 张杰.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 D ].北京体育大学,2012.

[9] 闫民.太极拳文化形象及品牌塑造的路径[J].体育学刊,2015(6).

[10] 徐春毅.中国武术跨文化交流之研究[ D ].上海体育学院,2011.

G85

A

1674-151X(2017)15-14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72

投稿日期:2017-05-11

杨洋(1984—),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中文教育。

猜你喜欢

太极拳全球化民族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