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1+1+X”有效体育教学法

2017-07-20郝翠丽王英杰韩文进

运动 2017年16期
关键词:昌邑市健全人格运动量

郝翠丽,王英杰,韩文进

(1.昌邑市文山小学,山东 潍坊 261300;2.昌邑市实验中学,山东 潍坊 261300;3. 昌邑市教研室,山东 潍坊 261300)

简论“1+1+X”有效体育教学法

郝翠丽1,王英杰2,韩文进3

(1.昌邑市文山小学,山东 潍坊 261300;2.昌邑市实验中学,山东 潍坊 261300;3. 昌邑市教研室,山东 潍坊 261300)

学技、健体、健全人格塑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1+1+X”体育教学法就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去实施教学的,为扭转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差、体质弱、人格发展缺陷等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技术技能;体能;健全人格

“1+1+X” 有效体育教学法,第一个“1”代表运动技术技能和方法,第二个“1”代表运动体能,“X” 代表健全人格。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简论如何教学。

1 第一个“1”——技术技能与方法

1.1 直观教学要与启发引导、精讲点拨相结合

譬如,在学习前滚翻时,首先利用同等重量的一个圆球和一个方块,用相同的力同时抛出,让学生观察,看圆球滚动得远还是方块滚动得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明白团身易滚动的道理之后,再进行完整示范与精讲点拨,这样就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接下来再采取像“低头望天”“我是不倒翁”等辅助性练习,为下一步完整动作的练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最后的完整动作练习,再做“由高处向低处滚翻——抱小腿”练习、“滚翻——膝关节夹沙包”练习,就能使技术动作水到渠成。

1.2 分解教学要兼顾动作的完整性

当学习一项技术环节比较多的动作时,应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以学习“横箱分腿腾越”为例,因为该项目技术环节比较多,又存在危险性,所以应采取各个击破的教学步骤进行,像俯撑推手分腿立撑——俯撑成分腿站立接挺身跳——上步做双脚上板踏跳练习——踏跳、顶肩推手与提臀分腿的衔接练习——跳背练习——最后在相互保护与帮助下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在循序渐进教学的同时,使技术环节环环相扣、上下衔接,保证了动作的完整性。另外,还要利用“微格教学法”对动作的正误作出现场分析与比较,让学生心知肚明,在直观感受中学练,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感。

1.3 分层次教学要与巡回辅导相结合

在分组分层教学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动性。譬如,学习跳高时,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立不同高度的分组练习,让学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自信,使得“学优生”不断拔高,“学中生”不断提高,“学困生”不断进步;在分层次练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巡回辅导,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如“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做”,对“面”上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体纠正,对“点”上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个别纠正,尽量将问题解决在初发之时,避免错误动作的形成。

1.4 创新性练习

新颖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的练习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增加学生的求学欲望。以耐久跑为例,以往那种只绕圈跑的练习形式,学生总是感到无趣,甚至有的学生还故意装病,逃避练习。若改变成趣味性练习的形式,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如“趣味拼图跑”(“□”字形错肩跑——“△”形跑——“梯形”跑——“8”字形跑——自主创新路线跑),就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1.5 展 示

其主要分为集体展示、小组展示、男女分别展示和个体展示4种形式。例如,学习武术、健美操等类似的项目时,一般采取集体展示、男女分别展示或小组展示。;当学习田径、体操等类似项目时,一般以个体展示为主,展示之后教师要做出诊断性评价。

1.6 随堂评价

要将策划好的《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情况动态观察记录表》发给小组长,从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运动量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小组长和教师要结合现场的观察情况,依据评价指标与权重,按优秀、良好、合格、需要努力4个等级进行评定。当课结束时,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进行小结性评价,并对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 第二个“1”——体能练习

发展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体能项目练习不积极、怕吃苦、畏缩不前等现象。为此,我们围绕如何“化枯燥为乐趣”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与实验。我们主要从趣味性教学入手,将过去那种单一无趣的练习变为趣味性练习,如“1min花样跳绳比赛”“春播秋收”“十字接力”“两人三足跑”“推小车”“抬花轿”“障碍跑接力赛”“矮人走”“火车赛跑”这些竞争比较强烈的游戏,不但弥补了学生运动量的不足,促进了体能的全面发展与健身能力,而且还激发、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3 “X”——健全人格塑造

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体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譬如整齐划一的队列练习,培养的就是雷历风行的组织纪律性;舞蹈与健美操能给学生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形成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当练习耐久跑“极点”出现的时候,学生能坚持跑完全程,这就是意志力与吃苦耐劳精神的很好体现;当练习一些难度大、又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时,学生那种不畏艰险,坦然面对挫折,一次次克服恐惧心理的大胆尝试,实际上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敢当、敢为、果敢和克服困难的优良行为表现;在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中,表现出的那种拼搏精神、那种队友间的默契配合、那种主动搀扶摔倒队员的行为,不仅仅是只限于团队的合作精神,更是高尚品德的重要体现;在严寒的冬天每日坚持晨练,这种克服本身惰性的过程就是对意志力的最好磨炼;“习武以德为先”,讲求的就是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的武德风范。只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多启发,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健全人格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事实表明,“1+1+X” 是三位一体的,彼此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1+1+X”是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有力载体,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应注意的问题

4.1 切忌教学格式化

譬如,当动作难度较大又存在危险性时,应采用“先教后练”的方法进行,避免发生伤害事故;若在寒冷的冬天进行运动量较小的内容时,就很有必要添加一些趣味性的素质练习,弥补运动量的不足;若在炎热的夏天,应选择一些运动量相对较小的内容练习,防止运动量过大造成中暑现象。

4.2 切忌练习缩水现象

体育教学不能搞“花架子”,要遵循以动为主的学科特点,充分保证每个学生的运动量。

4.3 杜绝运动安全隐患

当练习一些危险性动作时,教师要防患于未然,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谋划保护与帮助的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当然,也不能被安全问题所吓倒,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消除恐惧心理,冲破运动安全这个“紧箍咒”,做到教师“敢当”、学生“敢为”,让那些搁置已久的危险“项目”重见天日。

[1] 教育部.L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G807.0

A

1674-151X(2017)16-1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57

投稿日期:2017-04-08

郝翠丽(1974—),小学二级教师,中专。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昌邑市健全人格运动量
昌邑市日照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大树的日常
近代昌邑市侨乡民居建筑装饰审美特征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志存高远,意守创新——访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林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