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问题是关系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人才工作思想
2017-07-20金延锋
金 延 锋
人才问题是关系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人才工作思想
金 延 锋
重视人才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人才工作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他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
习近平 人才工作思想 浙江实践
人才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大局和未来发展的大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人才工作,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习近平同志认为,推进人才工作,关键在于党管人才。他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都反复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问题。2013年12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怎样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观点。
首先,要更新人才观念,树立科学人才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更好地组织人才资源,为实施人才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审视在人才问题上的种种模糊认识,更新人才观念。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这是习近平同志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同志的科学人才观,主要体现在五个“牢固树立”和五个“纠正”上: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纠正把人才资源等同于人力资源的看法;“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纠正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片面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纠正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社会资源的观念,纠正人才使用中的本位主义做法;牢固树立人才浪费是最大浪费的观念,纠正重引进轻使用的现象。”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页。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工作,检验人才工作,不断提高爱才、识才、用才、聚才的水平,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氛围,使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同志的科学人才观,阐明了党管人才的新理念新认识,指出了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模糊认识,提出了解决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体举措,对指导当前的人才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提出并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党管人才做好顶层设计。
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人才强省”与博士后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人才强省”战略:“要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把各类人才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年7月,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同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人才强省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会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对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作出了详细规划。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人才规划,认为搞好人才规划是党管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析研究人才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人才开发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明确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就是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而制定的浙江省人才工作总体规划,是坚持党管人才的一项顶层设计。《决定》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科学人才观,既突出重点,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兼顾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大力提升浙江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保证。
第三,要求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认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
为进一步整合人才工作力量,2003年底,浙江省委成立了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抓全省人才工作;2004年,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的党委全部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人才工作领导体系。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作用,指导全省人才工作,进一步理顺人才管理体制。
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要求各地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把人才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是激发人才工作活力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目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取得主动、抢得先机,必须按照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认为,构建形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机制,一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统筹管理,克服目前人才资源管理中越位、错位、缺位等弊端,消除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歧视政策;二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三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变“管人”观念为服务观念,变单位管理为社会管理,推行人事代理制度,鼓励人才柔性流动,打破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四要创新人才配置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加快人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强人才中介组织建设,推动人才市场信息化,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五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以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奖励制为内容,与人才效用密切挂钩的多元化分配体系,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
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要求,浙江省把以用为本理念贯彻和体现到人才评价发现、人才配置、激励保障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调动人才、发展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发挥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和作用,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仅2004年,浙江省就出台了10个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决定相配套的政策文件。探索实行了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建立完善了浙江省重大科技贡献奖、青年科技奖、钱江技能大奖等一批人才激励制度,逐步形成了浙江特点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更好地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因此,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反复强调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力;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他从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理念。
首先,要努力建设好三支人才队伍。
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在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以培养三支队伍中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在同年12月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来。
习近平同志对于怎样建设好这三支人才队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要“在提高和增强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党性锻炼上下功夫”;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在提高和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办好企业的能力上下功夫”;对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在提高和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①参见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425页。
其次,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
习近平同志认为,要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必须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大批经济管理人才,又要注重培养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人才;既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又要注重培养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卫生、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既要培养城市建设管理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既要鼓励和支持发达地区培养引进人才,又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支援和智力扶持。通过各行各业人才的兴起和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抓好人才培养,重在加强教育,切实抓好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高等教育创新,使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急需的专门人才和高级技工等实用型人才。要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创新人才培训方式,围绕人才能力建设,突出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建立适应不同人才需要的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体系。
此外,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要重视老干部这一人才资源优势。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良好作风、崇高精神和丰富经验,仍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老干部这一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和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各类人才智力资源的吸引和使用,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并提出了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理念。
怎样“引进来”?习近平同志强调:“引进人才要防止‘近亲繁殖’”,“人才引进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这就要有国际眼光,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页。具体来讲,“引进来”,就是要抓住长三角地区正日益成为国内外人才集聚的历史性机遇,把推进人才合作与交流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大力引进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才交流,以人才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积极引进海外和留学人员,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创新引才思路,既要引进人才“个体户”,也要通过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等途径,引进人才团队;既要通过引进人才获得就地服务,也要借助于先进网络技术获得人才异地服务。
既要“引进来”,还要鼓励各类人才“走出去”。支持浙江省各类人才到省外创业,到国外深造,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浙江建设发展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到国内外人才密集区设立办事机构和研发中心,通过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让更多的外地人才为我所用。
在“引进来”、“走出去”同时,要重视现有人才作用,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盘活用好人才资源,切实避免现有人才的流失、闲置和浪费。
四、筑巢引凤,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引得进人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留得住人才,营造一个栓心留人、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筑巢才能引凤”的观点和要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好“六个环境”的要求。
“筑巢”就是要搭好平台、建好载体。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为人才创新创业建好平台,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积极发展各类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培育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研发中心等各类专业孵化器,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效载体。据2005年浙江省对引进共建的265家创新载体调查显示,创新载体共集聚科技人员6700多人,其中省外科技人员3582人,博士和高级职称科技人员2566人,美国、俄罗斯等外国专家111人,超过了浙江省40家省属科研院所4000多人的规模。②参见周国辉主编:《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实现与浙江实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页。
环境是凝聚力,是吸引力,是竞争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页。,具体举措就是要营造好舆论、人文、服务、政策、法制和人居“六个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遵循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工作规律,既满腔热情地支持各类人才探索创造,又以极大的宽容性允许失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设立“一站式”服务区,实行限时办理制和全程代理制,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营造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做到重诺守信,言出必行,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在发展中加以体现,在工作中加以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完善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等地方性法规,加强对人才流动中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保护,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这“六个环境”的营造,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重视人才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人才工作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他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世界眼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和理念,既彰显了他一以贯之的人才工作思想,也丰富和深化了他的人才工作思想,对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战略指导性。
责任编辑:凌 雁
作者金延锋,女,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杭州 3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