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四题
2017-07-20荣开明
荣 开 明
“文化自信”四题
荣 开 明
文化自信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如何认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价值自信、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的辩证关系,是当今中国研讨文化自信的四个基本问题。
文化自信 内涵 价值 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7页。“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1日。“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7页。那么,文化自信丰富涵义和重大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价值自信?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是什么关系?
一、文化自信的丰富涵义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众说纷纭,各言其言。但总体而言,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也有共识,即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即思想观念,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化学者王能宪说:“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显出永恒的光辉。”④王能宪:《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光明日报》2012年9月22日。中国人对“文化”的解释比较简单。中文将“文”与“化”关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察时变;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文”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文化”以人为本,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并行。古人认为,既要掌握日月星辰、春秋四时之变,又要精通诗书礼乐、圣贤教化,这是君子必备的人文修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智);禽兽有知而无义;而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即为人类所驱使),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意思是说,人有社会属性,有礼义廉耻,有精神世界,有文化追求,有创造,并且能够将这种精神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记录下来,传承创新,永世留存。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大小,最突出的坐标,不是财富,更不是武力,而是文化。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不朽的精神文化创造。
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及其每一个成员,对自身文化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秉赋的充分尊重、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对既有文化形态、文化成就及其作用的尊崇礼敬态度,和积极自豪情感,包括对其内在精神要求的躬身践行和对其未来发展前途的满怀期望。
这样的文化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自己的历史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继续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需要扎扎实实地发展自身文化,增添新的因素,扩充新的内涵。其基本路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始终坚持对自身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定力,满怀信心地往前赶。
这样的文化自信,从纵向上看,是文化上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传统和现代的统一和对接。从横向上看,是文化上的中国和外国、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和契合。从特质上看,是文化上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上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既关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涉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更包括我们当下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样的文化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包含着深层次的蕴涵。它决不是单线的孤立的,是相对于一段时间内的文化自卑自弃、甚至文化自残而言的。它不是自恋自闭、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是抛弃传承,全盘西化,照搬别国;更不是盲目乐观,自傲自满。
习近平同志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7日2日。这就表明我们自信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内涵特别丰富,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统一而又不割裂的层面。
(一)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和“魂”
按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说法,世界上曾存在26个文明形态,唯独中国文化体系从未间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宏伟体系,囊括语言文字、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制度体系等诸多方面。“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①《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日2日。5000多年延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都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悠久的文化“基因”、“灵魂”和“根本”。如果丢掉了这些,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二)浓厚的红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和重要渊源
中国在很长时期内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堪称众国的楷模,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世界的历史起于中国”,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但是欧洲近代工业文明发展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其传统文化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根芽渐萎,花果飘零。为了扭转这一落后衰败局面,先进的中国人被迫向西方文化学习,提出过技术救国、制度救国、维新救国、文化救国等方案,均因“先生打学生”而未取得成功。直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经过十多次惨烈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进步打开了闸门。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文化产生的新起点。“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这种文化的复兴,是将外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国情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③《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2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的考验,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和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这一革命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祖宗炎帝黄帝崇拜太阳神、火神的红色传统,又弘扬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神,被人们称之为“红色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熔炼和影响下,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代表的志士仁人,铸造了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定理想、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踏着烈士的血迹奋勇向前,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种革命文化的产生,既扫除了近代鸦片战争后形成的文化复古的僵化观念,又清除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照搬西方的奴化思潮,以及种种文化困惑、文化自卑的阴影,还反对了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倾向,培育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文化新形态。这种革命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是将“破旧”与“立新”结合起来,在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新世界,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出现了新纪元。
(三)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大本和大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便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创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文化经过改革开放时期的“拨乱反正”、传承创新,与时俱进,已经大体上适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世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效、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样的先进文化,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正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熔炼和影响下,我们通过39年的改革开放,快速地发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也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义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自信既要不忘过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红色革命传统,又要理性分析处理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着眼未来把握全球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做到传承、开放、创新、超越。而在这些维度中,最为实质的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的构成是分层次的,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类似于一个同心圆,物质文化居于最外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则是同心圆中的核心层,而价值观则是核心层中的核心,是文化的实质。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价值观自信。
在价值评判和实践过程中。任何一个社会的群体和人们都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一些价值看法,从而构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回答诸如“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等类问题,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例如,我们常说,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等等,都是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提,依据实际需要,突出价值观在世界观、人生观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及其组成人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社会化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其形成的现实依据、文化传统、社会条件。从根本上说,每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都来自于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濡染、熏陶和塑造的结果,具有该国家该民族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在多元的价值观中总有一种价值观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是由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政党或政治集团决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中国人的思维定式、审美取向、道德伦理、人生信条和处世原则等。择其要者而言至少包括:仁爱民本、忧患担当、和合共生、厚德载物、敬老慈幼、重义轻利等内涵。所有这些中国人的价值观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是经过长期的选择和积淀而形成的,与当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契合,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基本走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步形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64页。但在学习宣传时,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却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丰富,涵盖宽广,表述繁复,群众难记,制约传播和践行。于是党中央号召全国学者们广泛研讨,提出了多达60余种有代表性的看法,经过反复比较与筛选,融合与创新,最终形成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这个概括中的“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可以说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可以说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聚,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移、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这三个层面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念、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愿望和追求。这一表述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充分吸收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最大公约数和广泛代表性的一种概括和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和实质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起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问题,思人生,辩真假,识善恶,分美丑,辨曲直,用以明确行动的导向和区分的标准,进而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彰显魅力。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魅力,都由其内含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彰显,也由其内含的核心价值观规约和引导。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内核。
三、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范畴,四者之间既有区分,又有统一,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具体地体现为三个层面。
(一)四者各有区分,内涵、地位、作用、功能各不相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其功能是解决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之所以坚定道路自信主要源于它的正确性。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基础,远大光明的前景。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其功能是解决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坚定理论自信主要源于它的科学性。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指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植根于广大人民的社会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其功能是解决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一个法律体系,一个基本经济制度、四个具体制度。我们之所以坚定制度自信主要源于它的优越性。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但是,由于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出现过曲折,还不完善、还未成熟成型,还只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上半程。下半程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价值导向,精神支撑,特别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情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四者具有统一性,构成为一个内在的逻辑统一整体
为什么四者会构成一个统一体呢?这可以从逻辑和实践两个角度去作分析。
从逻辑上看,是因为四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内在逻辑。
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毛泽东曾说:“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因此,道路选择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人民意愿,在实践中是否真见成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首要问题。它在“四个自信”中也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实践上的基本前提。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的成熟是党成熟的根本标志,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理论带有根本性,道路、制度、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最终都要靠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道路、制度、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为其他三个自信指明航向。
制度带有稳定性、根本性、战略性。制度的设计、安排与运行,直接关系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顺利实施,也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理论、道路、文化自信在制度上的具体展现,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制度保障。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又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强的精神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本身就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三个自信”的灵魂和精神支撑,还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道路、理论、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文化积淀的结果。”②《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光明日报》,2013年12月4日。
从实践上看,是因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有着多方面的共同性、契合点。
四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四者有着共同的任务、奋斗目标和发展理念与建设布局。都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都以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都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新理念,协调推进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战略。
四者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立足点、落脚处。都以人民利益为中心,都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出发,制定发展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孕育出从实践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
(三)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习近平同志在提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说的最多,讲的十分透彻。他在2014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同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再次对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和重大意义作出详尽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这都充分说明为文化自信对“三个自信”而言其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大的,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灵魂、精神动力、有重大推动作用。
理解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必须明确一个观点: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属于政治范畴,文化自信属于精神范畴。两者虽同属上层建筑的领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有很多契合点,共同处。但其地位、作用和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条件却有较大的不同。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行动指南(也是文化的核心)、制度是根本保障,其具体指向、适用范围、应用条件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定。而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撑,作为“三个自信”的基础,既是“三个自信”的精神显示和价值表现,又为“三个自信”提供精神支撑、发展动力、精神韧性和精神定力。
文化自信对“三个自信”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归结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打牢思想根基。文化是确立“道路、理论、制度”的思想基础。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精神、智慧和道义的支撑。道路、理论、制度的内涵界定都需要用文化来表达,道路的确立、理论的架构、制度的建立都必须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文化的要素。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内涵最广泛、思想最深邃、意蕴最厚重。文化自信渗透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之中。它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还涉及为人处世与待人接物等日常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审美追求等等方面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现大众化的问题。道路、理论、制度都有具体的指向,都只作用于自身特定的固定空间和具体历史条件,只适用于特定范畴和领域。而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思维力、先导力、潜移力、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创造力、孵化力、和谐力、和合力、感染力,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深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是激励人们攻坚克难、获取成功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文化自信是一种广普自信。它是国家、民族、群体、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灵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只要缺少了它,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就将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积极向上向善的心态,确立起良好的素质素养,高尚的伦理道德、正确的行为操守,优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乐趣,并在具体实践中规范、制约和激励人们的行动,收到积极正面的良好效果;文化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大发展和大繁荣,影响特别持久深厚。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都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固有的民族血脉和基因。这些民族血脉和基因的培育和践行,也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同时,文化建设是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建成的。有人说,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改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革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正好说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以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坚韧不拔的思想准备。只有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无一不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才诞生的。这都充分地表明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性。
文化自信之所以是“三个自信”的基础,还有两个重要根源。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①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②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多年的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③《习近平同志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产生滋长的沃土。如果“三个自信”缺少了文化自信提供的沃土和源泉。那么“三个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文化自信是蕴藏于渗透于“三个自信”之中的灵魂,对“三个自信”的提练和升华,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本身就蕴含着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还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是“三个自信”的灵魂和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自觉认同,对道路探索的理性审视,对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对制度体系的真挚情感,对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实质上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教化”和“化人”的过程。改革开放39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增强了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了人民福祉,使得人民有较大的幸福获得感,都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潜然默化的结果。
四、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为什么文化自信有着如此巨大的意义呢?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化复兴,或者说文化复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文化还是一个民族的DNA,是立足国际社会的身份化。”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页。今天的中国只要我们坚定地培育和强化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够增强我们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文化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前提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王晓晖:《软实力时代的媒体责任》,《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稳固基石。只有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坚不可摧、稳如盘石,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示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多元一体包容共美、和谐共处的文明大国形象。而要做到这些,首要的前提是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是难以获得世界认同的。
(三)文化自信是世界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的紧迫要求
文化自信是从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同,其实质是价值自信。这种价值自信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国家之间的军事比拼,似乎战争的成败输赢都由武器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为了在战争废墟上恢复和繁荣经济,改善民生,迅速地掀起了科学技术的革命,突出了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的比拼。20世纪后期,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逐步改变了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文化变成了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理论界有人认为,19世纪是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是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有人甚至断言,21世纪将是文化的世纪,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从世界发展的迹象和趋势看,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7月2日。
(四)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不可预测的因素日益增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黑天鹅事件也不断出现。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更多困惑,呈现出信念缺失、精神空虚、价值虚无、享乐拜金等一系列问题。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既给人们便捷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供机遇,又给各种不良文化的渗透提供渠道,使得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不良文化的挑战,影响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拿破仑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远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②参见[美]史蒂文森主编:《世界名言博引词典》,周文标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这也从一个视角警示我们,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才能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巨大浪潮中,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抵制腐朽、有害、不良文化的冲击,才能在对外交流和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责任编辑:凌 雁
作者荣开明,男,《江汉论坛》原主编(武汉 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