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究
2017-07-19董俊明
董俊明
摘 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所有教育學科的本质,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将二者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链接,在讲解历史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给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地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因此,本文就初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历史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新旧更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解剖问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杰涌现,他们有的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满了英雄气概,如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他的爱国情操可以让学生为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经过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他们的责任感也会让学生为之触动。还有坚韧不拔,周游诸国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与坚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闻鸡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奋、好学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先人学习,领会他们的高尚品格,并时刻牢记这些英雄故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勇于挑起社会的重担,做一个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把目光放到中国的近代史上,发现共产党带领人们进行抗日斗争,建立新中国的过程是一个艰苦而伟大的过程,这也是我国历史一次改革的重要过程。在这次的改革过程中,我国人民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世代传承。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献身的革命前辈,将这种优良传统发扬下去。但是,在目前这种物质财富极其充足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对艰苦奋斗没有概念,认为我们不应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该享受时就享受。对于学生的这种观点,教师要结合历史上的相关故事进行修正。以“文景之治”为例,汉代皇帝文帝、景帝以皇帝之尊仍然提倡节俭,他们富有天下却不肆意挥霍,春耕时亲自下田,秋收时参与收割,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最终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复苏,实现了国富民强的梦想。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斗争,如果我们的党和人民不艰苦奋斗,是很难战胜一次次的困难的,也无法建立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对比来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那些错误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贪图虚荣,凭着自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定不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进入新世纪后,属于我们的奋斗才刚刚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牢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以民族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挥霍、不能浮躁、不能见异思迁。这种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有效利用,传给子孙后代。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增强民族责任感
团结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民族团结的核心就是爱国。因为历史的知识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增强民族的责任感,抓住一切可以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笔者在讲授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时,选择将两部分进行对比,首先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重大变革,并以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先讲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是受封建剥削最严重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劳动者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格尊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彻底翻了身,农村经济也迎来了飞速发展。这种对比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让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明确了自己肩膀上背负的重担,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2.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方面,笔者首先是对我国的四大发明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对四大发明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明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每个华夏子孙都引以为傲的根本,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顺利滋生,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其次,在近代史中,利用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先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最后打败了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以那些以弱胜强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对祖国的热爱,为了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就会努力学习,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变为推动自己不断向上的动力。
四、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历史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和历史的特点开展德育工作。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日后的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晓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5):55-56.
[2]刘淑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财富,2015(4):45-47.
[3]张国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23-24.
[4]朱小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6(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