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中不曾预约的精彩
2017-07-19温伟国
温伟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这意味着完整的课堂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对立统一的二重属性。就艺术性而言,课堂教学“先天”具有突变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也不是固有的个体,而是具有差异性和多变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还需要执行一定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完成相应合理的教学任务,而不是想当然地、随意地去进行,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遵循科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心,“生成”的概念逐渐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生成”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和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价值实现历程,一个具有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丰富而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常会有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要从生命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新课改所提倡的与预设相对应的一种创生、建构的教学观念,就是“生成”。所谓“生成”,首先从词义上说,是德文Werden的意译。从黑格尔的逻辑学范畴看意即发展和变化,《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因而,课堂的“生成”是对“预设”的修正和补充,更是对“预设”的一种批判和超越。从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到苏联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法”再到系统教学设计观的引入,我国课堂教学因长久以来追求计划性、预设性和规定性,而受到后现代课程教学观的批判。
在课改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备课备出来的东西,跟课堂上不一定完全匹配。因为你备课备出来的东西,毕竟是死的东西。即使你有预设,真正在课堂实施过程当中,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的孩子,他们的想法你能够提前预设一些,但不能完全地把他们的想法复制。所以在课堂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在备课过程当中,这个可能就是我的一个教学目标”。“哎,我觉得这个很难,孩子他掌握不了,我把它定为一个教学难点”。但是你在上课过程中,你发现孩子对它很了解,它已经不是难点,那你就应该转移。语文教学或者说语文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程度,或者说这堂课好不好,好在哪儿,其实就是课堂的一个随机性好不好。
可见,“生成表现在课前,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发挥、拓展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原有的思路和教案; 生成表现在结果上,是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所以,“生成”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但是关注“生成”并不是舍弃预设,没有预设的全面思考和周密设计,哪有课堂的动态生成和意义建构。所以“生成”是对预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超越预设的智慧和技巧。
比如说在预设过程当中你可能会想到,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属于开放式结尾,学生在描述过程当中或者是在讲解过程当中能够生成的有几点。我可能想到的是四点,或是四个结局或五个结局。但是回过头来看真正在课堂上跟孩子互动反馈回来的信息,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就可能你想到的那个他不会说,因为老师的认知水平跟学生是不一样的,往往孩子的想法有时候我们想不到。有一些预设不到,但孩子能生成的。
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个性化更强一些,允许他有这样的个性化,只要他不违背道德这个要求。他有自己的想法是很好的,而且在课堂上是鼓励这种想法的,因为他的这种思维越活跃,他的开放性就越强,他的思考空间就越多。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五年级的孩子,三、四年级的孩子可能还太小,你给他几个预设他基本上就能按照这个来进行。等到上五年级以后他的想法越来越多,你的预设已经不能够把他的想法涵盖住,到那个时候他迸发出的灵感,课堂上生成的东西特别多。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如若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程的话,如果你是知识丰富,充满智慧,思维灵动,又善于发现的好导游,学生必定能和你一起享受到一次充满“精彩”和“意外”的旅程。的确如此,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系统,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是一个具有偶然性、变化性、不可预测性、鲜活的过程。即便老师预设再充分,也不可避免不曾“预约”的生成。这些“生成”看似突发的意外,却是课堂中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老师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可能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遭遇”不曾“预约”的课堂生成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教师们面对“此情此景”所做出的课堂决策。比如在上《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有的学生就说,老师,那儿根本没有写的那么美啊!(现在的学生信息渠道比较多,所以作为老师就更应该能够以别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时候我就会告诉他,在当时来看,中国的文化遗产,比如说九寨沟,那是现代人把它挖掘出来的,并进行了一些修缮,但桂林山水是在一九六几年写的,那个时候的人对桂林山水就有这样的热爱。祖国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致,在今天的你看来肯定会有一些差距,但是毕竟只有这里才有象鼻山。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景致,所以你应该用心去观察、体会、热爱。当别人问你去过桂林山水没有的时候,你说去过,并且能够描述出它的景致。
这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机智、教育升华,或者是一种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既然学生已经提到了,那么老师就应该根据自身的阅历给学生进行解答。更重要的是通过解答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比如说桂林山水,即使是今天,它仍然是一个好地方,是旅游胜地,即使因为气候原因它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仍然很美。
结合到事实的问题面对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的課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引导“非预期”转变为激发学生自豪感、热爱祖国的有利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反应不同,但是他们都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让课堂突破“意外”,上出“精彩”。L老师也谈到了他的经历:这种时候我肯定会告诉他,这不恰恰揭示了文学和生活之间的差距吗?就比如《再别康桥》《荷塘月色》,一样的东西在不一样的人眼里,也许有不一样的感觉。让杜甫看见了就是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文学的特点,它就是对生活做艺术的处理。生活艺术化。它不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吗?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这样引导他,告诉他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应对某些孩子生成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用“顺水推舟”的方法,一味肯定学生的生成,在顺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导学,只有将“顺”和“导”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优化。
曾经有位老师也遇到过这样一种精彩的意外。“有一次在我教四年级的课《桂林山水甲天下》时,那篇文章写得很美,其中有排比段,写桂林的水很静、很清、很绿。特别美。我就让孩子谈谈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有的孩子就感受到桂林的山水很美,有的学生大呼我都想身临其境啦!当时我们班有位学生说的一段文字让我特别吃惊,桂林的水静,静如什么;桂林的水清,清如什么;桂林的水绿,绿如什么。就是他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仿佛又變成了一首小诗。那个时候才四年级,那已经算很厉害了,当时我一听,哎呀,一下就把我给震住了。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创作了。后来我让他把这几句话记下来,后边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一首很美的诗。学生特别高兴,后来学校的作品里还陆续有他的诗。就是因为受到激发、受到鼓励了!
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中,往往存在着教师害怕“生成”,不敢生成,甚至处理策略不当的问题。在对生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把师生的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老师有的时候的一些想法或者一些做法,时间长了就会费尽,但是一批一批孩子永远是新的。他们的那种想法永远是创新的,所以往往教同一篇文章,所得到的答案完全不一样。
不同的老师对于一堂成功的课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压抑学生的生成。既然生成无可避免,老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是直接忽视,是准确判断,迅速拿出解决方案,还是马上明确改正,或者巧妙化解……这才是更重要的。观察一位名师的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最精彩的一幕往往不是他的预设师生配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而是出现生成时巧妙地化解和无声地教育。老师考虑得越全面,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东西越多,或者说你处理决策的成功率越高。
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充斥着变化和动态,教师处理生成的课堂决策,可以选择“视而不见”执行原有计划,可以判断是否放弃预设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转化意外为创造,可以决定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但是只有正确判断、合理选择和有效处理生成的课堂,教师才是真正意识上的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才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建构过程,教学活动才不再单向和封闭,而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才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幸福生活的感受,使教学成为增进教师和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并最终为个体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