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现状和提升

2017-07-19翁浩吴琼琼

卷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新媒体

翁浩++吴琼琼

摘 要:党员组织生活是党建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新媒体视域下,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学生党员群体的特殊实际,借助新媒体工作和手段,探索优化大学生组织生活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和新途径,以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擢用。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党员;组织生活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思政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现状及提升研究”(项目号Y201533546)的研究成果

党员组织生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增强组织观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途径,也是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然而,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组织生活方式和新媒体的便捷、灵活、新颖相比就显出枯燥陈旧、方式单一等不足。2014年,中央提出“控制总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十六字党员发展方针。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生活和大学生党员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概念和关系界定

传统党组织生活以“三会一课”为主,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开展活动开展。主要形式是将全体党员召集到一起,围绕提前议好的主题进行传达、学习、讨论、发展党员和转正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组织的生活内容一般包括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知识,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党员等适合党员特点的活动。

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形式、内容与类型的质变,指依托与互联网、手机网络等区别与传统传媒介质且趋向于满足差异化群体需求的新型传播方式。新媒体种类主要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两大类,前者的主要形式有:BBS、社交网站、博客、网络电视、网络聊天工具等,后者的主要形式有: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既是通讯工具如QQ、微信、飞信等。

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心得方法与手段。从这可以看出,党的组织和新媒体使用显然不是两个孤立的问题,两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是增强组织生活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水平的根本途径。

2 当前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单管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缺乏生机与活力等问题。鉴于此,笔者通过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一线学生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经验,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切实为如何在新媒体视域下创新和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党组织生活内容单调乏味,缺乏感召力

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基本上能贯彻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网络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供给类型多样化,信息来源丰富化的特征。而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仍然停留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學生党员对信息的接收趋于狭窄而单一。访谈中,许多学生对党组织生活的认识停留在传达通知、学习文件、布置任务、吸收新党员、民主评议、讲座学习等层面,加上党支部书记普遍以专职辅导员和高年级党员担任为主,往往会因为繁忙的事物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学识和经验略少,党组织生活与学生身边事、校园热点、社会焦点、形势政策相结合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些降低了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影响了党组织生活学习和教育效果。

(二)党组织生活形式一成不变,缺乏吸引力

调查发现,高校党组织生活主要依托基层党支部来开展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集中理论学习或专题讲座”的老式“说教”做法。但随着新媒体工具迅速发展,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党员学生对自身要求更加严格,在政治上表现更加成熟,他们利用新媒体接受来自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方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党组织生活的形式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工作创造新组织生活的新形式,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便很难发挥其吸引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三)党组织生活交流模式陈旧,缺乏征服力

传统党的宣传工作以座谈会、讲座以及报告会的形式展开,学生党员普遍处于被动教育的情况,还未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互动性”组织格局,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本科生学生党支部中高年级学生党员占绝大多数,他们面临着考研、就业、实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党员组织生活在时间上较难统一,尤其是在正常教学时间,学生进入毕业季阶段后学生党员因实习、升学备考等原因分布在不同地域,很难集中在一起开展组织生活。因此,当前在开展组织生活建设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引入新媒体“交互性”特征,以新媒体工具带动组织生活中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四)党组织生活民主氛围不浓,缺乏说服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的大学生党员以“90”后甚至是“95”后学生为主,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主张,但由于“填鸭式”的工作模式,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给予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体现在日常学习中,就是支部书记及发展对象汇报较多;民主生活会方式单一,自我剖析不深,批评较肤浅、无关痛痒,由于大多数党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平时接触较少,开展批评时“老好人”现象较重,大家不能畅所欲言,甚至避而不谈,机械地履行程序,走走过场而已。这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做法阻碍着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在学生党员当中地形成与发展,学生党员不可能从这样的组织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也使一切说教显得缺乏说服力。

3 新媒体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内容上,人文关注和技术投入相结合

将人文关怀和技术投入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高校学生组织生活创新化和人本化的重要保障。人文关注是指要充分考虑学衡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肯定他们的内在价值,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情感诉求,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技术投入要不断优化载体、创新方法,在现有的活动载体上,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创新组织生活载体。这些特点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给予他们更多平等表达声音的机会和平台。

(二)思想上,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相结合

思想上的主流意识是指当的主流思想和意识形式,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必须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的先进理论的主体地位。多元文化则对主流意识起到辅助作用,是指大学生组织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积极和兼并国外的优秀思想理论,有选择性地将社会上地其他流派的思想和观点作为党的宣传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使组织生活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推动实現大学生组织生活在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价值观上的高度统一。

(三)形式上,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相结合

传统的党员组织的内容和方式缺乏灵活性,但尽管如此,其主流内容仍无法取代。传统的党组织生活是党内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所以不能被取缔而应保持发扬。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这是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党员组织生活必须要将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相结合,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建立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才能焕发出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和无限动力。

4 新媒体视域下提升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提升路径

(一)转换角色,增强主动性

转变观念,在开展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时,摆脱为活动而活动的刻板局面,将党员组织生活的显性要求与时代发展的具体趋势相结合,丰富内容,灵活形式。另一方面,要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党员参与的内在动力和激发主观能动性。

一是民主选定主题。党组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并在会前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确定党组织活动内容。通过党员选定主题、参与策划方案,提供其全过程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二是“角色互换”。通过支部书记“主角”和党员“观众”转换,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 三是“轮流主持”。可以由党员轮流主持党组织生活,切实转变“一言堂”的组织生活“陈旧模式”。

(二)丰富内容,增强实效性

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时代性与实践性。在新媒体视域下,党组织生活要想吸引学生党员的眼球,必须关注具有时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党员集体性的讨论和研究。只有真正将组织生活与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所面临的困惑结合在一起,组织生活才可能获得学生党员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启发效果;其次,要增强组织生活的有用性,宏观上大到党和国家的法律制度、外交政策,微观上小到个人的衣食起居,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组织生活思想教育的有用素材。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让学生党员体会到组织生活的有用性和实效性;第三,高校学生党织生活的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对于不同年级、处于不同阶段的党员应该实行差异化教育。对于预备党员要加强其对党的归属感、侧重对他们入党动机的再教育,努力使他们在组织上入党后加快从思想上入党的步伐;对于低年级的正式党员,要进一步加强其对党的归属感,使他们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党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只有真正有思想内涵的内容加上新颖的组织形式,新媒体时代下的组织生活才能更具吸引力。

(三)重视队伍,提升执行力

适应新形势,营造“正能量”氛围。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新媒体运用上,培养一支“专业型”工作队伍。首先是专业的育人者。这部分群体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努力提升理论素质的同时,需要着重熟悉和掌握信么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态势;其次是专业的学生党员队伍,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组织生活的主体,他们接受新媒体技术较快,运用灵活。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上使用新媒体;第三是专业的技术和舆论监督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专门的媒体硬件和软件建设和维护工作,积极为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搭建新媒体平台,如专门的网站等等。

(四)完善机制,增强规范性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党组织生活机制更多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客体之间的单项信息传递,主题与客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教育主题具有绝对地话语权,而客体则更多地是接受,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党组织工作的效果。利用新媒体推动机制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运用新媒体模式,强化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二是健全党内表决和民主参与制度。线上线下实现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党务公开,让组织生活成为党员思想交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营造和谐的重要载体。三是形成“无障碍”工作模式。高校党务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增强与大学生党员的互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双向交流和互动交流工作模式,这样学生党员可以真实地表达对党的认识与理解,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在党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认同。

(五)优化载体,增强灵活性

优化载体、创新方法、有机整合、优化配置各类新媒体资源和手段,为党员过组织生活提供方便,增强活动的灵活性,激发和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一是党组织微博与网站同步建设,推动党组织生活平台建设。基层党组合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通过发布生活专题微博告知学生,并在已有的门户网站、微博上跟进活动进展,及时更新;二是通过社交网络“广覆盖”的特点,加强组织生活的思想引导与带动作用。例如在党建网上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学习教育平台、支部生活平台、廉政监督平台、建言献策平台等五大平台,加大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三是通过各类社交网络如qq、微信等搭建上线上虚拟平台,开展评优评先等活动,进一步带动组织成员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李聪.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探析——以“学习微平台”为例[J].今媒体,2015(10).

[2]王晓敏,尹春丽.新媒体时代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建设[J].理论视野,2015(8).

[3]洪福兴.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9).

[4]信润海.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方式探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6(3).

[5]关江宏,梁广东,刘姬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6(8).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新媒体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