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19高伟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梗心肌梗死急性

高伟超

·经验交流·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伟超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治疗。以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LVEF为(53.2±4.7)%,高于对照组的(48.2±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D为47.2±3.5mm,低于对照组的50.7±3.6mm,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尖瓣E峰/A峰为1.14±0.57,高于对照组的0.76±0.2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为5.2±3.6mg/L,低于对照组的8.6±3.4mg/L,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良好。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作为心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处于持续性缺血状态,导致心肌局部急性坏死的发生。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1],随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包括PCI与溶栓治疗等,其中PCI是急诊的重要手段[2]。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8.5±5.3岁,平均发病时间9.2±1.8小时,前壁心梗16例,下壁心梗13例,前间壁心梗5例,下壁右室心梗6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2±6.1岁,平均发病时间9.8±1.5小时,前壁心梗15例,下壁心梗14例,前间壁心梗6例,下壁右室心梗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种组成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并给予吸氧、溶栓治疗(静脉注射链激酶、尿激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等)。观察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入院后给予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嚼服。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堵塞血管,并给予PCI治疗。术中给予患者肝素8000U,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对于血栓负荷比较重的患者,可经导管给予替罗非班10ml。根据患者血管病变的实际情况,置入支架,为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肝功、肾功、心肌酶等指标。待患者远端血流恢复正常后,给予低分子肝素6000U皮下注射,2次/天,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天。治疗1周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5ml,离心后血清保存于-20℃。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心功能,如左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E峰/A峰;同时记录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D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二尖瓣E峰/A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注:a:vs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为5.2±3.6mg/L,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为8.6±3.4mg/L。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

注:a:vs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心力衰竭,0例猝死,2例复发性心肌猝死;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心力衰竭,3例猝死,7例复发性心肌猝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注:a:vs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重,是患者致残、致病的重要因素。年龄与AMI患者的短期、长期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老年患者出现AMI时,病情更为危重[4]。冠脉内血栓形成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及早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该区域心肌的血液灌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的症状,减少病死率[5]。

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中应用PCI术的老年患者心脏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PCI能够及早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血流,有效减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行PCI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

因此,急诊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疗效显著。

1 党庆莲,刘瑞.急诊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3):2085-2087.

2 张华,徐招柱,李国贤.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116-117.

3 刘洋,刘恒亮,耿国英,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6):587-589.

4 黄慧,刘夙璇,朱天怡,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的临床特点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9(1):44-48.

5 王国忠,王宇平,许敏.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8):956-958.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4730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3.031

2017-4-20

猜你喜欢

心梗心肌梗死急性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梗猛于虎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心梗发作前有哪些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