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7-07-18陈蕾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后叶素垂体肌瘤

陈蕾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河南 南阳 474150)

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陈蕾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河南 南阳 474150)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缝合止血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62%(5/52)与对照组11.54%(6/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注射联合套扎止血法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较高。

垂体后叶素;套扎止血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增多、贫血、排尿困难、不孕等。临床研究证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影响较小,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1]。但术中出血较多,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导致手术暂停而转行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术中止血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LM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33~69岁,平均(42.45±6.63)岁;肿瘤最大径3~8 cm,平均(5.05±1.24)cm;肿瘤位置:黏膜下24例,宫颈15例,阔韧带13例。对照组年龄34~69岁,平均(43.28±5.21)岁;肿瘤最大径3~8 cm,平均(5.24±1.18)cm;肿瘤位置:黏膜下25例,宫颈13例,阔韧带14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2];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建立CO2人工气腹及trocar操作孔。取垂体后叶素(青岛海汇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495)6 U+生理盐水10 ml备用;使用9号长穿刺针从腹壁进行穿刺,穿刺点为子宫肌瘤基底部旁开2 cm左右,注入药液,子宫表面呈白色后拔出穿刺针;根据Roeder制作合适套扎线圈,套扎于子宫肌瘤基底部及子宫体交界位置,收紧线圈至瘤体组织呈现暗紫色。用大抓钳提起肌瘤,电钩切除。冲洗腹腔,消除气腹,退出器械。对照组手术方法及垂体后叶素注射方法同观察组。于注射完成后切除肌瘤,同时压迫创面1~2 min。无明显出血后缝合创面。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②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62%)与对照组(11.5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较大且症状明显或出现继发性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3]。LM为临床常用手术方法,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具有器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需保留生育能力者。但术中出血量较多,常导致术野模糊,延长手术时间,甚至导致LM中断而转行开腹术,从而丧失LM治疗优势,增加患者痛苦。因此,提升术中止血效果对于降低LM治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腹腔镜术中止血一直是外科难点,目前,腹腔镜下可用方法有电凝、压迫缝合、药物注射等。其中电凝止血具有出血量少、止血彻底等特点,凌琳等[4]报道指出,腹腔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应用电凝止血法,止血效果良好,并能保护卵巢功能。但电凝止血过程中可能产生热传导风险,且气化物对手术操作具有一定干扰。压迫后缝合止血常用于预防产后出血,但效果易受操作者主观判断影响,缝合不及时等情况较为常见,若止血不彻底,出血量较大仍需中转开腹治疗。药物注射是止血最常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其含缩宫素与血管加压素,缩宫素可促使钙离子内流,血管加压素可促进细胞内质网释放钙离子,两者共同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可使其剧烈收缩,从而具有降低局部血流作用。但王安杰等[5]研究指出,局部小剂量注射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显著,但可能影响血液循环系统,应慎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常采用压脉带止血,其不影响术后宫内动脉血供,本研究参考压脉带止血法原理进行套扎式压脉带止血,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垂体后叶素注射联合套扎止血法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同时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套扎止血不影响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注射联合套扎止血法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较高。

[1] 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2-853.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8-482.

[3] 马建芳,秦嶽,张亚萍.间隔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657-660.

[4] 凌琳,卫兵,王文艳,等.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中不同的电凝止血方法对近期卵巢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1682-1684.

[5] 王安杰,杨瑞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5):798-800.

R 737.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74

2017-01-15)

猜你喜欢

后叶素垂体肌瘤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