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7-07-18张广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

张广

(濮阳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张广

(濮阳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44%(1/29),低于对照组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3,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AMI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组以胸痛、心肌酶学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为特征的心脏性疾病。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加之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导致慢性心肌重构现象,若未及时处理,可对其心肌重构及心肌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预后。阿托伐他汀作为常用降脂药物,可有效促进血脂代谢、减少动脉脂质沉积,而氯吡格雷具有明显抗血小板效应,多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1]。本研究选取58例AMI患者分组讨论,旨在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梗死部位:6例前间壁、10例前壁、5例后壁、8例下壁;心功能分级:6例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2.50±10.43)岁;研究组男20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4.11±11.26)岁;梗死部位:7例前间壁、12例前壁、6例后壁、4例下壁;心功能分级:7例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2例Ⅳ级。两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满足AMI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功能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者;伴有慢性营养不良或感染者;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注射尿激酶及氯化钠等。研究组给予75 mg氯吡格雷(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22)+20 mg阿托伐他汀(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1次/d。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LVDd,计算LVEF;记录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

2 结果

2.1 心功能 两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 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44%(1/29),1例室颤;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03%(9/29),包括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心源性休克、6例紧急血管重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3,P<0.05)。

3 讨论

目前,AMI发病率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AMI患者高达50万,且现有AMI患者为200万[2]。其病理基础为斑块沉积、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斑块由稳定进展至不稳定时,可导致纤维帽破裂,下层胶原显露,中断心肌血流、造成细胞缺氧缺血。既往临床多采用吸氧、心电监护等基础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胸痛等现象,但对于心功能改善无明显效果,且预后较差。

阿托伐他汀为3代他汀类调脂药物,具有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等优势。同时,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可通过降低脂蛋白及血浆胆固醇浓度,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生成。氯吡格雷为ADP受体阻滞剂,可有机结合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无法结合纤维蛋白原,从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3]。此外,氯吡格雷通过阻碍血小板活化扩增,抑制其他激动剂诱导血小板聚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AMI患者心功能。两者联合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炎症因子分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碍斑块进展,从而改善心室重塑。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预后。原因可能为肝脏内CYP3A4浓度较高,而两者联合血药浓度均未到达其饱和浓度,故无竞争性抑制出现,且小剂量使用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影响较小,同时可通过抑制炎症、稳定斑块性质、调节血脂等多种方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4]。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AMI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 张卉,付长丛.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447-2449.

[2] 岳龙,王京坡,张静,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474-3475.

[3] 史振仙,胡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5,27(3):398-399.

[4] 张廷明,王东波,王青青,等.40mg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hs-cTnT、CK-MB及血脂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4):3711-3713.

R 542.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49

2016-07-23)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托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