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17-07-18袁海浪李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6期
关键词:降水量流感气候

袁海浪李芳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05)

·证治探讨·

广州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袁海浪1李芳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05)

目的探索广州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通过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与10个日气象因素及9个周气象因素进行spearman统计分析。结果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20-20时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均提示为弱正相关关系;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同期周平均相对湿度、周20-20时总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均提示为中等正相关关系。结论流感样病例的发生与日平均相对湿度、日20-20时降水量、周平均相对湿度、周20-20时总降水量密切相关。

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气象回归分析中医体质急症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已被我国列入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发生[1]。随着全球环境气候变化,近年来流感样疾病发生的频率逐渐在增加。我国面积广阔,气候从南到北包括几个气候带,这也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流感的发病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广州地区湿热的环境气候特点使该地区成为流感的常发地,一直得到研究者特别的关注。本研究以广州地区气象因素及流行性感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感样病例与相关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在广州地区影响流感样疾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素,并分析其六淫发病病因,以及从运气学说分析此次结果流感发病的运气机制,从而为预防和控制地区疾病发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按照我国卫计委(原卫生部)《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年版)》,流感样病例的遴选标准为: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2]。纳入标准: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年龄、性别、户籍、居住地不做限制;病例资料完整度符合本研究需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病例资料不完善者;合并其他脏器如肝、肾、心脏、血液病等较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和/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者。

1.2 病例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发热门诊就诊的流感/流感样病例患者,采集时间为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

1.3 气象资料

本研究气象资料来自中国气象数据网,记录了广州市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包括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20-20时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日照时数共10个日气象因素;经整理,得出周平均气压、周平均气温、周最高气温、周最低气温、周平均水汽压、周平均相对湿度、周20-20时降水量、周平均风速、周照总时数共9个以周为时间单位的气象资料并进行记录。

1.4 研究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将在急诊发热门诊釆集的患者基本资料及气象数据输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流感病例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采用Spearman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1.1 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日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见图1~2,表1。本研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研究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关研究显示:|r|≥0.75时,可以认为变量间存在高度相关;0.3≤|r|<0.75,可以认为两变量间存在中度相关;|r|<0.3说明变量间存在弱相关。由表1可知,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日平均相对湿度、20-20时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可认为相关关系为弱正相关关系;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水汽压、20-20时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日照时数无相关性。

图2 日发病人数与日20-20时降水量趋势图

表1 日发病人数与各气象因素间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

2.1.2 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同期周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见图3~4,表2。结果示,根据统计结果,可认为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同期周平均相对湿度、周20-20时总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提示为中等正相关关系;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周平均气压、周平均气温、周最高气温、周最低气温、周平均水汽压、周20-20时总降水量、周平均风速、周照时数无相关性。

图3 周发病人数与周平均相对湿度趋势图

图4 周发病人数与周20-20时总降水量趋势图

表2 周发病人数与各气象因素间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统计方法。其中本研究中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日平均相对湿度、20-20时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提示为弱正相关关系。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水汽压、20-20时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日照时数并无相关性。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同期周平均相对湿度、周20-20时总降水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提示为中等正相关关系。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周平均气压、周平均气温、周最高气温、周最低气温、周平均水汽压、周20-20时总降水量、周平均风速、周照时数也无明显相关性。

由上述研究表明,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与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相关,说明随着湿度的增加,流感样病例的发病人数也会随之增加。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水分的实际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含量的比值。研究人员发现空气湿度对流感的季节性的发病有着相关的影响,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液滴控制导致流感样疾病的病毒感染人体正常细胞的能力[3]。而这些病毒的生存的最佳环境其中就包括了湿度极高的环境。进一步研究发现空气湿度通过影响呼吸道液滴中盐和蛋白质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病毒的生存率。而广州市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这就形成了广州湿热气候的特点,由此解析了本研究中流感样病例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日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具有相关性的特点。但是其两者相关性提示为弱正相关性,这不排除时间因素的干扰导致的发病滞后性,而流感样病例周发病人数与同期周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呈中等正相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析这种情况。另外,各个气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能导致本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以往研究[4-6]发现本研究的流感样病例的发病情况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有一定的不同,流感样病例的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有相关性的因素较少,可能的原因为1)广州市市民对于广州市气候影响因素的适应性增强。IPCC认为,适应是系统为应对已发生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而调整自我行为,进而趋利避害的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对环境的适应,人们对于周身环境的的调节能力逐渐加强,加之气象局等机构对于人们生活环境的预报,使人们对于恶劣环境的应对有了充分的准备;2)2015年气候环境的变化程度尚不足以引起流感样病例的发生,这与各种年份的特异性有一定的关系;3)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并不代表一定没有临床意义。

广州地处岭南,气候炎热,全年多为湿热环境,且人们喜食肥甘厚腻之品,湿邪内生,故具有明显的“湿”的特点。林棉等通过对岭南的流感证型分析,岭南地区地处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这对流感的发病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且常见证型为外感风热,并容易兼夹湿邪[7-8]。林杏华通过研究流感中医证候规律,得出兼夹湿邪的证型在流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与广东省处于热带湿热地区及人们喜欢游泳、喝凉茶等生活习惯有关[9-10]。也有研究者[10]发现考虑广州人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体质方面表现为膜理疏松,饮食上又喜饮贪凉,故对湿邪易感,兼夹湿邪为患。故六淫之湿邪在广州市流感样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该鲜明特点与气候、生活习惯及体质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时行感冒病因各异,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其中,外因作为流感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感受非时之六淫(如气候突变、季节气温失常等因素导致)密切相关[11-12]。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如果气候的日常规律出现紊乱,引起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位而有其气,引起体内阴阳失调,疾病则应然而生。其中《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有记载“时行病者,春时应暖而反寒,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较详细地说明了气候反常出现时行之气后不论长幼,均可引起其疾病发生。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伤风难治论》曰“凡人偶感风寒,头痛发热,咳嗽涕出,俗谓之伤风……乃时行之杂感也”,指出伤风实为感受六淫之邪所致。故六淫在流感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我国古代农业发展较早,农事发达,环境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而古代农事工作者能通过准确地预测气候特点进行相关生产,这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气候天象密不可分。天象观测技术的积累和发展,促进了天文历法的出现和成熟。而天文知识在农业的成功应用给当时的医学界带来了灵感,促使其在中医界广泛接受并应用于疾病的诊疗。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较为熟知的运气学说。《素问·五运行大论》就记载有“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说明了不同的季节特点可产生不同的致病特点,从而治疗上当有所区分。现代医家运用历代气象病源资料和经验对目前的疾病进行了预测和治疗,大部分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如通过资料研究,天符年为流感流行的常发年份,并预测太乙年常为最严重的年份,而岁会年运气格局提示无明显流感爆发情况[13-15]。

经过历史的发展,运气学说已经成为中医学诊疗疾病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原则,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现了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而在整套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各医家们也提出了如“因时制宜”“天人合一”的基本治疗原则。这些理论在现代仍继续指导着中医学者坐堂治病,这也是中医学最为突出的特色。

从五运六气理论分析,2015年为乙未年,中运金运不及,岁运金气不及,是谓从革之纪,故岁金不足,胜气为热火,全年气候偏热,肺热较盛。而太阴湿土司天,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此时湿气较盛。而从中运来看,主客之气虽皆为相克之气,但皆为客胜主,为相得之气,所以从五运来说一年四季比较正常,从六气来看,主客气均为相得之气,一年四季亦较为正常,故并无发生大洲及全球的疾病爆发。

由于本研究病例来源观察范围和地域局限性等因素影响,结果可能存在片面性,这需要未来研究者开展多区域、大样本的临床调研来进一步验证。

[1]В.М.日丹诺夫,张庆铭.流感的发病机制[J].中级医刊,1960,503(7):59.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95.

[3]郑焕斌.流感高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很大关联[N].科技日报,2012,5(2):1-2.

[4]郭汝宁,汤洪伟,康敏,等.社区居民流感样病例及疫苗接种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843-845.

[5]郭汝宁.广州市居民流感样病例发病率电话调查[A].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广东省预防医学会,2008:7.

[6]康燕,李晓宁,陆剑云,等.2010-2014年广州市气象因子与流感发病关联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18(4):294-299.

[7]林棉,缪英年,吴志光,等.岭南流感的证型特点及治法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93-1500.

[8]唐芸.HLA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湿热证候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博士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82,2009.

[9]林杏华.流感和流感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34]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等.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59-61.

[10]陈润东,杨志敏,林嬿钊,等.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104-106.

[11]周平安.甲型HlNl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J].北京中医药,2009,28(9):667-668.

[12]戈兴中.辨证辨病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J].河北中医,2008,12(1):137-139.

[13]王奕功,张琳.运气学说预测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4):50.

[14]胡雪琴,崔蒙.基于运气学说的流感样病例预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23-25.

[15]顾植山.《内经》运气学说与疫病预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93-95.

R511.7

A

1004-745X(2017)06-0999-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6.019

2017-02-2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13676217842@163.com)

猜你喜欢

降水量流感气候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流感大作战
小心,流感来了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