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17-07-18刘惠娜管文莉
刘惠娜,管文莉,刘 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刘惠娜,管文莉,刘 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入组宫颈癌患者104例,按照患者年龄是否超过35周岁分为2组。观察组55例,年龄≤35岁;对照组49例,年龄>35岁。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多为接触性出血,对照组临床症状多为阴道出血;观察组子宫形态多分布均匀,对照组集中于溃烂、菜花状;观察组病理分级分布较为均匀,对照组集中于Ⅱ级;观察组侵入程度集中于<1/2肌层,对照组集中于≥1/2肌层;观察组肿瘤直径集中于≥4 cm,对照组集中于<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具有一定特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宫颈癌;年轻女性;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1]。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提高宫颈癌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的方法。因而,应对宫颈癌的病理学特征做出分析与归纳。本文以年轻妇女宫颈癌为视角,选取本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5例,年龄24~34 (27.14±0.75)岁;身高162.22~175.33(163.24±2.34)cm;对照组患者49例,年龄35~47(35.36±1.46)岁;身高161.13~179.12(172.13±1.13)cm。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学特征,研究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分期、子宫形态,病理分类、病理分级、肿瘤直径、侵入程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多为接触性出血,对照组临床症状多为阴道出血;观察组子宫形态多分布均匀,对照组集中于溃烂、菜花状。2组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特征比较 n(%)
2.2 2组患者病理学特征比较 观察组病理分级分布较为均匀,对照组集中于Ⅱ级;观察组侵入程度集中于<1/2肌层,对照组集中于≥1/2肌层;观察组肿瘤直径集中于≥4 cm,对照组集中于<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病理学特征比较 n(%)
3 讨论
宫颈癌多发于30~35岁,对女性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时会威胁女性生命[2-3]。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特征,年轻妇女宫颈癌在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如下:1)临床症状集中于接触性出血。作者认为:与中年妇女比较,年轻妇女抗肿瘤能力较强,因而其凝血因子丧失程度,螺旋小动脉对子宫的影响较小,因而其临床症状集中于接触性出血;2)子宫形态呈正常、糜烂状或溃疡、菜花状。作者认为:中年妇女子宫形态集中与溃疡、菜花状,这与中年妇女抵抗力较差存在一定关系,因而中年妇女宫颈癌发病后子宫遭受侵袭严重而呈现出溃疡、菜花状态;3)临床分期集中于Ⅰ级,这与年轻妇女抗肿瘤能力较强有关。而中年妇女抗肿瘤能力逐渐衰弱,因而其临床分期均匀分布于Ⅰ、Ⅱ级[4-6]。病理学特征如下:1)病理分级集中于Ⅱ级,疾病程度较轻,这与年轻女性抵抗力强,生理机能强具有一定关系;2)侵入程度集中于<1/2肌层,侵入全肌层人数比例较低。中年妇女侵入程度集中于≥1/2肌层,侵入全肌人数比例较高。与中年女性相比,年轻妇女宫颈癌侵入程度较低;3)肿瘤>4 cm,作者认为这与年轻妇女生理机能较强有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肿瘤生长。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病理类型均集中于鳞癌,这与鳞癌的疾病特征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7-8]。
综上所述,年轻妇女宫颈癌在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在临床中应谨慎把握,以提高诊疗效率。
[1] 谢巧婷.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084-4085.
[2] 朱小丽.分析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151-153.
[3] 唐玉玲.年轻女性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32-33.
[4] 马纪红.年轻女性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72.
[5] 陈刚.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及病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232-233.
[6] 于秀冰.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6):192.
[7] 周文超,郝敏.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9):127-129.
[8] 王娟.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防治措施探讨[J].饮食保健,2016,3(2):62-63.
刘惠娜(1966-),女,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liuhuina6@126.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3.023
R737.33
B
1673-5412(2017)03-0248-02
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