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2017-07-18邓国明
邓国明
(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二科,广东 梅州 514031)
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邓国明
(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二科,广东 梅州 514031)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42例患者总的1、3、5 a生存率分别为84.2%、45.9%、34.0%。单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术前甲胎蛋白水平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影响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对有肝癌高危因素的青年人应定期筛查,加强早诊、早治意识。
青年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预后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1]。我国肝癌的高发年龄为55~65岁,但是40岁以下青年肝癌患者发病风险有增高的趋势[2]。为了探讨青年肝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外科治疗的42例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组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共240例,其中40岁以下青年肝癌患者42例,占17.5%。42例患者中,男34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4.251;年龄 26~40岁,中位年龄36岁。症状以右上腹饱胀、胀痛最常见。肿瘤最大直径平均6 cm,其中5 cm以上2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1.2 观察指标 手术前均行胸部CT、上腹部CT平扫+增强+CTA、上腹部MRI、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肿瘤大小和范围、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残余肝脏体积决定手术方式及肝切除范围。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性别、HBV感染、外周血白蛋白(ALB)、肿瘤个数、甲胎蛋白(AFP)、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最大直径。
1.3 随访 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0%(门诊就诊及电话、随访信调查),中位随访时间为个21(6~75)个月。复查胸片、腹部超声或胸部+上腹部CT平扫+增强、肝功能、HBV-DNA及血清AFP,了解有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采用Kan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3例(31.0%),其中腹水6例、胸腔积液3例、胆漏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肺部感染1例。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
2.2 生存情况 2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至4 a出现复发,11例行再次肝切除术。全组总的1、3、5 a生存率分别为84.2%、45.9%、34.0%。
2.3 单因素分析 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术前AFP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1。
表1 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注:统计量为生存分析结果
2.4 多因素分析 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每年全球新患肝癌人数为74.8万,其中50%发生在中国[3]。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占有一定的比例,有研究报道,青年肝癌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18.2%[4]。本研究中手术治疗的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占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的17.5%,以男性为主。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其临床意义。
有研究[5]报道,青年肝癌患者HBV感染率较老年人高,降低年轻人HBV携带率可能有助于减少年轻人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本研究中,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HBsAg阳性率为72.7%。原发性青年肝细胞癌患者的早期症状多不典型,青年患者就医意识不强,大多数发现时已处于相对晚期。因此,提高有肝癌高危因素的青年患者的筛查率很有必要。
AFP水平变化对肝癌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当肝内有占位时,AFP水平升高也有重要诊断价值[6],但并非所有患者AFP阳性。本研究中,有34.1%患者AFP阴性,与文献[7]报道相同。对于AFP阴性的青年患者,若B超检查发现肝占位,临床也不能忽视,特别是HBsAg阳性者,需进一步行CT平扫+增强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因此,提高AFP阴性的青年肝癌的检出率很有必要。有研究指出,AFP<20 μg·L-1总生存率较高,可作为预测总生存的截点值[8]。本研究显示,AFP<20 μg·L-1患者的生存率高于AFP≥20 μg·L-1者。
有研究[5]报道,年龄、肿瘤最大径、多发肿瘤、微血管侵犯等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多发是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HBsAg阳性率较高,门静脉癌栓、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多发是青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有高危因素的年青人定期筛查、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表2 40岁以下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HUANG LM,LU CY,CHEN DS.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its sequelae,and prevention by vaccination[J].Curr Opin Immunol,2011,23(2):237-243.
[3] SONG P,FENG X,ZHANG K,et al.Screening for and surveillance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promoting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a[J].Biosci Trends,2013,7(1):1-6.
[4] 朱迎,董健,王万里,等.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切除术后的生存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3):419-422.
[5] 薛辉,雷正清,杨平华,等.年轻人与中年人肝癌肝切除的预后比较: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J].肝胆外科杂志,2016,24(1):19-25.
[6] 张建淮,马曾辰,王建营.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肝细胞癌424例的诊断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9):549-550.
[7] LOK AS,STERLING RK,EVERHART JE,et al.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 and alpha-fetoprotein as biomarker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Gastroenterology,2010,138(2):493-502.
[8] 安松林,王黎明,荣维淇,等.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前血清AFP的预后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3):189-193.
邓国明(197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E-mail:guomingdeng@hotmail.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3.018
R735.7;R730.56
B
1673-5412(2017)03-0235-03
201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