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07-18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彭桃英龙京京

财会通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连锁董事董事会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彭桃英 龙京京

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彭桃英 龙京京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企业间社会关系视角考察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当连锁董事作为目标公司的内部董事而非外部董事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连锁董事 董事联结 内部控制质量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内部控制行为决策、内部控制监督和管理运行的核心。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网络的交织与融合,企业网络关系竞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通过建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关系网络来提升自身的资源掌控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连锁董事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重要企业关系网络,它是指同时担任两家或多家公司董事会职务的董事。企业之间由于共同拥有连锁董事而产生联结关系,进而形成连锁董事网络。卢昌崇等(2009)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连锁董事现象的企业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70%。公司间不仅依靠连锁董事形成连结和纽带,董事会网络中的知识分享、信息传播和经验学习等行为也依靠连锁董事产生的渠道。连锁董事联结这种关系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有很大影响。镶嵌于社会经济制度框架中的连锁董事网络,已成为企业拓展外部生存空间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董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是从董事会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董事个人特征两个层面加以回答:雷辉等(2014)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会议次数、独立董事比例、领导权结构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池国华等(2014)认为,企业高管的背景特征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且其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因高管背景特征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Allegrini等(2013)研究发现,董事会的勤勉程度越强,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自愿性披露的程度就越高,而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的公司,其自愿性披露的水平较低。珠海珳等(2010)认为,良好的董事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的保证。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通常独立董事人数偏少,董事会繁冗,且两职合一的情况出现较多。Yi-Hsien Wang等(2010)认为,机构董事持股比例越高,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越多,公司出现舞弊的可能性越低。Hoitash等(2009)认为,内部控制质量与董事会性质有关,董事会的强度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负相关。陈晓陵等(2008)发现,公司的治理结构,如股东大会出席率、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管理层的诚信道德情况等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影响。李瑞生(2003)认为,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是强化公司内部控制的有力措施。

现有研究多从企业层面或者治理者、管理者个人层面研究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但大多仅关注公司治理结构、董事成员的自然属性(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等),并没有考虑到董事成员的社会关系属性,很少有文献关注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可能的影响。而在我国,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信息、资源和便利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因此,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种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董事会处于关键的地位,那么作为董事会重要成员的连锁董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存在董事联结的企业之间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存在相似性?这是本文致力于解答的问题。与现有的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方面,基于企业社会网络理论,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尝试检验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补充和扩展;第二,实践启示方面,有利于从董事会关系层面去研究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可以为上市公司董事候选人员的选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进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改善公司治理状况;有助于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时,留意企业所处社会关系情境,帮助准则制定者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准则并进行效果评价,提高整个社会网络中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维护市场秩序。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在商业活动中会充分利用关系网络来开拓市场、获取资源和管理企业。连锁董事联结便是这些关系之一。企业之间以连锁董事为依托形成了联结关系,连锁董事作为这些关系的代理人,为其联结的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对公司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连锁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相关决策和有效性的监督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说明:

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信息影响。连锁董事是一种非常有效可靠的直接信息渠道。内部控制涉及公司治理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且公司内部控制的经验和技巧很难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学习。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发达的电视、网络、期刊报纸等媒体获取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关的信息,但这些途径不如连锁董事联结这一渠道具有时效性和生动性。我国目前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来规范企业行为,企业经由某些正规途径取得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往往较高,因此企业间的连锁董事联结就可以充当“私密”的交流渠道。连锁董事能够帮助传递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经验和技巧等“隐性信息”。这种第一手资料要比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更具影响力,作为其他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决策实践、监督管理和执行过程的亲历者,连锁董事在这些方面的信息传递作用更加直接并可靠。Stuart(2010)等研究发现,两家公司得到私募股权投资的机会相当,是因为存在某公司董事先后任职于这两家公司,反映出连锁董事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Davis和Greve(1997)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由决策者形成的关系网络对公司治理手段的传播和公司治理创新方法的扩散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研究都表明连锁董事作为直接信息渠道的有效性。

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社会影响。社会镶嵌理论认为,社会个体的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会个体决策过程中,除专业判断外,还会和所处的社会网络环境交换信息并受其影响。并且,互相联结的主体在社会网络的影响下行为和观点会趋于同质化,在面对不确定性高的环境时尤为明显。Battiston et al.(2003)通过建模的方式研究了连锁董事网络是如何在公司之间传递决策的,得出董事做出决策的机制符合羊群效应的证据。连锁董事联结的关系网络,使得企业之间可以利用获取的信息、协调关系、整合资源。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企业行为的决策,如组织架构的设计;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的制定;企业组织生产经营人员的选聘;资金活动中的筹资、投资、营运决策等。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决策和监督行为也会受到连锁董事联结关系网络的影响。通过将自己的行为嵌入到了董事会中,连锁董事影响着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行为。目标企业的董事会在推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导致决策判断并非完全理性,而目标企业的连锁董事可以将其在联结企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传达到目标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去,联结企业的信息便成为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决策与管理的有利参考。连锁董事通过输送社会信息资源,能够对塑造和改变董事会的管理和决策行为模式起到关键作用,也将导致二者的内部控制质量趋同。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也会越高

企业所属的行业特征是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行业性质,其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要素也会各有侧重。例如,当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活动时,不同行业面临不同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企业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所差别。行业政策的鼓励产生激励作用,行业政策的限制产生抑制作用,身处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因为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行业性质的一致性,其积累的管理和决策的经验通常更能相互适应,因此处于同一行业的两家企业对于外部行业环境更容易产生想似的看法。同一行业的两家企业会在相同的行业政策的框架内来考虑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同行的建议或经验,对董事会在这种行业大环境下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进行相关决策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力。企业董事在面临内部控制问题时,更可能认同同行对该问题的看法,联结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和实施经验会对目标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董事在面对不确定因素的决策时常将同行业企业作为参照物。当目标企业董事获得同行的内部控制经验后,目标企业高管可能更倾向于进行学习模仿。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如果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那么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增强

公司董事会成员可以分为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多为独立董事。他们大多有其主要职业,与公司几乎没有利益往来,并且与其他董事的互动交流较少。内部董事则常作为公司管理层,行使管理职权。根据董事在目标企业的身份,董事间的联结关系划分为内部连锁董事联结和外部连锁董事联结。从联结关系角度,谢德仁(2012)认为,连锁董事联结主要通过董事之间各种场合的沟通和交流发挥作用,但是,同样作为连锁董事的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交流方式却不同。作为外部的独立董事,其精力并不全在任职单位,知识背景与内部董事相比有较大差异,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元化和异质化的信息和资源,常充当董事网络之间的桥梁。然而,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少,主要通过各种董事会议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而不参与实际管理,这就降低了由其带来的资源和信息的影响力,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十分有限。相对于外部董事而言,一旦内部董事充当了连锁董事,内部董事可以比外部董事带给企业更多异质化的信息。由于内部董事之间稳固和持久的关系,以及更多的交流,信息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影响力会提高,对公司决策和管理产生影响也更容易,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质量。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与外部连锁董事联结相比,内部连锁董事联结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数据来自“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本文使用的上市公司样本总体以及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董事会特征、行业信息、归属地区信息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将存在连锁董事联结关系的企业两两配对作为初始样本,处理方法如下: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获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名单,同时匹配公司相应董事会、监事会、高管成员的名单。遗漏的数据从CSMAR数据库和新浪网进行补遗。对于2007-2014年间任一年份的连锁董事联结数据,以存在兼任现象的董事会成员为起点,将同一董事兼任的公司进行两两配对。剔除异常数据、重复数据与缺失数据的样本,最终得到46592个有效样本。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模型 为了检验前述假设,本文研究模型设定如下:

模型的因变量为目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IC_f,自变量为联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IC_t。内部控制质量(IC)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替代变量,该指数涵盖企业战略执行结果、经营回报、信息披露真实完整性、经营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这五方面,并且根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进行补充与修正,充分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形成的两两企业间关系中,将哪一家企业认定为目标企业或联结企业是随机的,为了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系统性影响,样本总体采用全样本,既包括A—B,也包括B—A。控制变量中Size、ROA、Growth、Lev、Age、Board、Dual、First分别为目标企业的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财务杠杆、上市年限、董事会规模、两职合一情况、股权集中度。控制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控制变量定义表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模型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2可知,内部控制质量最大值为985.6,最小值为8.97。说明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状况差异较大,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层次迥异的现状。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数据均值和标准差均在合理范围内。上市年限最长24年,最短1年,平均10年左右,标准差为6.25,样本差异较大。上市公司董事会人数极大值为22人,极小值为4人,平均值为9.3人,我国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人数规定应为5-19人,说明大多数公司董事会规模符合这一要求。董事会人数标准差为2.13,样本差异较小,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平均规模适中。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设立方面,均值为0.206,说明有20.63%的公司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两职兼任标准差为0.4046,上市公司间两职兼任的差异不明显。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89.4086%,最低为0.0365%,均值为33.4463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比较集中,标准差为17.34044,样本仍存在较大差异。

表2 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初步了解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控制变量的相关性,本文做了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3。从表3可以看出,除极个别值外,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5,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解释变量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IC_t)与被解释变量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IC_f)的相关系数为0.0974,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与假设一致。在控制变量中,大部分控制变量均与被解释变量存在相关性,说明在验证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

表3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系数表

(三)回归分析 根据前文建立的模型,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第一步,用最小二乘法(OLS)检验所选控制变量的有效性,并把该组回归作为基准组(表4,模型1);第二步,加入自变量联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控制变量一同纳入回归,得到新的回归结果(表4,模型2),同时观察变量的符号方向和显著性变化情况。从表4的回归结果中可知,模型2在纳入自变量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模型2的拟合优度达到0.2544,高于模型1的拟合优度,模型2的F值为961.92,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印证了假设1。

假设2在验证联结企业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时,对样本是否处于同一行业进行了区分,被解释变量IC_f和解释变量IC_t所属的公司在同一行业的划分为一组,非同一行业的划分为另一组。表4中模型3和模型4是基于相同行业样本得到的回归结果,模型5和模型6是基于不同行业样本得到的回归结果。回归过程如下:第一步,将因变量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得到模型3和5;第二步,加入自变量联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控制变量一同纳入回归,得到模型4和6,观察变量的符号方向和显著性变化情况,得出依据行业分组后的回归结果。在表4中比较模型4和模型6可知同一行业样本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变量的斜率要大于非同一行业样本,模型4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0879。而模型6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0537。同一行业联结企业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要强于非同一行业联结情形,即联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同行业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模型3-模型6的F值分别为127.26,121.59,631.86,578.9,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2得证。

假设3在验证联结企业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时,将样本分为内部联结和外部联结两组,被解释变量IC_f和解释变量IC_t所属的公司样本为内部联结关系的划为一组,为外部联结关系的划分为另一组。表4中模型7和模型8是基于内部联结样本得到的回归结果,模型9和模型10是基于外部联结样本得到的回归结果。回归过程如下:第一步,将因变量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得到模型7和模型9;第二步,将自变量联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控制变量一同纳入回归,得到模型8和模型10,考察变量的符号方向和显著性变化情况,得出了依据内外部联结分组后的回归结果。在表4中比较模型8和模型10的结果可知内部联结样本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回归系数大于外部联结样本的系数,模型8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0633。而模型10中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0551。由此可见,内部联结类型的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模型7,8,9,10的F值分别为390.25,358.30,417.89,384.65,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3得到证明。

表4 回归结果汇总表

五、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联结的企业之间内部控制质量具有趋同性,并且这种联结的影响与企业所在行业和联结方式有关,当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当连锁董事作为目标企业的内部董事而非外部董事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本文也得到了以下启示:首先,企业间内部控制经验的分享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改善公司治理状况。其次,上述发现也为董事会的建设带来了有益参考,由于连锁董事在其他企业的兼任经验会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并且相同行业和内部董事联结背景会增强内部控制活动的企业间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董事会的构建时,需要特别注意董事会成员在其他企业的任职经历,这些董事所任职的行业特征、企业特点以及任职企业数量等都可能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再次,对于监管机构来说,熟悉企业所处的社会关系情况,有助于监管部门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时,评价其是否符合制定的初衷,有助于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准则,维护市场秩序并提高整个社会网络中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本文只对较为正式的董事联结关系进行了考察,而董事成员间还可能存在亲属关系、朋友关系、校友关系、同乡关系等其他关系,这些联结关系也可能会影响到目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但不影响本文的结论。囿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文未予考察这些联结关系。其二,考虑到数据准确性和研究的可重复性,本文的研究样本仅限于上市公司,因此将结论外拓于非上市公司的外部效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1]卢昌崇、陈仕华:《断裂联结重构:连锁董事及其组织功能》,《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2]雷辉、刘婵妮:《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系统工程》2014年第9期。

[3]池国华、杨金、邹威:《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4年第11期。

[4]朱海砷、闰贤贤:《董事会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24期。

[5]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审计研究》2008年第4期。

[6]李端生、李征:《独立董事制度与内部控制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5期。

[7]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

[8]Marco Allegrini,Giulio Greco.Corporate Boards, Audit Committees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13.

[9]Wang Y-H,Chuang C-C,Lee S-Y.Impactof Com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ard of Dirertor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on Fraud.Afr.J.Bus.Manage,2010.

[10]Udi Hoitash,Rani Hoitash,Jean C Bedard.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A Comparison of Regulatory Regime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

[11]Toby E Stuart,Soojin Yim.Board Interlocks and the Propensity to Be Targeted in Private Equity Transac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

[12]Davis Gerald F,Greve Henrich R.Corporate Elite Networks and Governance Changes in the 1980s.The 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1997.

[13]Mark 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14]Battiston S,Weisburch G,Bonabeau E.Decision Spread in the Corporate Board Network.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2003.

(编辑 彭文喜)

猜你喜欢

连锁董事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现状研究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
拉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