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理性管理、内部控制与研发投资*

2017-07-18河南师范大学张艳丽

财会通讯 2017年18期
关键词:管理层质量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 张艳丽

非理性管理、内部控制与研发投资*

河南师范大学 张艳丽

本文通过研究2011-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非理性管理、内部控制和研发投资的相互关系,考察了内控质量对非理性管理影响研发投资的效用。其研究结果显示:非理性管理会影响公司的研发投资;内控质量显著相关于研发投资;内控质量高能降低非理性管理对研发投资的消极作用。

非理性管理 内部控制 研发投资

一、引言

随着全球创新浪潮的兴起各国都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竞争力,加大研发投资支出,以期在全球化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时,相比国外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研发投资较多依赖于政府支持,企业自身的研发投资支出不高。管理层是企业投资的决策者,大多数研究均将管理层假设为理性经济人,但在实际经营中,管理层不可能以理性心态进行投资决策,若过度乐观会忽视企业风险,高估企业价值;若过度谨慎会阻碍企业创新,低估企业价值。因此,非理性这一不可避免的心理特征会大大影响企业的管理投资决策。财务造假事件一直困扰着各国上市公司,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避免财务危机最有效的途径。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强化内部控制机制,我国也出台若干内控规范化标准完善公司治理手段,将内控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从非理性管理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这种非理性化特征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且将内部控制引入到企业投资决策中,分析其在研发投资中的效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引入管理层的心理特征,分析内控机制对企业研发投资的监督作用,促进了企业内控质量的提高,保证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早期学者研究分析发现,80%以上的管理者认为自身管理是成功有效的,对别人成功的认可度不到40%,其自身的非理性管理会导致投资决策增多,提高了经营管理风险。Heaton(2002)发现,若现金流控制不严格,会导致管理层肆无忌惮地投资;若严格控制现金流,则会约束管理层的投资行为。Galasso和Simcoe(2011)研究发现,在竞争力较强的行业中,非理性管理会将大量资金注入到创新项目中,不顾及投资失败风险,但公司有效的管理层结构会制约这种非理性投资行为。在内控因素方面,Bronson等(2006)发现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愿意公开其内部控制报告,小规模公司面临的内控缺陷较严重,且公司财务总监素质影响了内控质量高低。Costello和Moerman(2011)分析发现,公开财务报告能够影响债权人选择更为安全的监管机制,减少财务条款的使用,内控质量高的公司,不仅审计成本低,而且投资效率高。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方面,学者研究发现随着政府补贴增加,因互补关系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研发活动,但当发展到相互替代时,政府补贴会挤出企业研发投资。在制度环境方面,Lin等(2010)调查发现产权保护和政府支持提高了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一类学者称垄断市场的企业研发投资效率高,另一类学者称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为获得高额收益会提高研发投资效率。内部因素影响中,企业规模大小会用来衡量研发投入水平。一部分学者认为大公司具备的资源优势能够加快企业创新活动,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过大规模反而会限制企业创新需求。当股权集中时,企业研发投资加大,但也会因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而排斥创新活动。

(二)国内文献 从心理角度研究管理决策的文献较少,郝颖(2005)研究2001-2003年上市公司1658个样本发现,其中25%以上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乐观,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管理层的过度乐观会因企业治理机制的不完善而加剧。管理层非理性化会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公司价值,但这种乐观程度并非越多越好。林慧婷和王茂林(2014)实证分析出非理性的管理层能够加大企业创新投入,降低研发投资的风险。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内控质量报告的公开性。杨清香等(2012)提出上市公司内控质量报告能够反应市场信息,增加公司收益,提高市场满意度。卢锐等(2011)研究内控质量与管理层绩效的关系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高低更能影响管理层的绩效。研究研发投入外部因素,张杰等(2011)发现,政府研发投资影响企业研发支出,地方政府管制要素市场越多,企业的研发支出越少。若企业所处地区制度宽松,研发支出水平会大大提高。在研发投入的内部因素方面,有学者认为大企业进行研发投资金额较高,也有学者认为小企业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加快创新行为,具有自然科学背景的年轻管理者,会在上任初期大大推行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支出,但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丧失研发积极性。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行为财务理论颠覆了传统财务理论对管理者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资本市场并非有效市场,管理层也有着非理性心理特征,过度乐观会导致投资风险增大,产生决策失误,造成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主要表现三方面,首先管理层非理性化会形成心理偏差,过于肯定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高估收益低估风险。非理性化管理层对待研发投资时,会认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较强,能够顺利完成研发投资项目,更倾向于挑战复杂和困难的项目,产生的研发投资活动较多。其次,管理层会本着非理性心理偏好挑战有刺激性的投资项目。企业研发投资投入大,见效期较长,风险也较大,非理性管理层具备冒险家心理,愿意承担困难,接受风险挑战,因此,乐意增大研发投入。最后,行为财务理论下的管理层和股东希望研发投资的成功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利润最大化,会加大研发投资,以期获得高收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特定条件下,非理性管理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研发投资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层和股东实现两职分离,但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委托代理约束关系。管理层倾向于不断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加大研发投资,但由于研发的不确定性,为确保自身利益,管理层不愿意冒险从事创新活动。另外,企业创新意味着研发投资支出较大,只要出现资金链断裂,研发项目只能宣告失败。研发项目的保密性又会造成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削弱了企业对外融资能力,造成管理层研发投资的积极性降低。若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方面能够通过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监管机制约束管理层权力偏离行为,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若企业内控质量较高,完全可以限制管理层的私利行为,股东能够通过成功的研发投资获取高额利益,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融资难问题。研发投资的融资难问题抑制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但在完善的内控机制下,可以为资金供应商提供强有力的企业财务信息保障,提高了信息的稳定性,减少了因融资难丧失的研发投资机会。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特定条件下,内控质量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研发投资

研发创新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非理性管理即能加快企业研发决策,也会导致投资盲目化和过度化。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控质量能够限制管理层在研发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因此,内控质量高低大大影响了非理性管理层的研发投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内部控制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率和投资效率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研发投资的效率。其次,内控质量的高低受内控环境、组织机构和股权结构的影响。良好的内控环境能够合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分散管理层决策权力,及时优化非理性的研发投资支出。再次,完善内控机制能够规避管理层和股东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风险评估体系便于管理层更加理性地评估风险。最后,内控制度还要求实施群策群力的投资决策方式,多方共同参与,遏制管理层非理性的研发投资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特定条件下,内控质量高的企业能够约束非理性管理层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负面影响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1-2015年主板上市公司4756个对外公布的信息数据,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管理层过度乐观、内部控制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以下条件处理了样本:(1)排除行业特征较特殊的金融保险类公司的财务数据;(2)排除当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有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本文对同花顺、国泰安和迪博内控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参考国内外学者文献资料可知,研发投资力度可以从三个指标进行衡量,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研发支出比例,企业总资产中的研发支出比例和企业市场价值中研发支出的比例。为了确保数据精确性,本文利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研发支出比例指标衡量研发投资力度,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投资力度越大,将企业总资产中的研发支出比例作为影响变量用于稳健性检验。

(2)解释变量。非理性管理。非理性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是普遍存在的,无法找到准确的指标来评价,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综合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现状,将管理层薪酬水平作为替换非理性管理的评价指标,分析管理层排名前三位的薪酬总额与管理层总薪酬额的比值大小,若比值较高,说明管理层的非理性心理特征越明显,若数值超过中位数,则视为非理性管理。选取经营收益预测误差作为稳健性检验的变量指标,若公开发布财务信息公司样本中的实际经营收益率低于同期预测值,则视为非理性管理。

内控质量。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现有内控质量的衡量指标有三类,一类是利用内控评价报告或内控缺陷程度或审计报告的公开度来计量,仍需再次进行稳健型检验。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衡量内控质量。最后一类是利用内控指数评价。本文采用第三类内控指数评价的方法,选取迪博内控指数验证企业经营的规范性、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战略的执行力等内容,指数越高,内控质量越优。

(3)控制变量。参考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将公司特性和公司治理结构引入本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公司特性包括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公司年限和产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股份比例和两职合一情况,同时增加了行业和年度的变化。本文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模型1、模型2分别检验假设1、假设2。

表1 变量定义及说明表

在模型1的基础上,根据内控质量中位数确定两组样本数据,即内控质量高组和内控质量低组,用于检验假设3。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4756个样本数据进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2所示。分析表2关键变量可知,企业研发投资力度的为0.029大于M的0.021,说明在2011-2015年度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力度尚未达到平均数;企业研发投资力度中MAX为0.159,MIN为0.000,反映了不同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力度不均衡。根据以往参考文献知,当企业研发投资支出大于总营业收入2%时,才能维系正常运营;大于5%时,才能体现竞争力,表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用于研发费用不足。管理层薪酬总额中前三位高管的薪酬比值为32.3%,证实管理层的非理性心理特征较明显,将MAX为0.782和MIN为0.069与σ对比发现,不同上市公司非理性管理的表现有差异。内控指数的M为6.567大于的6.523,说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内控机制较完善,内控指数MAX为6.833,MIN为6.171,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不平衡,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再次对各年度的关键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下表3所示。分析表3可知,自2011-2015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力度由2011年的0.021上升至2015年的0.034,非理性管理值也由2011年的0.249上升至2015年的0.333,说明近年来,由于我国管理层普遍实行高薪酬管理制度,造成了管理层的非理性心态。内控指数相关数值出现了增长,但近年来出现了下降趋势,分析可知企业现有的自控管理能力较弱,仍依赖政府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

表3 关键变量的年度影响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进行模型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下表4所示。分析表4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知,非理性管理和研发投资力度在1%水平呈现显著相关性,与本文假设一管理层非理性化能积极影响企业研发投资观点一致。内控质量和研发投资力度在10%水平呈现相关性,虽表现不显著,但也能基本说明假设二内控质量能够积极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观点正确。非理性管理和内控质量虽相关值为负但不显著。资产负债率、公司年限和产权特征均在1%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性,说明经营时间较长、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力度不高。资产收益率、股份比例和两职合一均在1%水平表现为正显著相关,说明资产收益率越高,管理层股份比例越大,董事长和CEO职权越集中,其研发投资能力越强。股权结构和研发投资力度在10%水平呈现不显著正相关性关系,说明以上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此外,各变量之间的绝对值均小于0.5,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 变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统计

(三)回归分析

(1)非理性管理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回归分析。表5对模型1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理性管理和研发投资相关系数是0.003,在1%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层的非理性心理特征让其具有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敢做敢当,重收益轻风险,愿意在研发活动上投入资金,验证了假设1成立。

表5 非理性管理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回归结果

(2)内控质量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回归分析。表6对模型2相关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控质量影响研发投资相关性的系数为0.031,表现为1%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内控质量较高能够消除委托代理不良影响,避免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拓展了融资渠道,提高了企业研发投资效率,验证了假设2成立。

表6 内控质量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回归结果

(3)内控质量影响非理性管理层与企业研发投资相关性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检验内控质量影响非理性管理层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相关性,将内控指数分成两类,若内控指数大于中位数,说明企业内控质量高,若内控指数小于中位数,说明企业内控质量低。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如下表7所示。由表7分析得,当内控质量高时,其与非理性管理的相关系数为-0.0002,表现为不显著相关,说明减少非理性管理层在企业研发投资行为中的冲动性,能够减少盲目研发投资项目。当内控质量低时,其与非理性管理的正相关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非理性管理层会根据个人喜好盲目选择研发项目,加大了投资风险,造成了内控机制的无效性,进而验证了假设3成立。此外,检验两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后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

六、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非理性管理会影响公司的研发投资。(2)内控质量显著相关于研发投资。(3)内控质量高能降低非理性管理对研发投资的消极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我国上市公司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避免管理层采用非理性化管理进行投资决策,尤其是研发投资上,要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利用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实现群策群力,杜绝权力专一,降低企业研发风险。(2)我国上市公司要建立内控管理意识,将内控管理机制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强化政府监督内控制度的持续性,提高企业健全内控机制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约束管理层非理性心理特征,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3)我国上市公司要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加大研发投资支出,政府要继续给予研发投资补贴,还要提供研发公司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少高风险的研发项目,提高研发投资效率。

表7 内控质量影响非理性管理层与企业研发投资相关性的回归结果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COSO框架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12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2]杨清香、俞麟、宋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研究——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第1期。

[3]卢锐、柳建华、许宁:《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会计研究》2011年第10期。

[4]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5]林慧婷、王茂林:《管理者过度自信、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经济管理》2014年第11期。

[6]Galasso A.,and T.S.Simcoe.CEO Overconfidence and Innovation.NBER Working Papers,2010.

[7]Bronson,S.N.,J.V.Carcello,and K.Raghunandan.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Voluntary Management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and Theory,2006.

[8]Heaton,J.B.ManagerialOptimism and Coporate Finance.Financial Management,2002.

(编辑 彭文喜)

猜你喜欢

管理层质量分析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质量投诉超六成
睡个好觉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