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好传统文化这座德育“富矿”
2017-07-17黄志煊
黄志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天然富矿”,但当前学校受西方外来思潮的强烈冲击和多元价值观的分化,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一线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精神血液,在吸收中运用,在运用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学生精神脊梁和生成德性的源泉,是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敢于创新的命题。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远洋小学(以下简称远洋小学)全面构建“和善德育”实践体系,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促进师生的人格健全和德性生成。
构建自主管理生态,让学生“修己安人”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参与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我国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自我教育,把修身作为治国齐家的重要途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破解现代德育难题的“修己安人密码。
孔子不仅强调“修己以敬”,而且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强调德性涵养要依靠“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岳飞说:“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的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
远洋小学提倡“正面教育”为主,即将“什么都由教师领着做”变为“学生能做的自己做”。通过放权或授权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人,有效促进学生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学校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校、级、班等不同层面都可选择参与学校服务和管理,主要途径有两种:
一是因材施教,全面竞岗,因岗选人,分级提升。根据个别学生管理岗位有限和需要具备较强能力的特点,积极完善学校少丁委、年级大队和中队三级队委会建设,让每个学生在每学年都有机会通过自荐→班内竞选→级组竞选→全校竞选等环节走上学校管理岗位,担任学校的大队委、中队委、校长小助理等。每年举行的队干部竞选演讲都是一次最好的爱校教育和责任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反思、服务他人的积极性以及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是有教无类,轮换上岗,因人选岗,普惠全员。根据个别学生管理岗位难度不大的特点,采用轮换上岗的方式,惠及每个学生。例如,设立班级绿化和卫生包干区、文明值勤生等岗位,让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参与学校管理,让人人有体验和发展的机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情感愉悦、心灵解放,才能释放学生生命的潜能,培养自觉自愿的德性行为。在“和德”理念的引领下,远洋小学开设了“免检级组”“免检班级”“期末免考学生”等“三免”评比制度。为每个学生、班级和级组制定基本的教育要求,采用绝对评价,只要班级和个人达到发展的参照要求,就成为“免检级组”“免检班级”“期未免考学生”,促进学生灵动的有序发展。
此外,为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和诠释现代诚信精神,学校成立了中山首家校园“爱心园义卖店”,进货由个别亲子负责,售货由學生轮值。商品主要包括师生作品和捐赠物、批发文具,每种商品都以远低于市场价的超低价格出售,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生成自主购物要诚信、售货服务要热情、慈善义卖为公益的情感与意识。
创造导向明确的德育环境,让学生“不扶而直”
荀子说:“蓬生于麻,不扶而直。”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对陶冶性情、启迪智慧、升华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修身养德的摇篮。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远洋小学紧扣“厚德致远、博学汪洋”的办学理念,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融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自然传递到学生內心。
远洋小学结合校园隐性课程的设置方案,将传统文化纳入各楼体、楼层、平面、校道等全面规划中,使各区域文化互相弥补、整体统一。
例如,基于孔子对“仁”的阐述,将学校六幢主体建筑命名为恭谦楼(恭则不辱)、敏学楼(敏则有功)、宽厚楼(宽则得众)、惠泽楼(惠则足以使人)、信义楼(信则人任焉)、持恒楼(恒则必成)、创新楼(新则不败);在各教学楼的楼梯墙壁上安装学生集体绘制的约4平方米的巨幅作品,包括千年孝女花木兰、尊师典范程门立雪等;将学校出入两条校道命名为“君思路”(源自《论语》中的“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和“崇贤路”(源自《论语》中的“见贤思齐、尊崇高德”);为陶冶学生性情、传承书法国粹,在一楼大堂安装“墨海挥毫”大幅水写板,并配有平板电脑长期播放软笔书法微视频;为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生长点,在一楼大堂悬挂风帆形状的木制饰板,并将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巧妙地辅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诠释,然后与学生协商明确日常行动准则。简而言之,富强,从小立志圆梦想;民主,大家想法我愿听;文明,校园纸屑主动捡;和谐,我与宽容交朋友;自由,大胆表达明事理;平等,换位思考我能行;公正,从小能分对与错;法治,管好自己人人赞;爱国,孝敬父母懂感恩;敬业,孜孜不倦求真知;诚信,说到做到牢牢记;友善,今天你微笑了吗?
在商业发展的洪流中,学校建设也不免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争相上演“豪华设备”的竞赛,短时间内就使校园变得“高大上”,但只重“面子”而不“贴心”,偏离了教育方向,校园器物失去了温度,难以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远洋小学校园里呈现的各种作品绝大部分由学生个人或集体创作。比如,近百米的校道绘上了六巨幅学生作品,引领学生明白“人生像远洋,要幸福远洋,就必须悟水性——做上善人”。而且,创作过程也被拍摄下来,以照片的形式放置在主体作品的周围,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余,还暗含了更深层的过程指导和价值引领意义。
注重“传统文化+德育”中的评价推动
为使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远洋小学专门编制了校本教材《悟水性——上善若水》,共分七章:第一章是“泽被万物之德——怀博爱心”,第二章是“因势利导之智——明处世理”,第三章是“百折不挠之勇——蓄精锐气”,第四章是“随物赋形之美——修宽容功”,第五章是“滴水穿石之志——立个人梦”,第六章是“源源不歇之劲——练自学力”,第七章是“相荡涟漪之韵——融和乐情”。每一章都精选了赞颂水的相关经典诗词,并将教材的教学标准具体化。在课前三分钟开展关于《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善本诵读,每天放学后在‘小螺号大舞台”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百家讲坛等活动。
学校每月都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如“行善感恩月”“敬老尚礼月”“祖冲之数学周”“张衡杯科技月”等,将德育渗透于活动中,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熏陶德性、润养心灵。
在德性发展上,远洋小学注重评价的推动。在学生、教师、家长中都设置了各种励志的个性奖励;每周评选“为你点赞之星”,每月评选“美德之星”,在每学期开展“群星熠熠耀光芒”评比;开设阅读小文曲、创造小张衡、远小棋士、传统美德好少年等富有趣味性的项目评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每个项目的评比先由学生自主申报或陈述,再通过班级学生集体表决,最后选出集体认同的学生,评比过程也成为学生对照、学习和反思的过程,进一步扩大了评价在德育工作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