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国企管理层分享混改红利

2017-07-17何志聪曾国鑫

董事会 2017年6期
关键词:管理层所有制混合

何志聪+曾国鑫

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真正地从制度中释放红利,令管理层享受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春风,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有控股企业的人才资本价值,转变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身份认同,从而才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活力提升

2015年,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目前正经历着“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以及“商业竞争力不足”等系列矛盾。为了进步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并让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设想。

“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成为了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最受瞩目的方向之一,自2016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以及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以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相关文件,如飞乐音响、厦、_钨业、长安汽车、东方电子等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从相关数据中可知,2015年以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数量较以往大幅增加。

昔日花正艳,今朝草又生

国有控股企业的员工持股其实并不是“雨后春笋”,与外界认知有所出入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一批优秀的国有控股企业通过“职工持股会”等形式实现了员工持股,包括海螺集团、绿地集团、中联重科以及张裕集团等都可以称之为典型案例。

2000年至2002年期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收紧,银行信贷空间的收缩,起步阶段的海螺集团面临着诸如负债率高、融资难等困难。2002年4月安徽省政府决定对海螺集团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试点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海螺集团7758名员工以现金出资的方式通过集团工会参股海螺集团,同时向海螺集团领导班子奖励价值6173.19万元股份。时至今日,海螺集团拥有海螺水泥、海螺型材以及海螺创业三家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通过员工持股的实施将员工与企业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

而中联重科的员工持股改革直到现在依旧被视为成功的样本。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产权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联重科的员工持股改革也在逐步展开,依次实现了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持股,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经理人治理结构。2006年,湖南省国资委挂牌转让中联重科32.1%的股权时,24.1%的转让对象为管理团队以及骨干员工,直至中联重科香港H股上市,管理团队与骨干员工的持股比例仍高达8.5‰这在许多民营企业中,也是少见的。随着多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举措的实施,中联重科最终形成了国资委、员工持股、战略投资者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產权结构。自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中联重科的各项财务指标同样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国有资产增值幅度更是冠绝一方。

虽然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具,已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得到不少瞩目的实践成效,但相较于现在而言,过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统一有效的改革规则,造成不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缺乏指引最终改制失败,更有一些企业管理层打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号侵吞国有资产,最终造成大量的国有企业没能赶上二十一世纪初的市场经济发展浪潮。而今《试点意见》的印发,或许能够为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注入一些新鲜的思维,进一步避免过去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

草长伴鹰飞,水活任鱼跃

纵观我国众多企业的发展历史,人才资本的价值是企业壮大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不能够脱离人才资本而仅依靠劳动资本而发展。

一般而言,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中,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以及股东利益间是存在矛盾的,而调节此类矛盾的关键,在于转换管理层的身份,唤醒管理层的主人翁意识。企业管理层越优秀,则公司的人才资本越雄厚。但若管理层身份依旧仅是管理层,则公司的人才资本仅仅只是一笔“负债”,不属于公司:若管理层身份既是管理层也是股东,则公司的人才资本就属于“所有者权益”,来源于公司股东的投入以及投入所带来的资产增值。因此,可以认为当管理层持股为企业带来了人才资本,同时将提升公司人才资本的价值,进而调节了企业管理层与公司或股东间的利益矛盾,改善公司治理环境,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面所阐述的理论,实际上也适用于国有控股企业不管姓“公”还是姓“私”,国有控股企业说到底还是企业,既然是企业,就需要保持盈利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通过前述的逻辑,不难发展,即使是在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与公司或股东间的利益矛盾依旧是可以调和的,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表现。因此,可以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背景下,通过员工持股实现国有控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

与以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有所不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国务院国资委联合财政部以及中国证监会出台了《试点意见》,虽然《试点意见》较以往更加规范,但也压缩了国有控股企业实施员工持股的空间。从实施的方式、载体以及利益的让渡程度上而言,《试点意见》与过去的员工持股相较具有更高的起点、更加规范的实施要求,因此国有控股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过程中仍需避免过分解读《试点意见》造成矫枉过正的后果,从而导致混合所有制改革失败。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真正地从制度中释放红利,令管理层享受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春风,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有控股企业的人才资本价值,转变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身份认同,从而才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活力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经历几轮改革后已经在探索中寻求出了一条明确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点,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主动力的国有控股企业再次推动改革,毫无疑问是一剂强心剂:国有控股企业活力的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则必须依靠改革。员工持股,则将是奏响国有企业改革篇章的主旋律之一,随着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指导意见或法规的不断完善,员工持股将在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有控股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过程中,应该摒弃“八股文”而从市场竞争活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混合所有制改革旗帜的挥舞,实际上是企业治理精神的传扬,优秀的企业治理结构与完善企业治理水平才能彻底地激发企业活力并带动企业快速发展。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排头兵”与“尖刀连”,目的就是在于完善企业治理水平并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由股东会与董事会共同配合下形成的而不是由单一大股东来统一规划,经理层与股东层利益的共同,才能进一步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才能为企业未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层所有制混合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运算大篷车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混合咖啡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