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二”字头詈词看数字“二”的文化内涵

2017-07-17昌雅洁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数字

摘 要:数字“二”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记数符号,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地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以“二”字头詈词为例,来探求数字“二”的部分文化内涵。作为詈词词头的“二”具有“傻气、鲁莽”和“二等、次等”的语义特点,它们是由“二”的本义逐渐演变出来的。这个语义演变过程折射出“二”所隐含的文化意蕴:等级观念、中庸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二”字头詈词 数字“二” 文化内涵

数字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记数符号,而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渐渐地被赋予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数字“二”也不例外。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增添多种多样的文化意蕴。本文仅以“二”字头詈词为例,来探求数字“二”的部分文化内涵。论述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二”字头詈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如“二百五”“二杆子”“二蛋”等是责骂人傻气、做事莽撞,“二流子”“二混子”等是责骂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甚至近年来,在網络的推动作用下,“二”还可以单独使用,表“傻气、鲁莽”之义,广泛应用在骂人语句中。查看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1],43个方言中有30多种方言存在“二”字头詈词,并且官话方言居多,愈是官话方言,“二”字头詈词愈为丰富。于是,笔者不禁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二”字头詈词存在?数字“二”又是怎样具有“傻气、鲁莽”义,并成为其代名词的呢?这一定与数字“二”的文化内涵有关。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说:“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我所追求的是解析(explication),即分析解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2](P5)这样看来,由“二”字头詈词探求数字“二”的文化内涵,还必须首先厘清“二”的相关语义。

一、“二”之语义

“二”在造字之初是用来表示记数符号的。甲骨文中的“二”写作“”,用长度相等的简单两横表示数字“二”。《说文解字》对“二”的解释是这样的:“二,地之数也。从偶一。”[3]“二”是由两个“一”构成的数字。由此可见,“二”的本义是“数词。一加一的和。”[4]例如: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词上》)

(2)分而为二以象两。(《易·系词上》)

(3)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二”作基数时,表示数量有“二”;“二”作序数时,则表示“第二”,位于“第一”之后、“第三”之前。例如:

(4)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5)二月初吉,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6)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适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墨子·七患》)

“第一”居于正统地位、主要地位,高高在上。“第二”位于“第一”之后,相比之下是协助“第一”的副手,居于次要地位。所以“二”又引申出“副、次、次等、二等”的意思。例如:

(7)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韩诗外传·卷四》)

又如“二流子、二混子”等詈词中的“二”字头也是“二等、次等”义。

东西如果被划分为“次等”品的话,说明其是不好的。人如果智慧不足,行事风格违背人们通常认同的“稳重”特点的话,这类人是不好的,就会被嘲笑为“二等”人或“次等”人。即: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在智慧和行事风格方面都差于正常人。智慧不足的“二等”人显得“傻气”,行事风格“不稳重”的“次等”人表现得较为“鲁莽”。行事“鲁莽”的人,办事之前大脑必定没有充分思考,其行为也必然显得“傻气”;“傻气”的人由于智慧不足,行事也势必表现得“鲁莽”。“傻气”与“鲁莽”联系紧密,同时并存。这样,“二”很容易从“二等、次等”义进一步引申,成为“傻气、鲁莽”的代名词。如“二不愣、二不隆冬、二不稜登、二杆、二杆子、二虎、二虎八咭、二蛋、二愣子”等“二”字头詈词,都是用来责骂那些办事“鲁莽”、不经大脑思考的“傻气”之人。使用“杆子、蛋、愣子”等词责骂人,本身就含有指称对象“傻气、鲁莽”的意思。前面再附一个“二”字,双重强调被责骂之人“傻气、鲁莽”至极。

“二”在字典中的义项十分丰富。以上所选义项只是其一隅,本文认为它们同“二”字头詈词中“二”之语义相关,因此列出并详细分析。为对“二”的这些语义间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做一简单的示意图进行梳理。

汉语中的数字有很多,但是像“二”这样作为词头、组成较多詈词的数字却很少见。并且,数字“二”在演变过程中,还可以单独使用,成为“傻气、鲁莽”的代名词。为什么数字“二”会如此特殊?下面将从文化方面进行解释。

二、“二”的文化内涵解读

我们知道,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密切。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e)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5]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语言是用来传达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就是为反映文化服务的,文化是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罗常培曾讲:“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6]那么,汉语和汉字就是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数字“二”作为众多汉字中的一员,其背后必定蕴含着汉民族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内容。作为詈词词头的数字“二”,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等级观念、中庸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三个方面。

(一)等级观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古代讲究“尊卑贵贱”“长幼有序”。奴隶社会时期,形成了宗法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强调正妻所生长子的地位,次子以及妾所生的庶子地位远远逊于嫡长子。这足以看出古代社会等级分明的特点。后来,随着奴隶社会瓦解,原始宗法制度崩溃,但宗法思想一直影响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等级体系森严完备。社会制度和统治思想使等级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凡事都要分个三六九等,凡事都要按等级区别对待。官员等级分一品、二品、三品……,其权力和俸禄因级别高低而不同,一品官员级别高,权力大、俸禄丰厚,其他官员待遇逐级递减。科举考试要排出个名次,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虽然取得前三名都很光宗耀祖,但封赏时,状元获得的官位等级会高于榜眼和探花、待遇也相对优厚些。

在这种等级观念浓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都追求备受尊重和优待的“第一”,把“第一”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方向。紧跟“第一”之后的“第二”,受到的尊重和待遇逊色于“第一”,而被人们忽视、甚至瞧不起。“二”就意味着是“次等的”、比第一“差的”,它不符合人们的追求目标,违背人们的心理渴求,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结果。这样,“二”相比较“一”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带有贬义色彩。所以,若遇到一些智慧不足、办事鲁莽的人,人们因其行为劣于正常人的聪慧与稳重,而责骂其“二百五、二不愣、二不隆冬、二不稜登、二杆、二杆子、二虎、二虎八咭、二蛋、二愣子”等;若遇到一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人们因其品行差于正常人的勤劳,而责骂其“二流子、二混子”等。显然,这些“二”字头詈词的产生是等级观念在人们生活交际中的映射。

(二)中庸思想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中庸》又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四书》之一,是广大读书人的必读书目,影响也当然不可小觑。

那么,何为“中庸”?其提出者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在《论语·雍也》中留有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即“至德”,这样的概念模糊不清。查找《汉语大词典》,“中庸”的解释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4]苏俊霞(2014)也对“中庸”的含义作出讨论,认为“中庸”即“不偏不倚(适度)是常道,人们要在实践中经常用‘中,以求得和谐之效果。”[7]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中庸”讲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那么“傻气”之人智慧不足、“鲁莽”之人情緒过于冲动,这些都是违背古人中庸思想的。古人推崇中庸思想,符合中庸思想的为人处世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这种为人处世方式是一等的、首选的;违背中庸思想的为人处世方式是饱受排斥的,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这种为人处世方式是二等的、为人所不齿的。所以,那些被用“二”字头詈词所责骂的人,他们的待人、处事方式不符合古人推崇的中庸思想。

(三)积极进取的精神

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人积极进取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积极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科举制度下贫苦出身的读书人,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考取功名,改变贫苦命运,获得良好的前途。即便是物质生活优越的中国人,他们并不安于现状,常常以“业精于勤荒于嬉”之类的话勤勉自己,积极上进。面对困难时,中国古人也无所畏惧,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积极地应对克服。

中国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促使他们勇于追求“第一”“敢为天下先”。这样,凡事就得要求自身按照人们认同的观念去做得最好、最完美。比如:做事时要充分思考,智慧要足够,性格要稳重,要符合古人推崇的中庸思想,等等。如果不能按照这些标准行事,将会与“第一”无缘,被人耻笑为不积极进取的“次等”人。“二百五、二不愣、二不隆冬、二不稜登、二杆、二杆子、二虎、二虎八咭、二蛋、二愣子”等詈词就是用来责骂那些不积极进取的“次等”人。

中国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让他们养成勤勉的习惯。中国人尤其提倡“勤勉”,如《尚书》中强调“克勤于邦”“勤思劳体”等。这样,勤勉的人是人们尊重的对象,品行等级属于一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是人们唾弃的对象,品行等级属于次等。因此,用“二流子、二混子”等詈词责骂那些不知勤勉的人合情合理。

三、结语

上文主要以“二”字头詈词为例,结合“二”的相关语义,对“二”的部分文化内涵进行解读。詈词词头“二”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体现着等级观念、中庸思想、积极进取的精神。等级观念是受宗法制影响产生的,这表明制度文化影响精神文化。人们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认为“二”表示不好的意思,造出“二”字头詈词用于责骂别人,这又说明精神文化可以制约人们的行为文化。中庸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影响,并且它们也使人们对“二”产生不好的印象,影响着人们用“二”字头詈词责骂别人的行为。

文章通过对詈词词头“二”的文化内涵探析,还得到两点启示:一是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二是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俗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究。

注释:

[1]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韩丽译,[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5][美]萨丕尔:《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再版)》,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版,第1页。

[7]苏俊霞:《孔子的中庸思想解读》,齐鲁学刊,2014年,第3期,第38—42页。

(昌雅洁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数字
数字
答数字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