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案例研究

2017-07-15孙畅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自主性

孙畅

摘要:社会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案例研究是其中一种,在考虑用何种研究方式时,都要考虑其优缺点,主要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对研究内容的了解;研究的重点是现实问题还是历史问题。案例研究适用于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是用实证数据把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最终结论连接起来的逻辑顺序,它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出现证据与要研究的问题无关的情况。文章以A市X.Y这两个极具对比性的案例作为多案例研究对象,来探究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是如何获得并不断增强的。

关键词:自主性;案例研究设计;社会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发展起来,社会组织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涉及领域的越来越广。他们能够提供多种社会服务,弥补政府的不足,可以涉及残障儿童的关爱、老年人的陪伴、公益基金会以及特殊人群的心理开导,他们以公益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人,以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整合,从而推进社会创新与发展。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者发出这样的疑问,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自主性吗?因此研究社会组织自主性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了对此问题进行验证,本文以A市X.Y这两个极具对比性的案例作为多案例研究对象,参照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的步骤及其他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关于案例研究设计的方法进行本次设计,以探究当前A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是如何获得及增强的。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要以“怎么样”和“为什么”来表示。因此提出如下问题:社会组织自主性是怎么样产生的?官办社会组织为什么比草根社会组织有更大的自主性?未来社会组织的该怎么样发展?

二、案例选择

在案例选择阶段,除了要选择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为了保证两个案例具有对比性,我们选取了两个对比性比较鲜明、具有代表性的杜会组织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一个是官办社会组织,一个是民间社会组织),两者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办事服务能力,其自主性也得到提升。用这两个组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能对不同成立背景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两者在工作上的成功或许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依据。

选择原因:与单一案例相比,多案例更具说服力,因为同一种现象不仅只在一个案例中发生,而是多个案例都有发生,因此研究的结果更能让人信服也能经得起推敲。多案例研究可以说是复制性检验,通过在多种类似的研究对象中进行反复检验最终证明结果的真实性。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检验,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是被认可的,是真实的,从而更能经得起推敲。这样的研究结果才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选择以上两个对比鲜明的社会组织作为对象遵循复制法则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一般使用三角验证的方法增强研究的严谨性,更具有说服力。资料三角: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制定的各种相关政策,文献分析、网络新闻、实地调查的访谈的记录等。

研究者三角:教师、研究者本人、学院其他同学

方法三角: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找到社会组织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归纳该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出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如今的发展状况,从中厘出思路。案例分析。针对草根社会组织是否比官办社会组织有更大的自主性这个问题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A市X、Y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两个社会组织来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贵阳市X、Y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两个社会组织来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地访问。与两个组织的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交谈,了解组织情况。

四、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在做研究之前要准备好的事情,资料的类型有很多,包括文献资料、问卷、访谈资料、统计數据等等,资料收集是为了研究者能够更加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因此在研究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收集了两个组织的背景资料,了解该组织的主管单位以及组织概况。其次,研究者亲自对组织进行访问,向组织负责人了解最直接的组织发展状况,以及让组织员工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访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五、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自主性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对于社会组织自主性及其形成机制学者们展开了持续论争,社会组织在转型经济国家的作用日益明显,政治关联对社会组织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前者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建立政治关联以获得资源来提高组织自主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学者提出自主性是评判组织能否规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标准,可以选择自己服务的内容(范明林2010)。2013年王诗宗和宋程成《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就中国情境下学界将独立性与自主性不加区分使用的现状进行反驳,并对两者的概念进行辨析,文中对自主性的解释是“以自己的规划来发展”,逻辑上的推论就是自主性与组织或者组织负责人的意志有关,换句话说就是组织能否自己决定目标、发展方向,能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否决定本组织的成员任命、决定组织使命及主导权问题。他们认为若一个组织有自主性那么这个组织可以按自己的目标行事,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决策都能自行决定。,并推演出了一系列命题得到了影响组织自主性强弱的因素。2014年王诗宗、宋程成、许鹿发表的一文中也提出了若干关于组织自主性形成的假设,并根据贵州X市社会组织的问卷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2014年黄晓春发表的一文中认为政府部门不同的治理逻辑将会影响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水平,并根据当前涉及社会组织的主要法规和政策文件提出了自主性的三个维度,以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2013年宋程成、蔡宁、王诗宗撰写的一文中指出政治关联在非营利组织自主性获取方式选择过程中的支配地位,对于政治关联文中给出的定义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曾是政府官员或与政府部门、政党等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证明非营利组织为了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往往倾向于建立一定的政治关联,从而更好的维系自身的自主性。

六、提出假设

总结社会组织的相关文献后,本文得出结论:学术界区分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本质在于认为官办社会组织和政府存在密切关联,缺乏或拥有很少自治权;缺乏甚至是几乎不存在自主性;民间组织与政府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小,所以它有更多的自治权。然而,本文认为这种区别或许有误,不论是官办还是民间社会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他们的自主性能够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成长。为了证明上述假设,本研究选择两个相对独特和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一个是官方社会组织,一个是民间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自主性都在持续加强,他们的成功在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功能上来说可能会为自己得到更多政府购买服务提供依据,这样政府能够将更多的职能交付给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有更多机会来发展与宣传自己。

参考文献:

[1]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王金红.案例研究方法及相关学术规范[J].同济大学学报,2007(03).

[3]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2(01).

[4]唐飞.政府转型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郭月楠.中国非政府组织自主性研究——基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8.

[6]陈路.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性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7]费迪,王诗宗.中国社会组织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关系探究:基于浙江的经验[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01).

[8]谢芳.案例研究方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9]王诗宗,宋程成,许鹿.中国社会组织多重特征的机制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

[10]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J].开放时代,2006(05).

*本文为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非营利组织政治关联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组织专业化水平为调节变量”(研人文2017052)阶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成员自主性视角下社会组织自主性探析
国内教师自主性研究的回顾与建议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