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

2017-07-15何远珺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教学

何远珺

【摘 要】本文论述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的观点,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体会情感,发挥想象,学会评价,熟读成诵,从而深层次地提振和感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悟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1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能力的主战场。然而目前很多课堂,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多,考虑学生学习方法少;布置课外作业习题多,重视课内当堂训练少;传授课本现成知识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这些问题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难,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深层次地把握和领会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引导学生在学中疑,疑中“悟”

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习中,学生面对未知的知识,一定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再次质疑,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即列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文本、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语文课堂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环节。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文本内容设计问题。恰当的、有一定技巧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把文本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班上的多数学生;对于有理解难度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质疑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疑惑能够及时地得到同学或者老师的解答,做到学中疑,疑中悟。

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文本,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先自己罗列出来,再分组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有:文中只是写了故都的秋吗?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写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与别的地方的秋又有什么不同?文中主要通过哪些画面呈现故都秋的特征?这些画面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再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围绕形神兼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怎么呈现出“形”,怎么呈现出“神”?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欢呢,还是感到伤感呢?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参考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并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逐步对文章进行解读,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可见,教师正是用问题在知与未知之间嫁接了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思维习惯得到了训练,感悟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感中“悟”

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使他们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悟文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开口说的,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学生写的,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当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时,语文教学就有了生命力。在学中感悟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更是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充分地领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针对学生答案不一的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内容,教师就要多进行鼓励,不要刻意地寻求唯一的答案。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感悟文本的同时,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进而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各抒己见。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从意象、意境的基本含义入手,归纳总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然后自然引导学生根据景与情的关系,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体味诗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积极地感悟诗歌、领悟诗歌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在学中想,想中“悟”

语文是语言类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才能很好地深入文本,还原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悟文章的情感与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场景。

例如,教学课文《雷雨》时,师生一起探讨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过了三十多年,周朴园还保持着房间原来的样子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保留着屋子原来的样子,体现了他对鲁侍萍的念念不忘,表现出他对鲁侍萍的真情。有的学生则认为,他的做法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曾经的青春,却没有真挚的感情,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暴露了他的虚伪性。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而然地剖析了人物性格。

四、引导学生在学中评,评中“悟”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因为在理解文本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相互的评价中,可以进一步认知文本内容,达成共识。教師在引导学生评价时,无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都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实现学中评,评中“悟”。

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解题时,笔者问学生:“‘君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有的学生回答:“‘君就是君子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笔者接着问:“有哪位同学评价一下他的说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君字除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还有对刘和珍的尊重。”又有学生说:“我不赞同前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我认为‘君字只是对人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体现出感情色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笔者再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题,最后促使他们达成共识。

可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交流,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五、引导学生在学中背,背中“悟”

背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绝佳的途径。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把一些经典的语句背诵下来,慢慢咀嚼,不断领悟,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地提升。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本内容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句子熟读成诵。背诵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堂上台进行背诵表演,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随着语言的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在提高。

总之,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指明方向,让学生闪耀智慧之光,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责编 郝 勋)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教学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