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五年总结和防控技术研究

2017-07-15倪淑梅赵伟李爱国

新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菌源病穗率赤霉病

倪淑梅 赵伟 李爱国

1发生情况

1.1产量损失大

据统计,2012~2016年因小麦赤霉病损失产量较大,5年来全区实际损失+挽回损失计3587.71万公斤。在全力防控情况下,仍实际损产993.4万公斤,其中2012、2013、2014、201 5、2016年实际损产分别是890.64、0.01、10.86、80.30、11.62万公斤,尤以2012年损产最多,占5年的89.66%。

1.2病害发生重

病害发生重表现在自然发病重和经防治后。5年来本区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比较大,除2013年外,年年超过小麦面积的95%。自然发病情况较重,每年自然发病病穗率均超过14%,即便是最轻发生的2013年,自然发病病穗率仍达22%,大发生的2012年为35.00%,2016年最高达39.47%;2014、2015年自然发病病穗率分别是14.11%、23.7%。在大力防控情况下,最终病穗率依次是25.69%、0.34%、3.37%、6.61%和1.51%。

2发生特点

2.1病情显症期

5年来,赤霉病病穗初始显症时间在4月中旬末至5月上旬,以大发生的2012年为最早,为4月18日,2015年最迟为5月7日,其余年份在4月下旬;显症高峰在5月中旬至下旬初,以大发生的2012年高峰期来得最早,为5月13~20日,2016年最迟(5月18~25日);病情稳定期在5月中旬末至下旬,以大发生的2012年最早,为5月15~17日,轻发生的2013年最迟,为5月24~27日。生育期早的初始显症时间和显症高峰比生育期晚的来得早,如:2014年调查生育期早的显症时间比生育期晚的早5天左右。

2.2区域发病程度差异

通南地区重于里下河地区。如:2012年通南地区平均病穗率31.37%,里下河平均病穗率l 5.9%;2014年通南地区平均病穗率3.47%、病指1.36,里下河平均病穗率2.03%、病指0.95%。2013、2015和2016年据踏田目测通南地区均重于里下河。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防效好于大面积防治。2014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病穗率平均1%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8%,高出7个百分点;2015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平均病穗率2.5%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10.5%左右,高出8个百分点,重病田病穗率高达20%;2016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病穗率平均1.15%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6.43%左右,高出5.28个百分点。重发年2012和轻发年2013年均如此。

2.5品种发病程度差异

5年发病情况比较,宁麦系列品种发病相对较轻。在大发生的2012年宁麦系列的病穗率为2.17%,病指0.99%,是扬麦系列的l/3不到;轻发生的2013年为0.11%和0.04%,扬麦16高达0.93%和0.25%,其余品種均比它高;其次镇麦系列;最重的是扬麦系列,其中2015年病穗率和病指高达16.79%和7.55%,是镇麦和宁麦的2倍多和4倍多。

2.4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差异

5年调查,生育期早病穗率低,生育期晚病穗率高;但病穗严重度相反,即生育期早病穗严重度高,生育期晚病穗严重度低。

3原因分析

3.1秸秆等植物残体田间存量大,菌源充足

赤霉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既能侵害活的麦穗,也能利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生长繁殖,稻麦连作区以稻桩上潜藏的病菌数量较多。近年来,耕作栽培措施调整,免耕面积大,秸秆还田量大,特别是田间稻桩田间存量大,得不到掩埋或清理,给赤霉病病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病菌在土壤中得到积累。

3.2气候变暖,温湿度适合病菌发生发育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气候型病害,气候变暖,温湿度变得适合病菌的发生发育。根据资料,赤霉病发育起点温度为15℃,病菌菌丝体发育、分生饱子产生萌发形成、子囊饱子产生萌发形成、子囊壳产生的适宜温度均在22~28℃。从4月15日到5月20日大发生的2012年平均温度最高19.3℃,其中平均温度22~28℃也多达16天。5年平均湿度超过70%的年份有4年,唯轻发生的2013年平均湿度最低,小于70%,为65%。易感病生育期(抽穗扬花期)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相吻合机率高,赤霉病病菌侵染和扩展流行风险加大。

3.3多数小麦品种不高抗

该区近年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扬麦13、16、23,宁麦13、16、19,镇麦8、9,扬辐麦4号,扬富麦101。这些品种均不高抗赤霉病。

3.4病菌对多茵灵的抗性逐年提高

若干年来,本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药剂主要用多菌灵或其复配剂,年年的单一用药,使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较强抗性。据浙江大学测定,2012~2016年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菌株比例逐年提高,2012、2013、2014、2015和2016年平均分别是24.35%、28.67%、40.55%、47.37%和55.71%。抗性菌株比例逐年提高,使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逐年下降。

3.5农户防控不力

2012年重发原因之一是农户防控不力,由于2012年之前多年发病较轻,农户侥幸心理严重,忽视防治,造成流行。加之小麦被赤霉病菌侵染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以及农户见病防病思想,造成错过防治适期,防效明显下降,至而暴发流行。

4防控对策

4.1轮换灭茬栽培

赤霉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多年来,该地主要以大面积稻麦连作的耕作制度,玉米、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加之直播稻、麦套稻面积大,小麦少免耕面积大,大面积田间植物残体量大,带来赤霉病病菌广泛存在,菌源充足。因此,大力提倡耕翻种植灭茬栽培,减少田间植物残体,恶化病菌滋生环境,减少菌源,是防控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减轻下茬病虫害防控压力。

4.2加强监测

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否及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感病品种、易感病生育期、适宜发病的暖湿气候条件与大量的菌源这三大因素及其吻合程度。因此应加强多因素监测,综合分析,精准预测,有利于控制其为害。一是准确掌握大面积种植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掌握小麦抽穗扬花期)、抗病性性状;二是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以及与易感生育期的吻合程度分析;三是分两次调查田问菌源,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及时调查田问稻桩子囊壳带菌率,以便及早知晓菌源情况。

4.3选准药剂,适时综合防控

由于其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很强抗性,因此应选择其它药剂,或是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效。根据2016年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丙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甲硫·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和氰烯菌酯·戊唑醇防治效果均好于多菌灵,其中以15%丙唑·戊唑醇s C70克/亩(2次用药)和嘧菌酯·戊唑醇sC50克/亩(2次用药)防效较优。还要提倡综合防控,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充分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核心作用。多年调查对比,丰产方、种植大户、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田块控制病情较大面积好。在防控赤霉病的同时兼治小麦纹枯病等病害,既能省工省本又能减少农药用量,逐步实现农药零增长。

猜你喜欢

菌源病穗率赤霉病
怀化地区稻曲病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分析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潜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点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基于病穗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
来安县201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防效分析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菌源?气象因子量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