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7-07-15郭静

新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东港市东港跨区

郭静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新旋律,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东港市是辽宁省重点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近60万亩,地表平坦连片,具有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十几年来,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下,东港市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港市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2005年实行的农机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逐步发展起来。

农村劳动力不足,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几年来,东港市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外出做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业生产必须用机械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经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相对集中,农民用机械化的积极性非常高,近几年来,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升温。

以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鼓励农民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自筹资金购置农业机械,提高本地农业机械化程度。2005年东港79台插秧机,水稻机收割面积6万亩,机插秧面积8万亩,均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2005年以来农机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2016年东港拖拉机14496台,其中大中型2195台,小型12301台,配套农具13000多台。收割机436台,插秧机3460台,水稻机收割面积提高到53.1万亩,机插秧面积提高到53.6万亩,机插秧和机收割面积均达到99%。农机的保有量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本地农业机械化程度。

在提高装备水平基础上推广农机技术,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证。近几年,东港引进推广新的插秧、收獲、植保、烘干、整地等全套技术和设备。技术先进,适合东港水稻生产需要,机具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农民很快就能接受。农机设备的整体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走出去”组织东港农机到外省跨区作业,“引进来”引进外地收割机来东港跨区作业,既满足了农民对水稻机收的需求,又提高了东港水稻机收水平。由于水稻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投入较大,若只限在本地区作业,作业时间短,利用率低,效益差,投资回收期长。对此,强化作业市场,有效配置机具资源,组织跨区作业,提高机具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同时引进外地收割机来东港跨区作业,东港水稻机收时间相对较晚,江苏省和山东省等地农机户到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跨区作业结束时,正值东港水稻收获期,在客观条件上,为外地农机户到东港跨区机收水稻创造了良好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外地收割机来东港跨区作业,并为其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农业机械化的提高不但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我们将继续提高水稻机插、机收水平,重点保证资金扶持,加强推广各种适合本地区农作物的各种机型,保障好全程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东港市东港跨区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海岸 魅力东港
全家谈祖国变化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东港市休闲农业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漫谈辽宁东港方言
东港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东港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与建议
重庆东港立交设计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