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1000以内的数”课堂实录取与详细
2017-07-14闻小艳
闻小艳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5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思想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用计数单位数数的方法,渗透“十进位值制”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体验数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基本的活動经验:让学生在数一数、拨一拨中积累用计数单位计数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生活取景,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文化小学课间操视频,截取2年级方队图)
师:估一估,文化小学二年级大约有多少学生?
生1:600个。生2:800个。生3:1000个。
……
师:文化小学二年级到底有多少学生呢?(生:需要数一数)看来生活中还有比100多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板书课题)
评析:舒缓悠扬的音乐以及孩子们轻松优美的律动,很快感染了学生,学生的注意力被画面吸引住了,身心愉悦地进入课堂。学生的兴趣来了,老师乘机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文化小学二年级有多少学生。学生们调动脑海中所了解的一切数积极地表达与交流,感受到数在生活中存在的现实意义,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建立模型,培养数感
1.估一估,建立估数标准。
(课件出示100个小正方体)
师:猜一猜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
生1:60个。生2:100个。......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的?用几个来估?
生1:5个。生2:10个。生3:50个。
师追问:想一想,用几个来估比较合适?为什么?
生:我认为用10个来估比较合适,因为我们一眼就能看出10个有多少。用5个估太少了,估这堆小正方体比较麻烦。用50个估太难了,因为我不能一眼数出50个,这样估起来比用10个估更难。
评析:估数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一个好的教学策略,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呢?教师在学生估数后,及时给予方法引导,估数时,要建立合适的估数标准,估出的数才比较接近准确数。
2.数一数,建立“百”的模型。
师:怎样能较快数出小组中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并且让老师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数数。)
小组汇报:
师:请数得最快的小组汇报数数方法。说说你们是怎样数的?
生1:我们是每人数10个,然后排成一排,一共数出10排,有10个10,就是100个。(其他学生听后,纷纷模仿、整理小正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好方法再温习一遍。
(课件播放把100个小正方体整理为10个一条的动画过程。)
师引导:孩子们,为了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我们把10个整理成一条。那么,现在有10条了,应该怎么办?
生:也应该像课本上那样,把它整理成1块,是1个百,也就是100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0、100的小正方体模型)
3.数一数,建立“千”的模型。
师:刚才我们10个10个地数出了100个小正方体 ,并把它整理成“条”成“块”。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100个小正方体,这种计数方法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它放在杯子里,看看能装到杯子的什么地方?比比哪个组最先放好?
(学生纷纷将小正方体收在透明杯里)
师:孩子们,想不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收集每组的小正方体,放到透明桶里。一边收一边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1000个小正方体有多少呢?(出示用透明小桶收集的1000个小正方体。)
师:如果我们没数,你能一眼看出有1000个小正方体吗?(学生纷纷摇头。)
师:想一想,怎样整理这些小正方体,让人一眼看出有1000个?
生:可以像整理10个、100个小正方体那样,把它10个10个地整理成一条,也可以100个,100个地整理成一块。
师:好主意!那我们一起跟着课件整理这些小正方体吧。
(课件播放把1000个小正方体整理成1个大正方体的过程。教师再出示1000的模型贴在黑板上,并补充课题:数1000以内的数。)
师:谁会用计数器表示1千呢?(学生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000。)
评析: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时,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学生100以内的数的认知经验,不难发现,100以内数的模型是用计数单位十和一来呈现的,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组成模型建立清晰,但对100的模型建构比较模糊。按教材编排,他们对100的认知仅仅停留在10个十是100,是一大捆的操作层面上。生活中的一捆、一堆可以用多个数来表示,那么怎样在学生这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准确、清晰地构建“百”“千”的模型呢?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1000个小正方体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用计数单位去数,就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有几个小正方体,这就是数数计数的本质。学生数数后,教师课件再次演示整理计数单位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再次亲历数数过程,形象直观地在脑中建构了“百”“千”的模型,有效培养了学生1000以内数的数感。
三、分解模型,凸显本质
1.分解模型,发现计数规律。
师:回想一下,计数器上有些什么数位?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学生说,教师板书:个、十、百、千)
师:这些计数单位是怎么形成的?(课件播放,回顾计数过程)
生1: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10个百是1个千。师:想一想,1000里面有几个百?1000里面有几个十?1000里面有几个一?(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播放10个10个地数到1000的动画过程,让学生发现1000里面有10个百、100个十、1000个一)
2.引导总结,凸显数数本质。
师:数数时,可以怎样数?
生:数较小的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数像1000这样较大的数时,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数方法。)
师:数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满10个一,要整理成1个十;满10个十,要整理成1个百;满10个百,要整理成1个千。这样方便我们计数。
师:看来数数时,为了简洁方便,我们要学会用“满10进1”的方法计数。(板书“满10进1”)
评析:通过课件播放十个十个地数到1000,一百一百地数到1000,学生自然发现1000里面有10个百,1000里面有100个十,依据这种逻辑推导出1000里面有1000个一。教师利用课件分解千的模型,深挖出千与个、十、百的关系,发现计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数数活动,发现“满10进1”的数数方法,数数时用计数单位计数的本质,让学生数数时有了思想方法与模型的支撑,为进一步形成数数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数形结合,深化数感
1.一个一个地数,从100数到120。
2.一个一个地数,从396往后数5个数。
3.一个一个地数,从940数到1000。
课件出示相应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满10个一”整理成“1个十”,“满10个十”整理成“1个百”,“满10个百”整理成“1个千”。数完小正方体后,再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在拐弯数时,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计数方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4.十个十个地数,从940数到1000。
(教师引导学生将计数器内化成脑映像)
师:孩子们,我们能不能不用计数器数数,直接数呢?
(部分学生很茫然)
师:老师介绍大家一个好办法!把计数器像照相机一样照在脑子里,数的时候在脑子里拨珠,试一试吧!
(教师用手势在空中模拟拨珠,引导学生数数。)
5.从940数到1000,还可以怎样数?
师:从940数到1000,还可以怎样数呢?
生:五个五个地数。
生2:两个两个地数。
生3:三个三个地数。
......
(教师引导学生脱离计数器数数,学生通过数数发现简便的数数方法与规律)
师总结:不管几个几个地数,我们都要记住“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数”。
师:在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中,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数最快?
生1:十个十个地数最快。
生2:二十个二十个地数更快。
……
评析:“拐弯数”是学生数数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直观而深入地认识数,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形思数,以数思形,逐步抽象,深化学生数感。教学中,教师组织了5次数数活动,每个活动都先数实物(小正方体的个数),再用计数器表示小正方体个数,半抽象半直观地展示数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看着计数器数数。当学生借助计数器用满十进1的方法找到数数规律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脱离计数器,把数数过程内化成脑印象,抽象地数数。学生根据初步形成的脑印象分别采用两个两个地、五个五个地、十个十个地……多种方法数数。学生的思维亲历了形象→半形象半抽象→抽象地数数过程。在数数活动中,学生自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模解模,发现数数本质与方法,最终形成数数技能,解决了本课重难点,扎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1000以内数的数感。
五、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猜猜小强怎样数到1000粒豆子?
生1:我猜小强是一百一百地数,数了10个百,就是1000粒。
生2:我猜小强是一十一十地数,数了100个十就是1000粒。
生3:我猜小强是两个百两个百地数,数了5个两百就是1000粒。
生4:我猜小强是五百五百地数,数了2个五百就是1000。
生5:也可以五个五个地直接数出1000粒。
生6: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出1000粒。
……
师:你们想出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你们认为怎样数比较简便呢?
生1: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百比较简单。
生2: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出100,再数出10个100。
师:你们为什么不选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这类数数方法呢?
生:我觉得用一、十、百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要方便简单。
(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你说出了大家想表达但又不能准确表达的话。对!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个一百个地数,就是用一、十、百的计数单位数数的。用计数单位一、十、百数数的确比其他方法简便。
2.陆良新知图书城新买了一批图书,怎样数能较快数出图书一共有多少本?(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
评析:讓学生“猜猜小强数1000的方法”的练习,不仅及时有效地复习巩固了数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运用数数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书店图书数量的统计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
3.猜一猜,文化小学有多少学生?
(课件出示文化小学校会图)学生先估人数,并说出估数方法。课件出示文化小学人数信息:文化小学现有64个教学班,教职工176名,全校4676名学生,其中二年级683名学生。(学生发出惊讶声)
师:你认识这些数吗?这些数究竟有多大?看来生活中的确存在比1000更大的数,有待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评析:“让数学回归生活”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大量生活中数的信息的出示,由1000以内的数到10000以内的数,每一组数据的出现都让孩子们无比惊讶,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数在生活中存在的现实意义,生活中用这些数来表达交流的方便与简洁,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工具性学科,人们依赖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用数在生活中交流、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
六、回顾反思,延伸课堂
1.回顾反思。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探讨了数数,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当然,也可以说说你对数学学习的感悟!
2.实践作业。
数出一千个你喜欢的实物。例如:1千粒米,1千颗豆….
用手机照下来,传到微信群里,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数的实物有一千。
评析:课末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课堂。学生畅所欲言,总结了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以及课堂知识点,有效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培养。实践作业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数喜欢的1000个实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数概念的学习积累动手操作、数数、计数的活动经验。通过微信群实现家校联系,提高实践作业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徐永寿◇
893827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