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策略浅谈
2017-07-14唐明菊
唐明菊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内容编排在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2页。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经历操作、发现、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带着思考的操作,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对自己操作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课的结论,从中渗透反证法、极限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改变“老师的脑,学生的手”的现象,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深入理解教材,创新学具
探究材料的准备是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探究本身要有利于学生操作,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教材是给三根小棒,由学生摆一摆看发现了什么。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材,创新学具:
学具选择方案一:准备5厘米、8厘米、10厘米、13厘米、1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提出问题:“你们能用小棒摆三角形吗?”学生异口同声说“能”。老师补充问题:“一定能吗?”“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试一试”。然后出示活动要求:
1.合作探究,每摆一次,就记录一次。
2.说一说,你是怎么摆成三角形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本案例中,学习材料的价值不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小棒长度是精心设计的。小棒的根数不多,但便于探究,而且这个长度在学生围三角形时各种情况都能出现。特别是5厘米、8厘米和13厘米这三根起到了突破易错点的作用。通过操作这样的学具,学生明白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学具选择方案二:每人准备3至5根长10厘米的塑料小棒,每次把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剪成三段(每段剪成整厘米数),再把3段围起来,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动手剪,再摆一摆;
2.小组汇报一下各自的剪法,并积极讨论长度为多少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摆成三角形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本案例中,学习的材料是10厘米长的塑料小棒,学生可以自主操作,在亲自剪拼的过程中初步领会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当三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3厘米、5厘米时,能围成三角形吗?最终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二、利用“错误资源”,成就精彩课堂
1.试错——诱导明理。
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错误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能更好地防止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怎样让错误变得有价值呢?这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围不成三角形”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自己判断,不断思考、讨论,在现实面前学会透过现象思考数学的本质。这种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在探究中最终发现的数学学习经历,是形成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案例及简析:
眼睛欺骗了我们: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故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尝试:把10厘米的线段剪成2厘米、3厘米、5厘米,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多数学生不加思考地大声喊:“能!”
教师非常认真地问:“能吗?还是让我们亲自尝试一下吧!”
一位跃跃欲试的同学怎么也围不成,不禁有些犹豫。
下面的同学也有些着急,纷纷支招:“再往下按就成了!”见此情景,教师马上对一位支招的同学说:“你快来帮帮他。”小男生立即跑上来帮助,终于看似接上去了,他松了一口气。
这时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看似围成的三角形,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时有的学生会发现:“这三条线段根本围不成三角形!”有的学生会发现:“3+2=5,5和5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的。”
有的同学恍然大悟:“3+2=5,5和5相等,那还能拱得起来吗?”
这时多数学生醒悟了:“当然拱不起来了!”教师继续说:“原来眼睛也会欺骗我们,数据3厘米、2厘米、5厘米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教师有意制造一些错误,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错误数的过程中体会正确认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辨析,学会比较与判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修正已有认知、克服某些经验负迁移、克服某些思维定式的过程中,将实践与数学原理很好地结合起来。
2.将错就错——悟中求實。
教师要学会把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放大、再放大,不急于定论,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在“光天化日”之下,将错误的原因一一昭示,对错误认识得越深刻、越全面,越能促进对真理的掌握。
案例及简析:
能围成三角形吗?
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2、3、8这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很快就回答不能。教师听后话锋一转:“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2厘米太短了,现在老师把它换成x,想象一下,x是多少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这时,有同学随口说出“比5大就成”。
教师肯定地说道:“好!那我们就数一数都有哪些比5大的数。”学生数:“6、7、8、9、10、11、12、13、14、……”
忽然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老师,x不能比10大!”接着传来另一个声音:“不能大于11。”教师诧异地问:“哎,11+3不是大于8吗?怎么不成了?他说不能大于10,你说不能大于11,怎么回事呀?”
说不能大于11的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当x不断变大,超过8时,3+8就得比x大。当x是10时,3+8=11比10大可以。”
教师引导他们:“你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让大家听听看。”
不大于11的学生说:“x=10.9行不行呀?”不大于10的学生小声地嘟囔:“3+8=11大于10.9,可以。”
教师启发大家:“咦,原来x是会变的,不断变大,它摇身变成了长边,这时候我们考虑问题就要换个角度了。那么这个x究竟有没有限制?应该怎样限制呢?”
……
受思维习惯影响,学生经常会不深入思考就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错误引发学生的争议,引导学生全面比较,因条件的变化,辩出其所以然。
因“错”制宜,充分利用错误中合理的、可利用的因素,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要让学生通过“将错就错”的学习体验,对自己的认识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既激发思维,又做到让意外殊途同归,实现有效引导。
当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教师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抓住这些资源并“化腐朽为神奇”。
三、利用想象和推理来帮助完成图形与几何的抽象
图形的认识需要经历抽象的过程,有时这样的过程还是较为困难的,经历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因为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历或年龄特点,难以打破固有的认识,或是难以一次性地真正完成抽象,那么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推理,使抽象的过程得以顺利完成。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背景:当学生利用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拼摆三角形时,一部分学生说能够摆成,一部分学生说不能。由此可见,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我们是无法说服学生“当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等时,不可以摆成三角形的”。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如果我们把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连接起来是几厘米?
生:8厘米。
师:好,如果我们把这条连接好的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一端对齐,那么,另一端怎么样了?
生:两端都对齐了。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左端不动,我提起中间的端点会怎么样呢?
生:右边的端点会靠左,对不齐了。
师:如果右边不动,我们提起中间的端点会怎么样?
生:左边的端点就向右走了,对不齐了。
师:孩子们通过想象进行推理,你们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够拼成三角形吗?
生:不能。如果两边之和多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拼成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感到操作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操作同样也有弊端,比如误差、学具的限制、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等。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利用想象和推理来帮助完成图形与几何的抽象,这个片段就是很好的例子。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又是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学生遇到的就是误差所带来的困扰。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误差,操作不足以帮助学生抽象的时候,教师要利用推理,帮助学生进行抽象,从而把学生从操作层面提升到推理层面。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懂教材,读出蕴含于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抓住数学知识的“魂”进行教學,从而成就一节节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
◇责任编辑:徐新亮◇
xinliang13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