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对话与情感对接
2017-07-14袁昌仁
袁昌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过程,也就是与学生情感、教师情感、编者情感、作者情感融汇贯通的对接过程。
一、阅读与作者情感对接,把握朗读的基调
文章是作者情感寄居的家园。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文章是作者的“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古代先贤们为了在文章中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多种文体形式,刘勰将其概况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
当代作者情感的表达,仍旧以文章体裁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各种文体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给力点。比如:抒情作品激情洋溢的句子、段落;叙事作品,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科技作品,科学精神、成就和科学思想方法;写人作品,描写人物的独特事例、语言、外表、内心;议论作品,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诗词作品,声调、节奏、意境及诗人的感情;童话作品,童真、童趣、童心、童智;寓言作品,揭示寓意的段落;戏剧作品,人物特定的身份、对白、性格与思想;说明性文章,说明的要点和基本说明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如朗读《少年闰土》的景物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通过想象,这样的景色作用于学生的内心,必然是恬静、欢悦和美的感受,如果把这些话朗读出来,情感节奏必然是轻柔的、徐缓的、上扬的。
文章作者“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语言学家把作者的文章情感分为六种基本类型: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徐缓型、紧张型。
1.作者轻快型情感。轻快型情感,是作者用来表达轻松愉快的思想感情。比如朗读《山中访友》一文中的片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朗读作者表达轻快型情感的文章,读来要轻松愉快,听来要不费力气,多扬少抑。抒情散文、诗歌,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情感上的喜爱、崇敬、向往等感受,都属于作者的轻快型思想感情表达。
2.作者凝重型情感。凝重型情感,是作者常用于发表议论和某些语重心长的劝说。比如朗读《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的片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做到一字千钧,句句着力,深意省人,蕴藉尽出;声音适中,语速适当,既不高亢,也不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滑不促。
3.作者低沉型情感。低沉型情感是作者用于悲剧色彩的事件叙述,或慰问、怀念等情感的表达,使人得到低缓、沉闷、声音偏暗的效果,阅读的时候,语速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如窦桂梅老师教学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全体学生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师:回过头来看课题。这《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生1:不尽的怀念,这深深的怀念,这刻骨铭心的怀念——秋天两个字化作了母亲。
生2:他怀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亲啊。(该生泪流满面)
生3:其实,怀念的是母亲和他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怀念的就是母亲给他的——“好好儿活”啊。
师: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给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学生个别读,最后齐读。韵味已和课前大不相同)
窦桂梅老师引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阅读,把“怀念”和“好好儿活”联系起来,把主题和课题自然联系起来,把母爱和生活关联起来,把文字意义和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让学生感悟、感动,泪流满面,刻骨铭心。
4.作者高亢型情感。高亢型情感是作者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的决定以及描述使人激动的故事。这种情感能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如朗读《开国大典》这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做到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气昂扬,语势多上行,才能展现所描绘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场面恢宏、喜庆热烈的盛况,才能表达《开国大典》的深远意义和深入人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才能从人物、场面、气派等方面充分地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尤其用高昂的语气读毛泽东“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一股幸福、自豪、骄傲的感觉涌流全身,令人振奋。
5.作者舒缓型情感。舒缓型情感是作者用于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文章,这是一种稳重、舒展的表达方式。如朗读《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的片段:“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真是我从来没有碰见过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仅用气读,要读出震惊、害怕、担忧的感情;声音不高也不低,语速从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語气没有强烈的快慢、轻重、疾徐、抑扬等等变化。
6.作者紧张型情感。紧张型情感是作者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文章,往往显示迫切、紧急的心情。阅读的时候,声音不一定很高,但语速较快,语句不延长停顿。如《黄继光》一文中的情感基调是緊张型,朗读时必须声音高亢,力度较强,语速较快,起落较大,抑扬、疾缓、轻重、快慢的对比变化比较大,让学生充分地得到紧张、强烈的感受。
阅读对话,一要依据作者情感的“六种基本类型”,与作者的情感基调对接;二要不拘泥于“六种基本类型”。所谓依据“六种基本类型”,是说要抓住课文的主要情感类型”;所谓不拘泥于“六种基本类型”,是说一篇课文往往以一种情感类型为主,其余为辅,相互参透,综合存在。在具体阅读时,要根据文本规定的语言环境和自己内心感受的强度,辩证地综合使用作者情感的“六种基本类型”。《凡卡》的主要情感类型是低沉型,但在具体阅读的时候,又要读出课文的辅助情感。比如用“凝重型情感”,阅读凡卡在圣诞节前夜偷偷地给爷爷写信的一段话,表达孤苦伶仃的感情;用“紧张型情感”阅读第二自然段,表现凡卡担惊受怕、小心翼翼的心情;用“舒缓型情感”阅读第三自然段,表现凡卡如泣如诉的悲惨孤独的处境;用“轻快型情感”,阅读凡卡想象爷爷的情景:“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表现凡卡向往乡村自由快乐的心境;用“高亢型情感”,阅读凡卡想起同爷爷去砍圣诞树的情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的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就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以基本情感类型为主,其余情感类型为辅,在凡卡的悲惨与快乐的生活对比中,获得正确的思想情感认识。
二、阅读与编者情感对接,掌握阅读的要点
《心理学》认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叫情感。”情感包括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阅读的情感态度决定阅读行为,阅读行为决定阅读过程的享受、阅读知识的获取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作者情感、编者情感、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的对接方式。
编者情感包括编者的态度、编者的意图、编者的要求,起着阅读导向作用。
1.编者情感的“纲”:单元导读。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下同)为例,编者在“导读”中满含深情地向学生喊话:“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并提出阅读本组课文的“纲”:(1)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3)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学生如果整体把握了编者导读,就能提纲挈领地鸟瞰全组课文的阅读总要求,就能有的放矢地展开高效阅读。
2.编者情感的“目”:精读练习。编者情感的“目”——精读练习,体现了语文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解决了语文课程内容如何选择和排序的问题,这里的“排序”,就是结构化问题。
3.编者情感的“点”:略读导语。新课标十分重视略读,这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也是精读的基础。学生从编者情感的“点”——略读导语中便可一目了然。
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略读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对前面学过的课文进行总结:“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启下”,提出略读应该掌握的要点:一是“想想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二是“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学生在略读中掌握了这些要点,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要信息。
4. 编者情感的“线”:口语交际与习作。口语交际与习作,为什么编者要把它们并列在同一条练习线呢?还是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吧:先说说和写。这两件事同出一源,而说先于写,必须能说然后能写,决不会能写而不能说。说的能力如果发展到高度,写的事就只剩把话记下来罢了。这样看来,说跟写怎么能拆开?可见,“说”和“写”是同胞的孪生兄妹,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叫别人了解。只是“说”用的是口头语言,“写”用的是书面语言。
5. 编者情感的“面”:回顾与拓展。编者的情感纵切面,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学完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小结,从生字到词语盘点,看看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让学生围绕某一方面交流收获,也可以从多方面畅谈自己的体会,从主观上“回顾”与“拓展”知识面。
编者的情感横切面,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学生都可以交流,从客观上“回顾”与“拓展”知识面。
总之,编者情感洒在教科书的编写上,把新课标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具体化,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具象化,其核心是突出教学的焦点。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焦点是:“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作者在文中使用“映衬”手法,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爱衬恨,旨在激发我们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中华民族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阅读与教师情感对接,感受教书的激情
教书激情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无限热爱,是一种从内心喷发的对教书育人的真挚情感,凝集着教师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及处理的传授知识的一种精气神,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个性的张扬。教师情感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书激情。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严谨治学的“工匠精神”。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就是教师的“工匠精神”。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时,最初设计了几种方案,觉得都不满意。最后反复研读教材,才把教学思路定格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支老师说,这些美表现在景、物、人、事的美——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到了曼谷雾的颜色美,郊外的禾苗美,悦耳的铃声美,泰国的妇女阿玲美!说到阿玲美时,支老师话锋一转,问:“到底阿玲长得美不美呢?作者为什么没有提?阿玲如果长得很丑,那她还美不美?”通过支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对美的定位上——美不美,不在外表,而在于心灵!课文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从而使学生对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组成的简单对话,更是对学生潜在情感的唤醒。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需要教师的教育魅力。这种魅力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工匠精神”,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沟通能力以及人格影响力。
2.诲人不倦的炽热情怀。教师要有诲人不倦的炽热情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给予学生温暖。给予学生温暖,就是课堂充满融和喜庆之气,学生在一种人性化的氛围中进行心智阅读。如于永正老师在上海上课时,一个学生读课文,出了好几处错误。听课的教师以为于老师要批评他了,于老师却连忙制止举手的同学,说:“他自己也知道出了好多错误。但是我很欣赏他朗读的感情。他读得这么有感情,很让我感动,我不忍心打断他的阅读。”这时,那位学生眼泪出来了,其他学生再也不举手了,向老师点头。于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了,读出感情来了,课堂上有了人文温情,也就有了思想教育和有效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喜欢、愉快的体验,便会喜欢你和你教的学科。和谐温暖的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加有效,因为温情,师生相处才更加和谐、安详、有序;学生才会感觉自己充满快乐、自由和活力;课堂有“阳光、自由、花朵”,学生就会饱含学习激情,兴趣盎然地练习微笑,感到阅读的幸福。
(2)给予学生快乐。窦桂梅老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宿新市徐公店》,窦老师描绘诗意,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概括描绘的是哪一个句子。在闭着眼睛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一个叫刘宗文的学生大声喊:“老师,请等一等,我马上就要抓着它了!”大家静静地等着他,过了一会儿,刘宗文睁开眼睛兴奋地说:“终于抓住了,嗯,真难逮呢!菜花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他还做着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势呢,再看表情更是一脸的喜悦,学生个人的审美体验与教材文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享受着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幸福,受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洗礼。
窦桂梅老师认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永远不是懂不懂,懂多少。很多时候,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才能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森林”。
(3)给予学生宽容。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在交流“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时,一个学生说:“灰尘也有破坏作用,《军情观察》说,灰尘和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被人吸入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对于这个学生的发言,教师应该把它看成是为语文实施有效教学增添了色彩,要把这种“怪话”当成课堂生成的精彩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相机引导:“你很有创新思维,能够思考分析,全面地看待问题,值得大家学习。但是,今天我们主要讨论课文提出的问题,至于灰尘的‘负作用,留待下次讨论,把‘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吧。”
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的今天,学生的知识并不比教师少,视野并不比教师窄,我们不得不惊诧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教师对学生的“题外话”宽容一点,学生的阅读情感就给力一点,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四、阅读与学生情感对接,发掘阅读创造力
学生情感包括阅读态度、阅读体验,其重点是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核心是阅读创造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关于创造力,中外学者们有的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强调创造的客观目的,有的侧重创造过程,有的重视创造的结果;有的从创造的认知基础出发,有的则从创造的动机和人格因素着手。如笔者引导学生阅读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时,学生问:为什么“春来江水绿如蓝”?笔者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思考、讨论、交流:
生1:说明江水富含营养物质,藻类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变成了绿色。
生2:不对,可能是江水被污染了。
生3:春天温度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江水就显出绿色。
生4:水里的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有叶绿素,所以就有蓝的颜色了。
生5:“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需要注意的是“绿如蓝”中的“蓝”,不是蓝色,是一种植物染料——蓝草,它是做青绿色的染料的。诗人利用夸张来突出江南之美,表达了他对江南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生6: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09版中78页原文:“日出江花紅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生7:语文课上,老师解释江水会“绿”的原因是,“春天,江水两岸的绿树的倒影”。 而“蓝”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青绿植物。那么生物书的解释是错的了?
生8:我赞成这种观点。就像诗人白居易描写《暮江吟》“半江瑟瑟半江红”一样,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同样道理,“春来江水绿如蓝”,江面上,蓝天倒映水中的部分,呈现蓝色;青山倒映水中的部分,呈现绿色。
其实,学生的看法都没错。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得到两点启发:①情感是鼓满阅读创新的一片帆。学生有了喜爱读书的感情,才能扬起创造性阅读的风帆。他们从自然现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光学、文学描写、语法修辞等角度,甚至引经据典来解释“春来江水绿如蓝”,创造性阅读的火花熠熠生辉。正如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意外”发现:中国中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在学校里得到了很好的塑造,而且处于世界一流水平。②情感是点燃语用能力的一把火。阅读教学片段,学生“俯视”文本,充分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力,对已有文本作出“反思和评价”,比所阅读的文本产生更高的概括水平。学生在激情中,点燃起语用能力。
关于语用能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设立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强调:母语教育的本质是练就学生全面、完整和积极的语用能力,而非承纳固化的语知和语识。潘涌先生说过,“语用”之“用”具有多维度、螺旋形递进的层级,其中最高级的标志是学生“能在比所阅读文本更高的概括水平上给予反思和评价,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并利用超越文本的深刻理解,以批判性观点来看待其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情感决定阅读对话的效果,态度影响阅读对话的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阅读对话,只要对接好情感这颗棋子,就能走好阅读这盘棋。真正做到情感阅读,书声天籁;心花怒放,佳景自臻。
◇责任编辑:王天杰◇
13083404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