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的爱心与惩戒
2017-07-13雷彩鲜
雷彩鲜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时代的来临,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在与时俱进,但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我们老师谈“罚”色变。其实,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残缺的教育。“惩罚”教育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另类爱心”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样,缺乏爱心的惩戒必然是不成功的惩戒。
【关键词】教师教育;爱心;惩戒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忌提“体罚”。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惩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它完全不同于“体罚”,两者不可以画上等号。如果说把赏识、激励教育比作园丁给树苗浇水、施肥的话,那么“惩罚教育”则是杀虫、剪枝,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说得时尚点,“惩罚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教育家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故此,教师教书育人中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母气”于“虎气”。所谓“母气”,即是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而“虎气”则是让学生既尊重你又害怕你的威严。
一、爱心教育
有爱心,就要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教师只有用慈母般的心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只有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的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慈母般的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的身边,许许多多平凡岗位上的老师们爱岗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他们是真正的将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学生,犹如一位位伟大的母亲。他们固然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古代教育家早提出过“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都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现在的教育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国际正大力投资教育的基础设施,努力营造城乡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时,教师用“母气”去热爱学生,就等于塑造了一个学生。虽然我们没法像太阳一样去普照大地,但是却懂得了要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自己的学生。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期,他们的性格、思想、情绪和行为等还都不稳定,需要老师爱心的呵护,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更应如此。给学生爱,并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不但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师生情感,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我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子,非常顽皮,学习不用功,班主任把他调到了最后一排,他一时间处于一种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状态。一天上课,我偶尔发现他一直在纸上写一个字:“饿”。我无意地问:“你没吃饭?”他点了一下头。此时,我才记起他是体育特长生,早训练完了,没来得及吃饭。下课后,我回办公室拿了一盒饼干一袋牛奶给他。不想从那以后,课堂上他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时同学上课说话他还帮我维持纪律。我深深地感受到,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学生认为老师是真心关爱他时,他就会听从老师的教导,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师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二、惩戒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国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也明确指出:“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无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当学生犯错之时,单纯的说服教育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配合必要的惩罚教育。教师的一个巴掌、一个拳头,一句侮辱性的话语,学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行政调解、诉讼等途径得到处理和释放,而是全部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转化成两个走向:一种最明显的就演变成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另一种就是自我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我说的“虎气”,就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精彩极了和糟糕痛了》一文中,所展现的严格要求的爱,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体现的“虎气”。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点滴对的,给予表扬鼓励,错的给予批评指出,并教育学生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不会走上歧路。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对他们的“虎气”是有轻有重的,相对而言的,是指引他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是真心的,学生做得好、有进步,获得了成功,教师给予肯定,鼓励,表扬,甚至是祝贺和奖励是真爱;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放任自流,不置若罔闻,不歧视体罚也是真爱。学生犯一次错误,教师可以理解,但一个学生常犯错误或常犯一个错误,也就是可原而不可忍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他以警示,甚至惩戒。要及时指出他的错误,提出要求,警示他尽快改正,如果再犯,就要进行惩戒。注意惩戒不是变相惩罚体罚,而是让犯错的学生思想上有认识,心理上有准备,心灵上有触动,行为上有行动。讲个案例吧,周末,我会让推荐一些优秀文章或一部名著的某一章节让学生阅读,并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可是,总有个别学生不做,多数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谩骂,会罚站,甚至有人会打耳光会。还有人会让学生在上课时间去补写,这样做既没有效果,也达不到目的。但我会惩戒他,就是要求他,阅读一篇优秀文章,可以不写读后感,但必须抄写在读书笔记上,也可以不抄寫在读书笔记上,那就记在脑子里,怎么做自己选择。阅读一部名著的章节,可以不写读书心得,但必须一个月时间内读完这本书,然后,把这本书的内容或一个精彩的片段、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的惩戒学生一般不会反感,反而乐于接受,即达到了预期目的,又和谐了师生关系,又维护了师道尊严,更遵循了教育规律,彰显了教育的本真。惩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惩戒是为了引导。为了规范,为了明事理,懂对错,不仅要惩戒的有效,更要体现爱的深度,充满爱的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吴冬梅.《教育文汇》.2016(1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