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2017-07-13周秀萍韩璐叶云云王瑞洲张月明白
周秀萍+韩璐+叶云云+王瑞洲+张月明+白长财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而民族医学对RA有着独特的认识,民族药在RA的治疗方面,有着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以及显著的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RA重要的手段之一。该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回药、蒙药、藏药等民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其在RA治疗中的常用药材和方剂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RA的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民族药; 治疗; 方剂; 综述
[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RA)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belonging to the "Arthromyodynia (Bi Zheng)" categ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ever, the ethnomedicine has a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RA, with a long-term clinical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and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RA, and it has now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in treatment of RA.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understanding of RA and commonly used Tibetan medicine, Mongolian medicine, Hui medicine and other herbs and preparation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treatment of RA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rugs.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ethnodrug; treatment; prescription; review
類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1]。调查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仅次于疟疾等疾病,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RA治疗药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医学对RA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风湿病学》[2]中关节炎进行确诊,而对RA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治疗药物包括非甾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以及中药制剂。但由于RA发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难以治愈,临床多应用改善疾病症状的抗类风湿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长期用药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以及逐渐失去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不易治愈且复发再次住院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4]。
近年来,针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因子和其他一些介导RA因素的生物治疗在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面较化学药物呈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许多这些合成药物具有较强毒副反应。另外,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类药物价格昂贵,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目前尚未找到治疗RA的特效方法,攻克RA顽症仍然是个世界医学界的难题。
民族医学对RA有着独特的认识,如回医学认为,风湿类疾病是由于人体的禀性衰败、体液异常所致;蒙医认为RA是由“协日乌素(黄液)”增盛,与“巴达干”(猫液)”和血液相搏,凝聚于关节内而阻碍气血运行所致。民族药在RA的治疗方面,有着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以及显著的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RA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传统药物,尤其是积累了丰富用药经验的民族药中,寻找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药物,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参考,已成为众多从事基础研究的专家和临床研究人员关心的焦点之一。
1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渊源流长,从商代有记载以来,随着民族医药的传承及发展,先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医药学本草著作,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及民族地区的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在我国,民族药是对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统称。相对于中药,民族药可定义为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类药材,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由于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故民族药的使用和传播一般以文字记载、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5]。
我国药典自1977年版开始收载民族药,自此民族药的研究和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特点[6]。在许多慢性病以及疑难疾病的治疗中,民族医药具有很大的贡献[7]。
笔者通过系统文献查阅和资料检索,对各民族药对RA的治疗进行了整理,发现民族药尤其藏药、蒙药、回药、壮药等在治疗RA方面有着自己独特优势,有很多经典的方剂和常用药材应用于治疗RA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1 藏药
藏医称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真布病”。由于长久居住于潮湿地方,进食过量的油脂食物,初期疾病未成型,黄水激增,扩散至肌肉与关节和筋络,以后便形成关节与风湿病。藏医对RA的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方剂治疗为主,外加针刺、按摩疗法;另外,以药浴结合内服药物、外治等方法综合治疗RA,疗效显著。
藏药治疗RA的独特疗效,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对许多常用藏药开展了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绵头雪兔子Saussurea laniceps Hand.-Mazz,藏医称恰果苏巴,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子宫寒冷等症;有学者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和镇痛活性[8],并对其体内代谢和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其他草药的研究提供了范例[9]。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为常用藏药之一,具有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等功效,用于风湿痹痛,中风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的治疗。研究表明,从秦艽中分离得到的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具有预防大鼠关节软骨细胞IL-1β诱导炎症反应的活性[10],為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临床研究表明,藏医药治疗RA疗效确切,未见毒副反应,且见效快、疗效维持时间长、疗效确切[11]。根据文献报道和查阅专著,现将常用于治疗RA的藏药药材和方剂整理见表1。
1.2 蒙药
传统蒙医药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配方独特、副作用小,对慢性病、某些疑难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24]。
蒙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协日乌素(黄液)”增盛,与“巴达干”(猫液)”和血液相搏,凝聚于关节内而阻碍气血运行所致[25];蒙医认为,当人体由于长期感受寒凉、居处潮湿或强力内伤、汗后受风等原因,可导致体内赫依、希日、巴达干三病机失调紊乱,巴达干、赫依增盛,胃火衰降,不能温煦七素以助其正常生化功能,而黄水趋于偏盛扩散于肌体表里与血黏滞交搏,侵袭肌肤、穴脉、筋骨,出现肌肉筋骨屈张不利,肌肉萎缩,骨骼疼痛等症状[26]。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散寒除湿、温经助阳为主,临床以燥“协日乌素”、清血热、疏经活络为治疗原则,口服蒙药,结合外治法,综合治疗。
对于蒙药的研究,一直是民族药学学者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杜松Juniperus rigida S. et Z.为传统的蒙药材和藏药材之一,具有祛风、镇痛、除湿、利尿、补益和对尿道的强抗菌作用等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痛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研究表明,其挥发油对肺炎克雷伯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27]。
蒙医多以方剂联合使用达到治疗效果。现将常用于治疗RA的药材和方剂整理见表2。
1.3 回药
兴起于公元9世纪的阿拉伯医学的回族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一簇瑰丽的花朵,由于旧时称回族人为“回回”,所以回族医学又常常被评为“回回医学”[37]。回族医学拥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渊源流长的历史。在回族医学的发展沿革中,逐渐与中医学相融合,并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直到今天,回族医学仍然是一座有待发掘的医药学宝库[37]。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医学是东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回族人民在继承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医药的精髓,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医药学。最重要的代表性医学巨著为《回回药方》,全书共36卷,《回回药方》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眼、皮肤、神志和骨伤各科,比较系统的反映了回医学的概况。由于历史原因,《回回药方》传承至今仅残存4卷,造成其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回医学对风湿类疾病有着不同的理解,现对其治疗方法及常用方剂进行整理,见表3。
1.3.1 回医对“风湿”的认识 “风湿”一词,最早来自古希腊医学。承袭于古希腊医学的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直至传入中国,而形成的回族医学均运用“四禀性”、“四体液”学说。回医学认为,风湿类疾病是由于人体的禀性衰败、体液异常所致,即寒性、湿性衰性体质感受隐潜性或沉显性因素所致病,导致黑体液质分泌异常(或称黑血根源)或体液异常“燃烧”而产生异常,黑体液质与脑髓经脉流向关节筋脉等处[38]。
1.3.2 常用方剂及药物组成 回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多以香药为主的复方进行治疗,常见的香药如胡椒、没药、乳香、荜茇等;另外,利用烙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该法常与其他方法结合,在RA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9-41]。
烙灸疗法为回医自然疗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以刺激性药物或大小形式不等的金属器械烧热后,直接置于经络穴位皮肤上,烙灼肌肤,使局部组织经络发生变化,排出异常体液,促进机体四性、四液平衡的一种外治疗法[38]。
1.4 壮药
壮医称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发旺”[44],又称为风湿骨痛、风手风脚。壮医认为,因各种原因而致身体虚弱,风毒、湿毒寒毒、热毒等乘虚而侵入人体,筋骨肌肉被邪毒置留、阻塞,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引起“发旺”。壮医治疗以解毒为主,配合调气、补虚,使三道两路气机恢复通畅,邪去正安,机体恢复健康[45]。现根据文献报道和查阅专著,将涉及到的药材和方剂整理见表4。
1.5 维药
新疆维族医药治疗RA的文献报道较少,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和整理[50]。新疆假龙胆Gentianella turkestanorum (Gand.) Holub(又称新疆阿帕斯)及槌果藤Capparis zeylanica L.(又名野西瓜、老鼠瓜、刺山柑)都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因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舒张血管、止血、消炎作用,常被维吾尔医学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51]。
1.6 傣药
四大民族医学确立以来,民族医药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傣族医药作为四大民族医药之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其理论体系日渐完善,为傣医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拢梅兰申是傣医临床常见多发病,傣医认为,拢梅兰申(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人体感受自然界的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感受此病邪的主要因素是居住环境潮湿。傣医认为,居处于高山、森林、风口等地者,机体易感冷风寒湿之邪而发生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痉挛发为拢梅兰申[52]。
RA在傣醫中属于拢梅兰申的范畴[53],傣医主要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54]。其中最常用治疗RA的方剂为雅拢梅兰申(防风止痛方),其组成为芽沙板(除风草)、里罗(文殊兰)、莫哈朗(大驳骨丹)、莫哈蒿(鸭嘴花)、芽荚热龙(大车前草)、补累(野姜)、毫命(黄姜)、抱冬电(薇子)鲜品各30~50 g,切细捣烂后,加药酒或淘米水超热备用。用法与疗程:热敷与患部,每日换药1次,10 d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2 草药及国外民间药物
国内外针对中药复方和单味药的抗RA作用已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很多中药的有效组分和作用机制得到初步阐明,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55]。其在抗RA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药理活性,有效的避免了化学药的毒副作用。适合长期的抗RA治疗,同时显示出了传统医药治疗RA独特的优势[56]。
草药为全世界传统医药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民间防病治病重要的保障之一。随着人们对替代疗法的青睐,草药已在大量流行救治方法中普遍使用[57]。目前,已有超过2 000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被提及在古印度阿育吠陀,尤纳尼和tibbi医学系统中[58]。生姜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和传统医药系统中作为一种抗炎剂,研究表明,口服姜油能够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的炎症症状[59]。菠萝的根中提取出的菠萝蛋白酶,其活性成分是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几种蛋白酶抑制剂。当菠萝用于治疗RA患者,有72%患者减少肿胀和疼痛[60]。姜黄Curcuma longa L.是中国和印度医药学中常用药物,有效成分是姜黄素,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炎症[61]。夜花Nyctanthes arbor-tristis L.(NAT) 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系统中被广泛用于关节炎的治疗,arbortristosides、夜花酸、西红花酸是NAT的主要有效成分。NAT叶子水溶性提取物在实验性关节炎中能够明显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62]。印度獐牙菜Swertia chirayita,主要活性组分包括甲基獐牙菜酮,swertanone和swertianin,用于抗炎活性。在实验性关节炎中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63]。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含有西红花酸和类胡萝卜素,其花瓣的水和乙醇提取物能够清除二甲苯和甲醛引起的炎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64]。滑桃树桐子广藿香Trewia polycarpa Benth的根也在印度草药医学中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和胃炎[65]。
Madimadi是韩国民间用中草药水提取物发酵制成的酒精,长期以来也被用于治疗RA。Madimadi有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66]。“汉方医学”是日本传统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67]。Keishibukuryogan(桂枝茯苓丸)也是日本传统中医药中治疗RA的方剂[67]。波兰P. Luczkiewicz等[68]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抗RA的作用,其来源植物除了主要分布在芒果树的叶子、树皮中以外,还可以从中国药用植物知母的根茎中分离获得。
3 小结与讨论
RA发病病因不清,病程长且致残率高,目前仍是慢性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与化学药物相比较,中药和民族药不但资源丰富,疗效显著,而且还具有副作用小,多成分多靶点的优点,是补充和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和药企都对中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已成为创新药物发现的重要源头[69-71]。
国内著名学者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的集合或叠加是药效的核心物质基础”,而阐明一种药效物质的全部显效形式对于理解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2]。
近年来,源于植物的单体化合物或有效部位已经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如雷公藤总生物碱(alkaloid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ATW)、娃儿藤碱(tylophorine)、姜黄素(curcumin)及源于印度苦楝树的Nimbidin等。由于其源于植物,在RA的治疗中呈现出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价格相对低廉、原料容易获得等优点[73]。因此,从传统药物,尤其是民族民间药物中寻找新药候选药物是创新药物研究和发掘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74]。
由于民族医药目前还没有全面发掘和整理,有些仅使用音译语言记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承和推广;另外,某些民族药及来源于民族药的制剂因其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不明确,限制了进一步研究、推广和综合开发利用[72]。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民族药在RA的治疗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①民族药多用复方治疗RA,这方面与我国中医药治病相似;②由于藏、蒙、维等民族医药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系统,因此,在RA的治疗的方剂和药材的记载和传承方面,明显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傣医、回医等在RA的治疗方面,研究和文献记载都相对较少;③从疗法这个方面来看,藏医、蒙医等多主张以内服和药浴等外治方法相结合,且蒙药的药味组成一般比较多;④民族药对RA的治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报道较少,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和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这方面报道很有限,仅发现对其常用制剂及药材质量控制以及体外活性测试等方面的研究。
因此,对于民族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在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基础研究,即在民族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其防病治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基于传统用药习惯及方剂,筛选并开发出具有治疗RA的创新候选药物,为治疗RA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Zhang Y, Xu W, Li H,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o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J]. J Ethnopharmacol, 2013, 145(3):699.
[2] 蒋明.风湿病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697.
[3] 赵玲,胡耀华,柳润辉,等.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6):416.
[4] 肖菁.电话随访对初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再次住院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6):565.
[5] 李志勇,李彦文,庞宗然,等.民族药特色与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7(5):411.
[6] 李禾,马超一.从文献分析角度看我国民族药的发展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10):1941.
[7] 何雁,刘勇,罗晓健,等.我国民族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草药, 2006,37(12):1915.
[8] Yi T, Zhao Z Z, Yu Z L,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three medicinal plants known as "Snow Lotus" herb in traditional Uighur and Tibetan medicines[J]. J Ethnopharmacol, 2010, 128(2):405.
[9] Yi T, Zhu L, Tang Y N, et al. An integrated strategy based on UPLC-DAD-QTOF-MS for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herbal medicines: Tibetan "Snow Lotus" herb (Saussurea laniceps), a case study[J]. J Ethnopharmacol, 2014, 153(3):701.
[10] Zhao L, Ye J, Wu G-t, et al. Gentiopicroside prevents interleukin-1 beta induced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 rat articular chondrocyte[J]. J Ethnopharmacol, 2015,172:100.
[11] 楊本扎西,彭毛东主,辛措吉,等.藏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5):18.
[12] 东知多杰,拉毛吉.藏药五味勒哲汤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6):15.
[13] 沈芃.藏药翼首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与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14] 马青芳.中藏药十味猛鹏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1,22(2):47.
[15] 黄元.藏药翁布化学成分的研究及抗RA有效部位的筛选[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09.
[16] 黄三青.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临床观察[J].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1(2):11.
[17] 马德保.藏药五味甘露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4):15.
[18] 万玛才旦.藏药内服外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9(1):15.
[19] 旦增.藏药十味乳香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5):10.
[20] 翟淑敏.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8):23.
[21] 尕日毛.藏药桑当聂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1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1):9.
[22] 尕日毛.藏药真吾素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2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13.
[23] 马德保.藏药25味驴血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8(3):14.
[24] 额尔登桑,娜仁格日勒,乌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蒙药中多种微量元素的ICP-AES测定[J].分析试验室, 2008,27(1):73.
[25] 乌兰巴特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蒙医辨治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 16(11):11.
[26] 齐凤山.蒙药别冲召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4):12.
[27] Meng X, Li D, Zhou D,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leaves of 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against Klebsiella pneumoniae[J]. J Ethnopharmacol, 2016,194:698.
[28] 刘洋.抗炎复方蒙药组方的筛选及其抗炎作用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29] 白埔,信莎莎,董玉.蒙药复方森登-4抗佐剂型关节炎作用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8(3):186.
[30] 奇呼格吉勒圖,陈其其格,曹其木格.蒙药托雷-1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3,11(7):54.
[31] 宝福荣.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3,11(11):57.
[32] 武凤云.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8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5):13.
[33] 海秀智,代成宏.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6(3):18.
[34] 王阿日亚.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7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12):16.
[35] 祁向明.蒙药结合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6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24):7.
[36] 戴金亮.蒙药风湿Ⅰ号胶囊加浸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8):20.
[37] 吴中云.回族医学: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J].科技潮, 2000(2):110.
[38] 牛阳.《回回药方》研究[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
[39] 夏铂,范灵.电针结合回医烙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4(1):135.
[40] 王顺吉. 瘢痕灸和回医烙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C].银川: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 2015.
[41] 魏雪红,鲁亚玲,段梅欣,等.回医烙灸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血清IL-2、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34):5.
[42] 马成义,陈卫川.中国回族医药[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128.
[43] 单于德.回药本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
[44] 徐晶,黄安,唐静,等.类风湿关节炎壮医药治疗方法概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9):19.
[45] 窦锡彬,李凤珍,谭树聪.壮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J].广西中医药, 2006(2):45.
[46] 祝庆梅.壮医壮药验方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C]. 南宁: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2005.
[47] 钟丽雁,李凤珍,谢爱泽.壮药内服加药物竹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J].广西中医药, 2008,31(3):51.
[48] 吴振东,刘英鸿.壮药藤黄连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3):133.
[49] 吴振东,刘英鸿.壮药吹风藤汤、吹风藤酒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568例临床报告[J]. 长沙: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 2000: 2.
[50] 马占宾,张连生,王永东.浅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J].医学综述, 2014,20(12):2221.
[51] 周文涛,周晓涛,王玲,等. 维药槌果藤、假龙胆及传统中药雷公藤对CIA大鼠模型治疗效果及抗炎机制的对比研究[C].北京: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2015.
[52] 李盛旺.傣医拢梅兰申(风湿性关节炎)病证诊疗规范化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 2013.
[53] 赵海,岩温龙,高世华.傣药雅拢梅兰申(除风止痛方)外敷治疗28例风湿性关节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11):10.
[54] 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基于傣医理论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方法探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8(10):865.
[55] 冯春荣,李兆翌,黄真.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2):228.
[56] Kumar S, Hitendra, Bhatia M,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studies of Strobilanthes callosus leaves extract on rat model[J]. Inflammopharmacology, 2013, 21(3):233.
[57] Rathore B, Ali Mahdi A, Nath Paul B, et al. Indian herbal medicines: possible potent therapeutic agent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Clin Biochem Nutr, 2007, 41(1):12.
[58] Calder P C.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J]. Proc Nutr Soc, 1996, 31(2):467.
[59] Sharma J N, Srivastava K C, Gan E K. Suppressive effects of eugenol and ginger oil on arthritic rats[J]. Pharmacology, 1994, 49(5):314.
[60] Walker A F, Bundy R, Hicks S M, et al. Bromelain reduces mild acute knee pain and improves well-being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in an open study of otherwise healthy adults[J]. Phytomedicine, 2002, 9(8):681.
[61] Deodhar S D, Sethi R, Srimal R C. Preliminary study on antirheumatic activity of curcumin (diferuloyl methane)[J]. Indian J Med Res, 1980, 71:632.
[62] Paul B N, Saxena A K. Deple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mice by Nyctanthes arbor-tristis[J]. J Ethnopharmacol, 1997, 56(2):153.
[63] Kumar I V, Paul B N, Asthana R, et al. Swertia chirayita mediated modulation of interleukin-1beta, interleukin-6, interleukin-10, interferon-gamm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arthritic mice[J].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2003, 25(4):573.
[64] Hosseinzadeh H, Younesi H M.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rocus sativus L. stigma and petal extracts in mice[J]. BMC Pharmacol, 2002, 2:7.
[65] Tao X L, Sun Y, Dong Y, et al.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 of tripterygium wilfodii hook F in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Chin Med J (Engl), 1989, 102(5):327.
[66] Kim M S, Yi J M, Kim S H, et al. Madimadi, Korean folk medicine, blocks TNF-alpha, IL-1beta, and IL-8 production by activated human immune cells[J]. Cytokine, 2004, 25(4):179.
[67] Ogawa K, Kojima T, Matsumoto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 Kampo (Japa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keishibukuryoga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J]. Clin Biochem, 2007, 40(15):1113.
[68] Luczkiewicz P, Kokotkiewicz A, Dampc A, et al. Mangiferin: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gen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J]. Med Hypotheses, 2014, 83(5):570.
[69] 曾育麟. 從民族药中寻找新药[J]. 华西药学杂志, 1986(2):116.
[70] Chen X M, Huang R Y, Huang Q C, et al.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of Zhengqing Fengtongning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910376.
[71] Lu S, Wang Q, Li G, et al.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using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From pharmacology to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J]. J Ethnopharmacol, 2015, 176:177.
[72] 徐风,杨东辉,尚明英,等.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叠加作用”和“毒性分散效应”——由中药体内代谢研究引发的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16(4):688.
[73] Kumar D, Karthik R, Gayathri N, et al. Advancement in contemporary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Biomed Pharmacother, 2016, 79: 52.
[74] Huang S Z, Zhang X, Ma Q Y, et al. Terpenoids and their anti-HIV-1 activities from Excoecaria acerifolia[J]. Fitoterapia, 2013, 91: 224.
[责任编辑 张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