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服务审判中的作用及前景研究
2017-07-13何海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何海英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张迪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一、人工智能的涵义
1.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通过研究,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2]。”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建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通过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2.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当前,由于法律工作人员需要处理的电子文件数量日益增加,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法律领域的需求也日益显著。人工智能最初运用于法律检索中,主要体现在数据取回系统,法律证据的推理以及关键案件事实的提取等[3]。经过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法律人员起草常规性法律文件,并可以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提供法律意见。
二、人工智能在审判中的作用
1.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审判效率。当前法院诉讼案件的大幅度递升,不仅给法院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公正和效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临挑战,司法效率成为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破解司法机关的案多人少难题,处理大量数据排查、统计分析和储存记录,解决掉大量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2.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审判的公正性。目前,法官的法学素养参差不齐,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记忆和检索的功能,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法官作出客观的审判结论,能够为司法审判提供相对统一的推理和评价标准,最大可能挤压缩小法官营私的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司法公正,可以说人工智能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技术支撑。
3.人工智能有利于当事人进行诉讼。面对案件数量激增、办案法官短缺的严峻形势,要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就必须大力推进诉讼服务建设,人工智能可以为群众提供阳光、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网上阅卷、查询案件信息、接收及提交诉讼材料、了解案件流程信息等,承办法官能够及时收到案件进展的实时提醒,并能通过系统与当事人随时沟通,智能系统还可以进行案件进展的自动告知,免去当事人到法院查询等不便情况,形成一个公正、透明、简便、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人工智能在审判中的发展前景
1.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审判系统将成为趋势。法院案件的受理登记、电子卷宗制作、法庭记录等工作大多是固定化的,如果上述事务性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这将给基层司法人员极大减负,使审判人员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案件审理等工作上来。人工智能审判系统将审判工作从零散化向整合综合转化、从闭塞向资源共享转化、从粗放化向系统集约化转化,实现“互联网+审判工作”模式,为审判执行和审判管理提供了便捷,切实减轻法官和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有效提高庭审的质量与效率。
由于智能裁判系统不受人类法官的各种主观因素影响,可以保证在大部分案件中实现结果的基本一致性。通过数据分析,案件质量智能化识别,系统平台可以自动预判风险点,并实时提醒办案法官哪些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律程序,防止案件“带病”进入审判环节等。依托大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完善案件质效评估体系,分析裁判偏离度,统一司法尺度,强化审判监督,实现用人工智能服务法官办案、服务法院管理。另外,由于案件审判前当事人一般都不会正确的预料到将来的审判结果,或者是当时对审判结果有的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人工智能审判系统可以通过海量法律数据分析工作,根据当前案件搜到以往的判例,通过人工智能预判系统,公众只要填写案件要素,系统就会模拟判决给出案件结果,并通过对应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让当事人心里有底的同时,还能正确的了解到案件判决依据,增加法院的公信度,能够有效地拉近司法与公众的距离。
2.产生人工智能机器人法官。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来会产生人工智能机器人法官,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分析,模拟人类的思维,对案件做出基础性的判决,辅助法官进行审判,分担法官的工作。但人工智能机器人法官绝对不能完全取代司法人员,因为法律活动包含着人类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法官个人基于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理解,这些参数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无法量化的,其替代不了司法人员的自由心证、侦查判断。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辅助于司法人员处理案件,而不是代替人脑进行判断。
3.人工智能在审判中的缺陷。由于人工智能的强大搜索功能,搜索结果可能产生海量数据,有些甚至是无关数据,从而使得有用信息可能被忽视,法律工作人员可能会被误导。另外,人工智能在审判中应用的系统需要由第三方研发,司法机关提供给研发单位样本和数据越大,人工智能分析的质量就越高,而且会不断提高和优化。因此,从保密义务的角度出发,需不断完善如何保护、存储这些数据。同时,数据的提供必须真实、准确,不正确的数据将会对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产生错误的判断。
四、结语
处在发展初期的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人工智能在审判中是要分担司法人员的简单工作,辅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王艳红.智能控制理论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72.
[2][美]尼尔逊,郑扣根译.人工智能[M].机械出版社,2000.
[3]于新生.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J].周口师范学院报,200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