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7-13崔丙刚

运动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体育类苏北社团

崔丙刚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崔丙刚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对策

体育社团相当于第1课堂(教学)与第3课堂(锻炼)的中介,为锻炼者提供健身的平台。2014-2016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都在下降。大学生体育社团应在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同学们的运动锻炼兴趣,丰富专业体育知识、培养兴趣,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如何让学生体育社团适应高校校园文化和特色,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是高校体育社团追求的目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现状

2.1.1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构成现状苏北高校体育社团主要分为田径类协会、户外休闲类协会、室内休闲类协会、棋牌、球类协会、武术类协会、健美类协会、轮滑类社团和水中项目体育协会9种。通过调查显示,苏北体育社团75%属于资历深、发展久的社团,只有25%的社团是具有活力、新颖的社团。由于体育社团缺乏吸引点和创新力,导致95后大学生不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团的构成缺乏层次感,不能满足95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锻炼方式。

2.1.2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的规模现状(1)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的数量。高校体育类社团的数量与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息息相关,社团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苏北地区高校体育社团共109个,其中中国矿业大学15个,江苏师范大学9个,淮阴师范大学7个,盐城师范大学9个,徐州医学院11个。根据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开展的学生体育社团种类也就不尽相同。相对于苏南及更加发达的城市,苏北高校体育社团数量和种类相对偏少,社团形式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

(2)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会员数量。根据学校的性质和校园文化及体育社团的类型,决定社团人数的多少。室内休闲体育社团主要针对文科类高校,户外及球类运动的体育社团主要针对理工科高校。其中有新颖特色的体育社团参加人数也很多。据调查数据显示,苏北高校体育社团的规模65%在30~50人之间,51~200人之间的社团占30%,200人以上的社团只有夜间暴走团。

(3)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会员组成情况。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方式、锻炼效果及学校的性质直接影响锻炼者的选择。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社团男女成员比例为3.5:1,江苏师范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社团男女成员比例为1:4。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所决定。而社团成员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呈逐级下降趋势,大一学生占60.7%,大二学生占30.5%,大三学生占8.8%,大四没有。

2.1.3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管理现状(1)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组织管理现状。高校体育类社团作为同学们自发组织的一个社团,受学校领导,隶属于高校社团联合会。由校团委下属的校学生会直接管理,由社团联合会进行指导开展各类活动。

(2)苏北高校体育社团人事管理现状。社团的人事管理权力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社团干部的选拔任命上。据调查发现,体育社团干部的选拔方式主要有2种:(1)通过负责人任命的占41.5%;(2)答辩竞选的占34.4%。

(3)苏北高校体育社团经费的管理情况。据调查发现,苏北高校60%的社团通过社员会费作为主要经费来源;仅有6%的社团以参加大型比赛、演出活动的收入作为社团的主要经费来源。体育社团经费管理方式主要有:社团委派专人管理、社团分工管理、社团主要负责人管理、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等。总体来看,由社团的主要负责人管理和社团派专人进行财务管理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别为39%和31%;仅有8%的体育社团具有内部自身审计和外部上级组织的审计,只有外部监督或只有内部监督的体育社团占到了体育社团总数的19%和17%;有34%的体育社团只有财务报告;另有高达22%的体育社团没有任何的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体育社团的财务情况只有少数干部知道,这样很容易导致体育社团在经费管理上的混乱。

2.1.4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制度建设现状 体育社团的制度即社团开展活动所遵循的规章制度。苏北高校都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在社团成立、申报、工作考核、评奖评优及队伍建设等环节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和办法。据调查显示,34%的高校关于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健全,58.6%的高校制度不完善,7.4%的高校没有体育社团发展的相关文件。

2.1.5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苏北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集体训练、体育竞赛、娱乐竞赛及体育知识沙龙。体育社团开展活动主要是周六、周日,这个时间段的学生都有空余时间。据调查显示,21%的学生每次都能参加社团活动,54%的学生经常参加,16%的学生偶尔参加,9%的学生极少或者从不参加社团活动。从庞大的学生基数来看,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的比例偏低。

2.2 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2.2.1 校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引导和扶持 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名义上属于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实质上社团联合会对体育社团的管理缺乏控制力,社团联合会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缺乏法制化,对体育社团管理过于松散,致使社团组织活动难度增大。同时学生体育社团自身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重视,缺少校机构的引导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导致学生体育社团很难自由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2.2.2 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形式单一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企业赞助的很少,加之学校拨款的力度又较小,多数的经费来源于会员赞助;活动的场所也仅局限于运动场、校园广场等活动场所,缺少场馆设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重要因素,当前如何优化高校的体育环境是解决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的主要途径。

2.2.3 社团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

目前体育社团干部轮转过快,新干部对于部门的职责不清,业务不熟练。同时存在缺乏服务意思,对于需要服务的事情,一般干部都会指派部员完成,缺乏模范带头作用。社团组织需要加强对成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专业业务能力,提高社团干部的服务意识,保证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

3 苏北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发展对策

3.1 增强体育社团凝聚力,提升体育活动能力

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应通过2个方面的对策聚集人气,增加人际交流,提升活动能力。(1)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增加交流,建设共同的兴趣爱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2)通过社团组织的培训进行专业的指导,努力提高社团成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从培训中获取更丰富的运动知识和对运动技能的理解,不断提高运动水平,促进社团发展。

3.2 加强体育社团制度管理

针对苏北高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应从根本上解决。在管理体制方面,应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适当放大社团权利。例如,体育锻炼打卡制度与社团相结合,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社团,进行学习与锻炼,以进行锻炼的次数与专业程度进行打卡,在方便学生管理的前提下,减轻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负担。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体育制度,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利用的监管力度,保证社团能够顺利开展体育活动。

3.3 增加经费来源,加强经费管理

针对苏北高校体育社团短缺的现象,学校应积极开展校内社团与校外组织及企业的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解决社团举办活动的资金问题,如拉赞助。对于社团的经费,制订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开支透明化,达到经费使用的合理化,提高经费的利用率,促进社团快速发展。

3.4 注重社团干部培养,提高工作效率

社团的主要干部要具备很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一方面需要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需要对社团的发展进行规划。在社团干部培训方面,应重视对社团干部的储备和培养,极力挽留高年级学生和吸引新成员加入社团,同时注重加大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力度,解决由于干部换届带来的管理混乱等问题。同时针对体育社团换届周期短的特点,可以适当延长社团干部的任期时间,吸收高年级成员担任主要社团干部,提高社团工作效率。

[ 1 ] 秦海权.美国一流大学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研究-以杜克大学为典型案例[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5):80-82.

[ 2 ] 王哲,梁红霞.湖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87-91.

[ 3 ] 孙琴.伦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 J ].中国学校体育,2014,10(S1):9-10.

G807.4

A

1674-151X(2017)19-0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9.024

投稿日期:2017-07-08

江苏省教改课题(体育类)(课题编号:2015JSJG355)。

崔丙刚(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类苏北社团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体育类非物质化遗产的角色定位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