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段抢攻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2017-07-13伍方佳汪建秋李骁航
伍方佳,汪建秋,李骁航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段抢攻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伍方佳,汪建秋,李骁航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国际乒联新规则改革后打破了中国乒乓球男队长期以来建立的训练模式,原有的技战术体系已经不在符合当今新规则所带来的变化,材质的改变,球体的增大,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男队与其他国家队员的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三段技战术指标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32场比赛,共166局的接发球段抢攻、控制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2板接抢进攻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张继科、黄镇廷在接发球抢攻意识较强。马龙、许昕的接发球以控制为主。在控制技术摆短得分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马龙、许昕得分效果较好。在第4板球进攻技术反手拉冲和侧身拉冲、正手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第4板控制技术摆短、正反手贴挡、放高球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中国运动员;乒乓球;接发球段技战术
乒乓球在我国称之为“国球”,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乒乓球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到目前为止乒乓球项目是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奖牌最多的一项运动。乒乓球运动发展至今,对接发球的要求越来越高,方法和手段也发生改变,难度相应增大。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4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段抢攻、控制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接抢段技战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找出提升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和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段抢攻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相关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从中国知网收集有关我国乒乓球接发球技战术、训练、等方面的论文、期刊、专著、杂志为本文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1.2.2 录像观察法 本文以2016年《乒乓世界》第10期公布世界男子排名前10的选手,从中选取4名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一马龙、世界排名第三许昕、世界排名第四张继科、世界排名第七黄镇廷从2014-2016年参加的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及国际巡回赛等进入前8名比赛中接发球使用的技战术为观察对象。通过对2014-2016年张继科、马龙、许昕、黄镇廷参加32场166局国内外大赛中的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并把他们在比赛中接发球段抢攻、控制技术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统计。
1.2.3 乒乓球三段技战术指标评估法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是指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1、3板)、接发球抢攻段(2、4板)和相持段(第5及5板后)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来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技战术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第2板接发球抢攻技术的情况统计分析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2板抢攻技术使用745次,其中得409分,得分率为54.90%;正手拉、冲使用101次,得58分,得分率为57.43%;反手拉、冲使用69次,得43分,得分率为62.32%;侧身拉、冲使用53次,得28分,得分率为52.83%;台内挑打使用为78次,得36分,得分率为46.15%;台内拧拉使用为444次,得244分,得分率为54.95%。通过对上述5项技术使用率的卡方检验得出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这说明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2板抢攻中都可以直接发起进攻,其中台内拧拉使用率最高,因其能制造强烈的上旋球,能抵消对手发球的旋转,不“吃”对方发球,并由稳定的弧线,是目前化解台内短球最先进的一项技术。正手拉、冲和反手拉、冲以及侧身拉、冲的使用说明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对对手发球出台判断准确,敢于果断上手。台内挑打技术的使用说明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台内短球处理上积极主动,为后面相持球打下基础,但稳定性和杀伤力有待增强。综上所述,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第2板抢攻中积极主动先发制人,快速凶狠,突出台内拧拉的使用。
2.2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第2板接发球控制技术的情况统计分析
在第2板控制技术中,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使用763次,其中得385分,得分率为50.46%;摆短技术使用608次,得317分,得分率为52.14%。通过对摆短技术使用率的卡方检验得出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得分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黄镇廷、张继科使用率相对较高,但得分率较低。通过录像观察所得,主要有两点:其一,对旋转的把控不是很准确,容易摆短冒高被对手直接抢冲。其二,对半出台球的判断不清晰。马龙、许昕使用率低,但得分率较高。从录像观察得知,马龙、许昕一般从中路短球突破,先摆短到对手中路近台,抑制对手的直接抢攻,从而使对方回接球的难度加大,进而为自己第四球的进攻打下基础。劈长技术使用150次,得64分,得分率为42.67%。通过对劈长技术使用率的卡方检验得出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在劈长技术中,马龙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从录像观察看出,马龙在劈长时具有突然性,时机掌控较好,注重旋转与落点的结合。晃、切技术中,因其3人未使用,无法统计。总而言之,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2板控制技术中以摆短为主,得分效果较好,劈长为辅。
2.3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第4板接发球抢攻技术的情况统计分析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4板抢攻技术使用552次,其中得298分,得分率为53.99%;在正手拉、冲使用205次,使用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得115分,得分率为56.10%。马龙的使用高于其他3位选手。录像观察所知,马龙正手位突出“快”字,近台上手抢攻积极,连续性较强。反手拉、冲使用216次,使用率上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得106分,得分率为49.07%。张继科、黄镇廷在第4板抢攻技术上反手拉、冲技术高于马龙、许昕。通过录像观察,在比赛中,张继科、黄镇廷基本上以反手拉、冲代替了侧身技术,但杀伤力和连续性还需加强。侧身拉、冲使用83次,使用率上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得51分,得分率为61.45%。在侧身拉、冲技术中,许昕的使用高于其他3位选手。说明许昕运用侧身这项技术把握非常大,其稳定性和命中率也非常高,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侧身拉、冲是许昕在接发球后最主要的技术。
2.4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第4板接发球控制技术的情况统计分析
在第4板控制技术中,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使用388次,其中得144分,得分率为37.11%。摆短技术使用71次,得35分,得分率为49.30%,使用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摆短技术中许昕的使用率均高于其他3位运动员。说明许昕在第2板控制技术中给对手直接上手制造困难,在落点与旋转上结合得当。劈长技术使用31次,得7分,得分率为22.58%,使用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龙在劈长技术中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3位运动员,有可能与摆短技术相结合,寻求变化。晃、切技术使用16次,得8分,得分率为50.00%。正反手贴、挡使用246次,得88分,得分率为35.77%,使用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数据显示,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4板控制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是正反手贴、挡,但得分效果较差。主要由于正反手贴、挡已经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在今后的比赛中加强防守转进攻的能力。放高球技术使用24次,得6分,得分率为25.00%,使用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许昕放高球技术的使用率最高,原因在于许昕直拍横打技术较弱,反手位是其短板,因此只能退台防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2板接抢进攻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通过数据得出,张继科、黄镇廷在接发球抢攻意识较强。马龙、许昕的接发球以控制为主,为后面的抢攻打下基础。在控制技术摆短得分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马龙、许昕得分效果较好。3.1.2 中国4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第4板球进攻技术反手拉、冲和侧身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正手拉、冲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第4板控制技术正反手贴、挡,放高球使用率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摆短使用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总之,控制技术的使用率低于进攻性技术的使用率。进攻技术除张继科得分和失分持平,外,其他选手得分均高于失分。控制技术中,4名运动员的得分率全部低于失分率。
3.2 建 议
3.2.1 加强接发球抢攻意识,丰富接发球技术的全面化。对于半出台球和底线长球要积极上手,在稳定性的前提下注意落点变化及击球质量。处理台内短球时,主动台内拧拉形成抢攻状态,不能抢攻时控制要严密,摆短、劈长、晃撇等技术交替使用,从而打乱对方节奏。
3.2.2 第4板球增强由守到攻的意识,由被动进攻转为主动进攻,注重抢攻质量和稳定性,突出“接发一体化”。
[ 1 ] 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9-101.
[ 2 ]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93-195.
G846
A
1674-151X(2017)19-01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9.006
投稿日期:2017-08-10
伍方佳(1991-),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