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8)》研究

2017-07-1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牛津大学办学学术

陈 凤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8)》研究

陈 凤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和人才成为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整体规划(2005-2009)》的基础上,针对本校研究资金发展困境、高校竞争需要和职能变化,于2013年发布《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8)》。此规划从牛津大学的未来愿景和发展战略出发,在科学性和国际性办学理念的支持下,坚持跨学科和特色办学的建设路径,强调学术本位的管理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在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8)》为我国高校建设和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于2013年发布《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18)》(以下简称《规划(13-18)》),以牛津大学发展愿景为出发点,围绕优先发展战略和核心发展战略的战略中心,以实现战略规划的辅助策略为支撑,简明扼要地列出了牛津大学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本文对此规划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对我国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有益借鉴。

一、《规划(13-18)》出台背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与国内的双重背景之下,世界对于国际型人才有更大的需求,因此社会对大学提出新要求。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整体规划(2005-2009)》(以下简称《规划(05-09)》)实施完成的背景之下,于2013年发布《规划(13-18)》,以更综合、更高层次的视角,列出牛津大学未来短期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向,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一)摆脱本校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牛津大学于2004年7月初发布《规划(05-09)》,随后实施工作步入正轨。然而根据《战略规划2005-2009成果》表明:《规划(05-09)》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体现在建立新渠道扩充捐赠资金及研究预算;坚持办学特色,提高区域化、国家化与国际化程度;重建本科生入学、市场和雇佣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为教职工提供支持;建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牛津大学的社区影响力六个方面[1]。因此,牛津大学于2013年发布《规划(13-18)》对以上六个方面工作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大学虽为非营利机构,但其运作却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根据《牛津大学资产负债(2009-2012)》官方数据表明:牛津大学近年没有出现明显的财政赤字,但每年资金盈余不充足情况是显而易见的[2]。尽管其通过捐赠及与企业合作多方渠道进行筹款,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规划(13-18)》对研究经费的扩充渠道及管理利用作出进一步的合理规划,力求扩充资金盈余,大力支持本校的科研项目。

(二)高校竞争需要与职能变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官方数据显示,牛津大学在2008-2012年排名分别为:4、5、6、4、2;榜首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占据[3]。可见牛津大学排名虽一直靠前,但排名的榜首通常是由美国大学包揽。可见,牛津大学长期以来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受到来自美国名校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的社会功能在不断扩展,“如今大学不仅是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也身兼国际交流和引领文化的职责”[4]。大学在社会中角色的变化,促使其必须与时俱进,满足社会与学术的要求。

二、《规划(13-18)》核心内容

(一)战略发展愿景

战略发展愿景为牛津大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便于调控整个规划的实施过程。其主要包括:提升分享知识成果的能力;与机构和组织合作促进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发展;优化部门、学生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合作结构;确保研究经费;使每个学生受到高质量教育,保持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致力于牛津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招募优秀的学术人员,同时保证大学中的弱势群体(在人数或者代表性方面不占优势的群体)在应聘求职、个人发展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平等机会。由此可见,此战略发展愿景在继承《规划(05-09)》重视研究经费、社区影响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的基础上,同时强调规划实现目标的方式,包括对“促进国际化交流、寻求学术合作、优化部门结构、研究经费、辐射与建设周边社区及吸引优秀人才”。总之,此规划的战略发展愿景为牛津大学制定优先发展战略与核心发展战略奠定基础,确保在教育与研究领域领先世界,促进其建立更具开放性、综合性及竞争性的学校办学体系。

(二)优先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战略包括两项:一是提升全球影响力。通过追求卓越教育、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术思想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确保在研究与教育领域领先世界。二是推进网络、通信及跨学科领域的建设。倡导用更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研究与发展,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从下面表1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项目的首要价值定位为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建设跨学科。其中对每个优先发展项目提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表1 《战略规划(13-18)》优先发展战略

(三)核心发展战略

发展规划若想变为实践,必须有具体、细化的目标作支撑。核心发展战略共提及12条核心目标及具体措施,条理清晰、层次感强。核心发展战略详细地阐述牛津大学学术人员聘任、招生流程、开发奖学金项目支持海外学习、促进员工与学生的发展及优秀人才的国际流动性等目标(见表2)。

表2 《战略规划(13-18)》核心发展战略

(续表)

(续表)

(四)辅助战略

适当的图书馆、博物馆、研讨会室和研究装备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十分必要,而资金、资源共享及信息技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可长期使用的保障。由此,牛津大学的辅助战略大致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规划的实施:在研究资金层面,通过学校部门之间协调合作,降低管理成本、节约开支,确保经营盈余支持学术研究活动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同时利用校外筹款计划和校友网络,加强大学与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各尽其责,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进行房产投资有利于促进工作方式的改进,提升工作效率,为跨学科领域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资源共享层面,牛津大学审查资源的分配使用情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实施成本回收机制,充分利用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会,学费收入和长期贷款资本,确保此战略发展规划的正常有序运作。在技术建设层面,牛津大学投资IT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全球合作提高牛津大学的学术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安全的和强大的通信技术,确保其学术信息实时性。

三、《规划(13-18)》主要特征

经过对规划战略愿景、优先发展战略、核心发展战略及辅助战略的系统分析发现,《规划(13-18)》具备如下四大特点。

(一)坚持科学性和国际性并举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校园文化、育人取向、育人途径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对学校形象的深刻反映。《规划(13-18)》坚持学术自由原则,追求卓越教育的科学办学理念贯穿整个战略规划,注重在维持基本传统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值得一提的是,《规划(13-18)》首次融入培养本校文化的新办学理念,其目的不是要人服从于学校的管理,而是更注重人自身的发展,以人为本。规划中多次提及支持员工和学生的个人发展,包括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指导项目、弱势群体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开发奖学金计划等,使员工、师生与学校成为一个共同“呼吸”的整体,促进科学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始终是世界教育关注的重中之重,追求办学理念国际化、提升全球影响力成为优先发展事项之一。牛津大学的官方数据表明:如今41%的学生和48%的员工都来自海外,27.5万名校友遍布世界各国,并且国际化进程还在持续推进,力求实现提升牛津大学区域化、国家化以及国际化程度[5]。在维护办学理念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其国际性,在坚持传统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保证发展规划的可行性。

(二)重视跨学科和特色办学的学科建设路径

“牛津大学的特色办学体现在其坚持发挥本校核心与优势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跨学科领域建设,同时通过学院制、导师制、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支撑,建立起一套各高校争相模仿的办学机制。”[6]规划在核心发展战略部分提及大学与部门合作协调,共同培养人才;将个人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结合;提供丰富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等,都表明了对建立特色办学系统的关注。据《牛津大学工程科学学科建设计划》官方数据,2016年牛津大学为学生提供工程科学课程,课程为期四年,第一年和第二年学习工程科目的基础知识,第三年和第四年学习与工程科目相关的六个科目,如生物、化学、民法、电器科学、信息课程及力学[7]。工程科学课程项目正是以工程科学的核心学科为基础,又发展与其相关科目的跨学科建设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核心战略部分的前三条提及学科建设:坚持研究的创新与学术自由;利用个人的创造性去解决有重要意义的基本问题和有潜力改变世界的应用问题;维护和开发资源,投资具有长远发展价值的学科领域,培养后续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牛津大学正是从教学和学科建设出发,通过整体的协调合作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

(三)注重学术本位的管理模式

《规划(13-18)》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原则,针对学生、部门和大学本身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了综合考虑,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部门与大学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进学术本位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其核心发展战略部分,提到营造与时俱进的学术环境、审查大学与内部部门之间责任的平衡及确保所有部门参与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各种计划,培养和提高促进工作与人员之间的平衡;在其辅助战略部分,提及通过学校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确保经营盈余支持学术研究活动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加强大学与校内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各尽其责,为学生提供科研资金。由此可见,牛津大学注重学术本位的管理发展模式,通过学校与其内部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围绕师生需求打造高效的、平衡的学术服务系统。正如,在管理人员方面,牛津大学的管理层十分精简,在2.5万多人的管理人员中,有1.65万人为学生,9 000人为教职工,并且大多数的职务是由教授兼任,这无疑体现了大学学术本位的要求。在学院管理方面,牛津大学39个学院都是独立的、实行自我管理的。学院自主开设综合性的学科,而对本学院缺乏的专门知识,可安排到其他学院或导师处进行学习,如此形成一个集招生、分配导师以及学科学习一体化的强调学术本位的学院自我管理模式。

(四)强调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

牛津大学强调加强IT系统的建设,是为快速获得外界的学术信息,便于与全球分享本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而达到其在教育和研究领域领先世界的优先发展目标。在《规划(13-18)》中,战略愿景、优先发展战略、核心发展战略及辅助性战略中无一不提及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从而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牛津大学优先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的信息技术建设,主要是立足于师生需求,建立一套整体性的、高效的、便捷的教育服务系统,特别是在共享学术资源和辅助教学的过程表明,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越高,其带来的成效就越明显。因此,《规划(13-18)》多次提及本校加强IT系统的建设,通过数字化系统开放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优秀学习资源,共享资源、分享工作基础设施,对外传播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解决信息共享性低、多媒体技术应用率低、学术在线交流平台短缺等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牛津大学优质教育的发展。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规划(13-18)》的探究和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双一流”大学都有所启示,包括坚持科学办学理念为根本前提、制定符合本校发展逻辑的战略规划为成功之基、建立现代化与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为合理保障及注重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为有力支撑。

(一)以坚持科学办学理念为根本前提

牛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它的存在见证了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牛津大学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很多内容,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它自始至终地坚持着学术自由和追求卓越教育的办学理念,并且不断赋予传统办学理念新的时代内涵。我国也有传承着高尚的办学理念的名校,如浙江大学以“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作为办学理念,北京大学以“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作为办学理念,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民,人本,人文”为办学理念,等等。同时,各高校倡导开展教育互联互动,通过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开展人才培训合作项目,设计“丝绸之路”留学、“丝绸之路”合作办学。众多的名校典型例证表明,在时代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不因社会的浮躁等负面影响动摇教育的本质,而大学更是不能为此动摇科学的、高尚的办学理念。因而,一所大学只有拥有良好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保障其科学性与时代性才能为高校成长提供助力。

(二)以制定符合本校发展逻辑的战略规划为成功之基

符合本校的发展逻辑意味着强调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的落脚点应该是本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规划要注重对本校特色的认识、传承与创新。牛津大学的核心战略中“强调在保持强大核心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跨学科领域研究”表明,牛津大学从本校学科广度与深度的实际优势出发,在此基础上发展跨学科研究,成就自身办学特色。目前来看,办学特色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确定本校的发展之路成为一大难题。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因校制宜综合办学,合理分配本校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此,形成多方位的、立体的模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立足于高校实际情况,形成特色办学。

(三)以建立现代化与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为合理保障

牛津大学学术本位的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借鉴性,可根据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实际现状,清醒地认识自身,对优秀教育管理模式加以吸收。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先进理念与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师生人员数量庞大、内部机构部门众多,单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管理需求,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建立以正规管理模式为主,民主管理模式与文化管理模式为辅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高校以正规管理模式为基石,将高校管理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强调组织结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影响,确保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与相对稳定性;以民主管理模式提高师生管理学校的参与度,确保其一致性与科学性;以文化管理模式突出本校特色文化,关注学校师生个体的发展,形成具有统一性与整体性的特色校园文化。高校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以注重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为有力支撑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与教育发展。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却困难重重,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化层面,由于优质学习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和分配不均,导致现有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在科研信息化层面,我国正处于起步和一般性获取信息阶段,有限的科研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整合程度不够;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层面,大多数高校已建立数字图书馆资源,但由于资源价格昂贵及资源管理商管理缺乏规范性,真正的共享机制并没有得以建立[8]。因此,目前需要解决如何提升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的应用水平。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要以师生的根本需求为导向。首先,通过远程视频教学、在线互动交流及时下流行的网络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辅助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动机、共享优质学习资源;其次,国内各高校应升级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的配置,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率,制定合理的方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的作用。

[1]Oxford College Strategic Plan Accomplishments 2005—2010[R].www.ox.ac.uk

[2]Financial Statements of Oxford college 2009—2012[R].www.ox.ac.uk

[3]Time Higher Education 2008—2012[R].www.timehighereducation.com

[4]刘倩.我们为什么需要高等教育——浅析高等教育功用的历史及其新发展[J].金田,2015(11).

[5]Oxford International Profile[R].www.ox.ac.com

[6]王苍龙,王泽宇.牛津大学 发挥跨学科优势[J].上海教育,2016(8).

[7]Engineering Science[R].www.ox.ac.uk

[8]蒋东兴.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中国信息界,2011(9).

【责任编辑:孙艳秋】

2017-03-19

陈凤(1994—),女,重庆市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国别教育研究。

G511

:A

:1672-3600(2017)08-0093-05

猜你喜欢

牛津大学办学学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是什么让牛津大学不办校庆
“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