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一曲美妙的《语文之歌》

2017-07-12黄燕林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夹竹桃语感笔者

黄燕林

摘 要: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堂的艺术!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与生俱来,如果学生朗读能像唱歌一样快乐,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感知、感悟、体会将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在笔者的课堂中,教师是“歌星”,讲台是“舞台”,通过读准每一个字音打好朗读基本功,通过抓关键词语培养语感,通过有趣的反复练习,把《语文之歌》“唱”出变化、“唱”出热情!

关键词:关注 朗读 兴趣 技巧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6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我国自古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施特劳斯说,音乐是人生的艺术。笔者想说,朗读是语文课堂的艺术!如果学生朗读能像唱歌一样快乐,那么朗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朗读是感知课文内容的一个个音符,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段段旋律,如果能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必将唱响一曲美妙的语文之歌,荡涤心灵、陶冶情操、感化世界!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一堂高效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地朗读。

1 激发朗读兴趣,我想“唱”

1.1 教师是“歌星”,示范读

要想尽快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的方法。偶像的魅力是无穷的,当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把学生迷住,成为学生心中的“歌星”,就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2 讲台是舞台,情境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笔者经常把讲台让给学生,成为他们表演、展示的舞台。如在执教《燕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将春天的“生机盎然”读出来,用学生喜爱的方式画画来激发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画春天,读春天”。教师在黑板上画上背景:青青的山,绿绿的稻田,粉红的桃花,提问:春天的画面里还应该有些什么呢?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条、毛毛雨、花朵,并上台画出来,亲手描绘春天的景物,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而生;亲口说出春天的美丽,喜爱上春天,再进行朗读训练则水到渠成。

2 训练朗读技巧,我会“唱”

2.1 打好朗读基本功,“唱”准每一个“音符”

文本中的一个词语就是乐谱中的一个音符,“唱准音,不走调儿”是唱好歌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的朗读达到较高的境界,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根本。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要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抓住读得不顺口或与自己语言习惯不一样的地方多练几遍,互读指正。“读流利”是在正确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这要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

2.2 抓关键词语培养语感,“唱”好每一段旋律

文本中的每一个句子就是乐谱中的一段旋律,旋律中蕴含的情感是歌曲的灵魂。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句子,品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的表現力和蕴含的情感,从而形成语感。

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边读边模仿动作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和动态美的形象准确的把握。如《燕子》一课第二部分的教学,师述:小燕子不仅长得活泼可爱,它飞起来的姿势也很美呢!让学生感受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接着提问:小燕子飞行时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它飞得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觉燕子飞得轻飞得快?学生找出“斜、掠、沾”这几个词后,师手拿一只卡纸做的小燕子,演示给学生看,再请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很快就能读出轻快优美的感觉了。

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

3 “曲”不离口,“唱”得美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产生了朗读的兴趣,掌握了朗读的方法,还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朗读水平。

3.1 多种形式,“唱”出变化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默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引读、表演读等,让语文课堂朗读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情趣。如在执教《夹竹桃》一课中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夹竹桃的韧性,教师提问:你还从哪些句子中品味到夹竹桃的韧性?学生自由读句子,说体会后,教师再提问:夹竹桃遇到了哪些挫折困难?它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这就是韧性!谁能读出这种韧性?教师引读,学生续读,最后齐读。使学生在读中深切感受语言的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独唱、小组唱、合唱、表演唱……汇成了一场精彩的演唱会。

3.2 一日三“唱”,“唱”出热情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让生活更美好。学习中处处有朗读,朗读让课堂更美妙!笔者结合学校安排的“早读”和“晚唱”,把学生的朗读训练融入到各个时段,让班级时时有书声,让朗读成为学生的“一日三餐”。(1)每天晨读半小时。每天的早读课,是同学们在校朗读的第一时间,这时的朗读,像太阳般充满朝气。(2)每天课堂半小时,是同学们朗读的第二时间,这是最细致的朗读时间。(3)每天“晚唱”五分钟,是第三时间。放学时,选几段文本,一边排队,一边齐读。一日三“唱”并不是“唱读”,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像唱歌一样快乐,“晚唱”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本是乐章,有的像鼓声一样雄壮,有的像琴声一样委婉,有的像笛声一样悠扬,有的像号声一样高昂……让我们关注学生的成长,呵护学生的热情,带领学生像喜爱音乐一样热爱朗读,“唱”响一曲美妙的《语文之歌》。

猜你喜欢

夹竹桃语感笔者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老师,别走……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