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索尔·贝娄《受害者》中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2017-07-12李英曾洪军
李英+曾洪军
摘 要:索尔·贝娄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犹太作家。本文探讨了其第二部小说《受害者》中主人公利文撒尔的生存困境,揭露了其在其扭曲的社会关系和其对自身未来的根深蒂固的焦虑。
关键词:身份 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15-02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探索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受害者》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出版后并不受批评者青睐。但是,伊哈布·哈森认为这部小说犹太美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本论文利用存在主义理论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犹太人的生存困境。
《受害者》的主角利文撒尔在一个有着自私的父亲和一个成为疯子的母亲的环境中长大,他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触底,并在与妻子结婚前经历了妻子的不忠。他和亲人朋友关系淡漠,和弟弟几乎是陌生人。故事发生的夏天,他的妻子因照顾其母亲而不在场,此时,他的生活中出现两大危机。首先是他年轻的侄子米奇生病和其随后的死亡,第二则是其与曾经的老熟人阿比之间的纠葛。阿比指责利文撒尔毁了他的人生,要求利文撒尔对他的失败负责。他多次寻找利文撒尔与之对质,甚至住进了利文撒尔的家中。
利文撒尔对他人普遍冷漠,和朋友家人关系疏远。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焦虑,从他身上体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本文将从其生活的家庭及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他的社会关系以及他内心的困境。
1 悲剧的家庭及文化背景
利文撒尔的家庭背景使他对自身的能力和命运充满了天生的焦虑。他的父亲对儿子是苛刻和自私的。当利文撒尔八岁,他弟弟六岁时,他们的母亲在疯人院中死亡。父亲只是不耐烦地给予简短解释。他们长大了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个人主义的人,对待他的两个儿子并不好。用“野蛮的样子”看他的儿子,用“怨恨的话”回答他们的问题。利文撒尔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很少的父爱母爱,使他成为一个愤怒和疑心很重的人。他对父亲这个角色也持怀疑态度。他父亲的人生哲学是 “金钱是使他不受屈辱的唯一手段”,“除了他的利益,摆脱金钱的束缚和摆脱敌人的力量,没有什么是重要的”。虽然利文撒尔相信自己拒绝父亲的生活方式,但可以看出,他实际上受到了父亲深深的影响。首先,利文撒尔相信成功可以消除耻辱。由于这种信仰他对失败充满恐惧,对自身充满不安。其次,虽然利文撒尔认为他父亲的敌人是“想象的”,但他本人觉得很难让别人信任自己或很难信任他人。他把别人误解为充满了敌意想迫害他。为了保护自己,他故意和他人疏远。他的母亲也对利文撒尔有负面影响。当利文撒尔想到她时,他无法将她想成一个充满爱心和关爱的人。他只能模糊地记起她的特征。他母亲的模糊形象未能为年轻的利文撒尔提供必要的照顾和爱,以发展其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使他容易沉浸在压抑的情绪中。
另一方面,利文撒尔的犹太人文化背景也加深了他对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感。犹太人遭受了悠久种族歧视和迫害,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反犹太主义确实是猖獗的。反犹太人认为“犹太人在身体,历史和种族上都处于劣势”,是“一个值得谴责和迫害的人”,“应该避免与犹太人的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开始怀疑其作为上帝所选择的人的身份,一个典型的犹太人会其对上帝的信仰和人性产生怀疑。他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被怀疑,对抗和不容忍,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社会。他被迫“陷入犹太真实性或不真实性的困境”,“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么无知要么殉难”。
2 利文撒尔淡漠的社会关系
利文撒尔认为所有非犹太人对他都是敌意的,他弟媳埃琳娜的母亲,他的老板,甚至曾经帮助过他的威利斯顿,都由于他的犹太身份而对他心存敌意。威利斯顿对他的善意被认为是弥补其对利文撒尔的仇恨的一种方法。他相信所有人都对他抱有敌对态度,并且很快地期待其他人对他最坏的想法和印象。他对别人的怀疑使他不可能信任他们。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想法扩展到其他犹太人,将他们视为被他人歧视的对象,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被他人评判,而他们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对这些评判的防御性反应。他认为犹太人,即使是名人,也是被人们嘲笑的对象。而对于那些不是殉道者的犹太人,利文撒尔蔑视他们。因此,他对其他犹太人的看法也是存在着偏见的,他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萨特所说的“不真实的”犹太人,因为他对犹太人的印象是刻板的。每当发生冲突时,他都认为冲突的源泉是由于他人对犹太人的歧视。“他不知道他不断从一个负面的角度提及犹太人其实是反映了他对自我的印象”。他对他人的反应是由他作为犹太人的意识所引起的。他对犹太人的身份不安使他以防守态度对待别人。
3 利文撒尔对自身的焦虑
由于其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双重影响,利文撒尔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焦虑。他不断担心失败,他睡觉时感到受到威胁,他彻夜不关浴室的燈,当他的闹铃响起时他会颤抖,想象着看到一只老鼠沿着墙壁飞驰。他一直因想象出来的危险而担忧,因为他有这么多感到害怕的洞悉,害怕被列入黑名单,担心失业,害怕失去妻子,害怕被社会遗弃,他经常需要在妻子玛丽处获得安慰,让向对方反复确认他的种种害怕不会发生。
阿比是利文撒尔的失败版本。他失去了工作,他的妻子,他的居住地,他为自己感到羞愧,不情愿看到他的老朋友,转向他所认为的自己最大的敌人利文撒尔寻求帮助。阿比的状态让利文撒尔对过往自己穷困潦倒生活的回忆感到恐惧。他曾经贫穷无助,失业。被哈卡维介绍给威利斯顿后,几经波折才找到一个真正的工作。这一艰难的过程使他害怕失败。他的过往经历使他意识到,他是如何幸运地成为摆脱困苦的人中的一员。但他经常提醒,历史有其重复自身的方式。
因此,与阿比,一个失败版本的自己的一系列纠葛使他更加担心自己的未来。他觉得也许运气不好的话,他下一秒就会变成阿比。利文撒尔担心他已经逃离的生活可能会再次回归。出于这点考虑,当威利斯顿的妻子赞扬阿比曾经很有才华和希望时,他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承认阿比有才华意味着没有他那么有才华的自己也可能很容易地失去一切。他害怕成为穷人,失去工作,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失去妻子。总而言之,他担心成为阿比。 阿比的存在以及他的悲哀使利文撒尔对维持自己的经济地位充满不安。令他感到沮丧的是,他变得越来越像阿比,在哈卡维的女儿派对中喝醉,在哈卡维的房子里洗澡,像无家可归的人一样睡在那里,就像阿比住在利文撒尔的家里一样。他迫切想要摆脱阿比,以防止自己分享阿比的悲惨命运。利文撒尔对自身的命运的焦虑使他无法履行对阿比的责任。除此之外,由于他根深蒂固的焦虑,利文撒尔不能学会爱别人。只要他的焦虑存在,他就不能学会真正爱别人,因为爱可以软化他的心,使他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不能保存自己的力量。所以,照顾阿比一段时间后,他急于让这种关系结束。巧合的是,马克斯一家离开纽约也使他不用再为他的兄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爱。因此,他与他的兄弟的关系再次变得陌生了。
索尔·贝娄的《受害者》体现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困境。以小说主人公利文撒尔为例的现代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过于敏感,曲解他人,将他人视为对他是充满敌意的,他对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充满了不安和焦虑,认为自己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Bellow, Saul. The Victim[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8.
[2] Clayton, John Jacob. Saul Bellow: in Defense of Man[J]. London: Indiana UP, 1979.
[3] Cohen, Sarah Blacher. The Comic Elements in the Novels of Saul Bellow[J]. Diss. Northwestern U, 1969.
[4] Gerber, Doris.Chaos and Stillness: the Art of Saul Bellow[J]. Diss. California State U, 2001.
[5] Sartre, Jean-Paul. Anti-Semite and Jew: An Exploration of the Etiology of Hate. Trans. George J[J]. Becker.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5.
[6] 徐新.反犹主义解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祝平.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2007,(2):68-71.
作者简介:李英(1988-),女,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曾洪军(1973-),男,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硕士,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